宁夏破局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癌症”生物防控难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01:12 1

摘要:“今年黄芪根腐病少了大半,品相肉眼可见地变好,鲜货亩均增产20%,算下来一亩地能多赚500元!”11月13日,正值黄芪销售旺季,隆德县福源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潇潇指着丰收的药材,向记者分享项目带来的实实在在收益。这喜人的变化,源于宁夏日前通过验收的自治区

“今年黄芪根腐病少了大半,品相肉眼可见地变好,鲜货亩均增产20%,算下来一亩地能多赚500元!”11月13日,正值黄芪销售旺季,隆德县福源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潇潇指着丰收的药材,向记者分享项目带来的实实在在收益。这喜人的变化,源于宁夏日前通过验收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道地根茎类中药材根腐病生物防控技术与应用”的成功实践,昔日令人头疼的根腐病得到了有效遏制。

宁夏是枸杞、黄芪、甘草等道地药材的优生区,“六盘山黄芪”等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根茎类药材产业已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支柱产业。然而,被称为中药材“癌症”的根腐病,因其危害重、防控难,长期制约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这一瓶颈,宁夏科技厅立项,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11家单位共同攻关。

项目组历经深入研究,首次系统明确了黄芪根腐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致病,党参和黄芩则主要由腐皮镰刀菌侵害,并解析了其致病机理。科研人员从本土药材产区成功筛选出9株高效生防菌,优化工艺后研发出10种专用微生物菌剂,并阐明了其防病促生的微生态调控机制。

技术落地,成效显著。项目不仅发表了8篇论文、获授了6项发明专利,还制订了3项技术规程,构建了涵盖直播和移栽两种模式的根腐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同心县润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亩黄芩采用生防菌剂拌种,配合微生物菌肥撒施和滴灌技术,防病增产效果突出。在隆德县福源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的200亩示范基地,移栽前施用微生态制剂,有效修复了根际土壤生态,预防了根腐病发生。

项目负责人沙月霞(右二)向技术人员培训黄芪根腐病防控技术。

据悉,近4年来,该项目成果已在宁夏隆德、同心、彭阳等多地示范推广500亩,并辐射推广到甘肃、新疆等药材产区,累计推广达12000亩,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0人次,为根茎类中药材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产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科技的精准赋能,正让宁夏道地药材焕发新的生机。(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