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旺孩子的秘诀:你只管闲聊,剩下就交给孩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0:00 1

摘要:“我已经放弃了,这孩子没什么可管的必要了,只要我一说他学习的事儿,他就嫌我烦人,批评他几句,还骂我SB,我就当没生过他吧,从今以后我都懒得管他了,作业我不会再催,爱写不写,早上也不会再喊他起床,爱迟到不迟到,反正他自己的事,我担心那么多干嘛”

前几天,和邻居文文妈妈聊天的时候,她还满脸愁容地抱怨说:

“我已经放弃了,这孩子没什么可管的必要了,只要我一说他学习的事儿,他就嫌我烦人,批评他几句,还骂我SB,我就当没生过他吧,从今以后我都懒得管他了,作业我不会再催,爱写不写,早上也不会再喊他起床,爱迟到不迟到,反正他自己的事,我担心那么多干嘛”

然而,又过了几天后,再次和她见面闲聊几句时,她居然一反常态地告诉我:“挺好的,儿子最近进步很大,看得出他真的付出了努力”

正当我诧异其中的变化时,文文爸爸出场了,看到刚放学的儿子就开始和旁边妈妈一唱一和地假装聊天

爸爸:“哎呀,老婆,你有没有发现咱儿子最近几天进步好大”

妈妈“是呀,特别是早上起床方面,基本上不用我们操心了,就连放学回家的作业也能自己去主动完成”

随后,身后的儿子听到后,就欢快地对他们喊着说:“爸爸,妈妈,我回来,老师今天又夸我上课认真听讲了”

看得出,孩子的成长质量,其实就藏在父母的“闲聊”中

文文妈妈也是那样告诉我的

她说:

“也是那天晚上和儿子大吵一架,还把他狠狠揍一顿之后,想着自己下手太狠有些自责,就和爸爸闲聊起了儿子最近进步的地方,没想到躲在被窝里的儿子并没有睡,还伸出脑袋说了一句:妈妈,我会努力的”

“也就是从那以后,每次儿子身上有什么问题时,我和爸爸都会特意通过闲聊的方式把问题轻盈地展现出来,孩子内心不会那么大的反感了,接下来的沟通过程才不会那么糟糕”

是呀,“闲聊”也是一种教育,特别是闲聊中有方式的鼓励、榜样、传播、还有问题,往往会对孩子心灵有着极大的治愈奇效

01

闲聊中的鼓励

有人说,“偷听”也是孩子的一大兴趣爱好,懂得把教育放在闲聊中让孩子“偷听”,有时候还会释放出意想不到的奇佳效果

偶然间,听到一期教育讲座,主题为:“孩子变好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通过闲聊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形成改变,而不是当众或者直接指出问题让孩子自卑、难堪”

果然,尝试这一点改变后,当身边再有孩子出现调皮,闯祸、撒谎、还有各种看不惯的问题时,我都建议父母把问题当成八卦去闲聊,全然不提孩子身上的过错”

比较典型的一次

朋友发现她儿子每天回家不写作业,等到第二天会到学校去抄答案

这件事,差点让朋友气得要把孩子关禁闭,可再想想儿子那倔犟如牛的性格,她摆摆手无奈地采纳了我的建议

那天晚上,她故意跟她丈夫闲聊:

“听说没,某某的孩子天天在学校抄作业,还各种谎话连篇地忽悠家长和老师,后来被发现后,老师直接给那个孩子换了一个VIP宝座,就是讲台下的单独座位,没有同桌、没有邻居,想想就觉得可怜”

随后,爸爸也在妈妈的闲聊中,恰到好处地针对抄作业这件事展开了一系列的话题探讨

就这样,父母二人日复一日的聊天方式,竟然奇迹般地迎来了孩子的主动加入

以前一提学习就急得爆粗口的坏脾气,在家庭唠嗑气氛中也开始了小嘴叭叭地说个不停

等到爸爸妈妈再问:“你不是这样的孩子吧”

儿子也拍拍胸脯保证说:“当然了,我怎么可能是那样的孩子呢”

...

