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农业迎变局?粮猪牛羊价要涨?农民警惕这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08:59 1

摘要:2025年11月中旬,全国各地的种养殖户都在盯着一个核心问题:最近猪价慢慢涨起来了,这波行情能稳住吗?粮价也跟着往上走,饲料成本会不会又增加?眼看2026年就要到了,国家提的“新质农业生产力”到底跟咱们养猪种地有啥关系?还有确定要来的拉尼娜气候,该提前做啥准备

2025年11月中旬,全国各地的种养殖户都在盯着一个核心问题:最近猪价慢慢涨起来了,这波行情能稳住吗?粮价也跟着往上走,饲料成本会不会又增加?眼看2026年就要到了,国家提的“新质农业生产力”到底跟咱们养猪种地有啥关系?还有确定要来的拉尼娜气候,该提前做啥准备才不亏?

今天就站在咱们农民的角度,用大白话把这些事儿捋透彻。不管你是养了多年猪的老户,还是刚入行的新手,或是种玉米小麦的种地户,这篇内容全是最新行情、政策解读和实用办法,没有虚的,看完心里准能有底,知道接下来该咋干。

一、先搞懂大方向:2026年农业改革,跟咱们养殖户到底啥关系?

可能有些养殖户觉得,“新质农业生产力”“农业强国规划”这些词太“高大上”,跟自己养猪种地没关系。其实不然,国家的每一项农业政策,最终都会落到咱们农民身上,影响大家的养殖成本、收益和发展方向。

先说说政策大背景。这两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培育新质农业生产力”。简单说,就是未来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凭经验干”,而是要靠科技、靠制度创新,让种地养猪更高效、更稳当、更赚钱。

对咱们生猪养殖户来说,新质农业生产力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变化:比如现在不少规模猪场已经用上了AI智能设备,通过摄像头识别病猪、智能环控调节棚舍温湿度,甚至用算法定制饲料配比,不仅能让猪的生长周期缩短15%,死亡率还能下降30%,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好处。

还有产业链升级的福利。未来农业会和文旅、康养这些产业结合,休闲农业产值预计2026年能突破1.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率也会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咱们的猪肉不仅能直接卖,还能加工成腊肉、香肠等产品,通过电商、溯源系统卖个好价钱,溢价空间能提升50%,赚钱的路子更宽了。

更关键的是,国家会通过政策扶持,帮咱们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比如买智能养殖设备可能有补贴,联合周边养殖户拼团采购饲料、疫苗能拿到更低价格,这些都是政策红利,就看咱们能不能抓住。

二、行情来了!猪价、粮价、牛羊价为啥集体上涨?

进入2025年四季度,农产品市场明显热闹起来,猪价、粮价、牛羊价都在往上走,这不是偶然,而是供需、季节、成本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一一说清楚:

1. 猪价:供需反转+消费旺季,上涨有支撑

目前全国生猪主流收购价已经突破12元/公斤,河南等地标猪成交价一周内从14.2元/公斤涨到了15.8元/公斤,屠企还在主动上调收购价,这波上涨底气很足。

首先是供给端在收缩。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调减到4041万头,比年初减少了37万头,处于正常区间的合理水平。能繁母猪减少,意味着后续生猪出栏量会跟着下降,预计四季度肥猪出栏量同比增速会降到2%以下,供需关系慢慢从宽松转向平衡,猪价自然有了上涨基础。

其次是消费旺季来了。立冬之后,南方的腌腊季要提前启动,猪肉单日批发量已经增长5%,北方的灌肠需求也在激增,市场上猪肉走货量明显增加。需求一旺,价格就有了上涨动力,这种季节性消费拉动,会持续到春节前。

另外,进口猪肉的补充作用在减弱。受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我国猪肉进口规模同比下降了62%,国内市场主要靠本土生猪供应,这也给猪价上涨提供了支撑。

2. 粮价:收购竞争+成本传导,稳中有涨

粮食是“百价之基”,最近玉米、小麦价格都在涨,直接关系到咱们养殖户的饲料成本。

玉米方面,东北玉米价格已经突破2090元/吨,吉林等主产区的深加工企业为了抢粮源,纷纷涨价和国储竞价,收购主体多了,价格自然降不下来。全球玉米需求也在增长,美国、巴西的玉米多用于生产乙醇,出口量减少,带动国内玉米价格上行。

小麦方面,优质麦价格已经涨到2600元/吨以上,个别地区普麦也突破2500元/吨,逼近3000元/吨。现在是面粉加工旺季,市场需求旺盛,中储粮等国有企业还在加力收储,托底麦价,未来大概率会稳中偏强。

粮价上涨虽然会让饲料成本增加,比如河北养猪场测算每头育肥猪饲料成本多了80元,但好在当前猪价也在涨,基本能覆盖成本增幅,不用太担心“赚的钱都给了饲料厂”。

3. 牛羊价:消费旺季+成本上涨,同步跟涨

牛羊价最近也在涨,部分产区牛肉价格达到75元/公斤,育肥牛成交价涨到38元/公斤,内蒙古羔羊出栏价同比上涨12%,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冬季消费旺季来了。天气变冷后,火锅、炖煮类餐饮需求激增,牛羊订单量增加20%,市场消费偏强,直接拉动价格上涨。

二是养殖成本在上升。今年内蒙古干旱导致牧草减少46%,牛羊养殖的草料成本明显增加;同时玉米、豆粕等精饲料价格上涨,也推高了养殖成本。养殖户为了保证利润,自然会提高出栏价格,再加上进口牛肉价格上涨,国内牛羊肉价格有了支撑。

三、2026年行情预测:猪价能涨多少?粮价会一直涨吗?

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波上涨能持续到2026年吗?价格能涨到多少?结合当前形势和行业预测,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判断:

1. 猪价:2026年稳中有涨,高点在春节前后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2026年生猪价格整体会比2025年有所上涨,呈现“先涨后稳”的趋势。春节前后是传统消费高峰,猪价大概率会达到阶段性高点,预计能涨到16-18元/公斤;春节后随着消费淡季到来,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但不会像之前那样大幅下跌,因为能繁母猪存栏量控制在合理水平,供给不会过量。

对于养殖户来说,2026年不用再担心“猪价跌破成本线”,只要把养殖成本控制好、做好疫病防控,赚钱的概率很大。

2. 粮价:高位运行,涨幅有限

2026年玉米、小麦价格会保持高位,但不会大幅暴涨。一方面,国家会通过国储粮投放、调控进口等方式稳定粮价,避免价格过高影响养殖、加工行业;另一方面,国内粮食产量稳定,库存充足,有足够的调控空间。预计玉米