看吧,教育孩子,与其你费尽心思地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讲大道理,倒不如把问题嵌入到日常的闲聊互动中

而这种闲聊也是孩子卸下心理防备最直接又快速的方式,掌握好这一点,亲子关系质量,自然就会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和孩子的沟通质量了

02

闲聊中的榜样

相信吗?父母的聊天现场,其实就是孩子的第一成长课堂,你们现在的讲话、和聊天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孩子接下来的行为举止

有位网友,小时候遇到问题就喜欢撒谎逃避

比较典型的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28分,担心回家会挨骂,他在心底默默打算:把“2”改成“8”,分数就变成了88分

可回家的时候,他偶然听到父母的谈话

父亲唉声叹气地表示最近家里的牛肉生意很差,已经连续十几天没有顾客来买自家的牛肉了

母亲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偷偷走访后才发现,原来那些低价销售的牛肉,都是商贩们故意往里边注水,以此来降低价格吸引顾客的购买欲

网友在门外听着父母的描述,他本以为父母也会偷偷跟着那样做,没想到父亲却斩钉截铁地对母亲说:

“不管别人家是怎么做的,但咱们绝不不做那昧良心的事,就算现在投机取巧挣了钱,可丢了人品和诚信,也是留不住客的”

也就是那一次偷听,让原本打算给分数造假的网友放弃了想法,他勇敢地给父母看了试卷,还表示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改善学习

父母呢,虽然生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但言而有信、和诚实待人的品质却收获了很多回头客

...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孩子就是缩小版的父母,特别是在成长方面,家长是怎样做的,孩子就会跟在身后模仿学习

身上存在的一些成长问题也是一样

我们要做的,也是同例子中的父母一样,用己身要求和品控去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闲聊环境

孩子听到的是什么,就会慢慢同化,并慢慢往这个方向成长

03

闲聊中的传播

火车上,曾经历了这样一幕:

一个男孩,大概5岁左右的样子,正拿着爸爸手机翘着二郎腿打游戏

突然,游戏玩到情绪高涨的时候开始爆粗口,旁边爸爸听到后居然给了孩子一巴掌,紧接着又质问孩子:

“妈De,谁让你讲脏话的”

听到这里,我满脸震惊

是呀,爸爸都满口污言碎语,养出的儿子又怎么例外呢

而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家长自己身上的问题却偏偏不愿承认,还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在孩子身上打压、批评,最后自然就慢慢形成了极为暴躁的精神内耗了

认识的另一个女孩就是如此,大概从读初中开始吧,讲话的时候动不动就出口成脏

有一次,她和妈妈争吵几句,因为气不过,上来就对妈妈破口大骂,当时也是什么话难听、就专捡什么话去骂

妈妈被气得抱头痛哭,她那一次也遭受了人生中最狠的一顿毒打

本以为有了那一次后,女孩就长了记性,不会再动不动出口成脏了

没想到,本身克制、并暗自决定不再说脏话的女孩,一到情绪激动的时候就控制不住,脏话也是根本不受控制地就从嘴巴自己出来了

再后来,还是和女孩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她的父母经常吵架,只要一吵架,嘴里就是滔滔不绝的骂人话

久而久之,在那种环境下成长的女孩,不知觉也学会了那些口头禅,只要是情绪激动不知道说什么时,记忆里最深刻的东西就会不受控制地出现了

...

所以,孩子的耳朵往往比家长想象中还要灵敏,模仿力也比我们以为的要更强

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的交谈中,千万不要以为你说的脏话不是针对孩子就没事,事实上从孩子听进耳朵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记在心里,并偷偷地在你不知道的场合用上了

不想把孩子养得如例子中女孩一样,无形中就把出口成脏当成了习惯,那家长一定要做那个先行一步的人,做一个能提高自身讲话层次的人,才能偷偷养出孩子的高层次

04

闲聊中的问题

听过一句话:“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能做到不教而善”

更开始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网上刷到一个视频:

一个男孩挑食,妈妈喂他吃什么都是不要、不要,再要喂的时候估计就是你追我赶的无尽场面了

可没想到,妈妈直接画风一转,给旁边爸爸使了一个眼色

爸爸收到信号之后,就主动开始模仿起儿子刚才挑食的场面,刚好就给了妈妈可以随意发挥的机会

只见,妈妈暴脾气上身,直接当着儿子面教训起了挑食的爸爸

再看着爸爸一副乖乖受训,再也不挑食的表情,旁边儿子竟然出奇地抱着碗吃饭,嘴里还说着:“我爱吃饭,我爱吃蔬菜,妈妈做的饭菜真好吃”

看吧,教育,并不是非要把问题对准孩子去批评指责,能通过旁观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产生领悟的,就尽量让孩子站在旁观位置

曾经,大女儿动不动谎话连篇欺骗我们、并且还一说就委屈地不承认时,兰妈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起效果

最终,在一次闲聊中我和爸爸聊起身边一些喜欢说谎的人,最后不是得不到他人信任,就是没人愿意来往时,女儿居然出其意料地主动对我说:“妈妈,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

...

其实,这里就是所谓的不教而善,不需要刻意地教导、更无需直接的指责纠正,只需要在聊天的时候用轻松的方式去转化需要表达主题,往往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影响其效

教育是需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而我们想要发挥出该有的育儿效果,也必须要加入一些技巧和手段,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主动改变

这就叫作潜移默化

来源:晨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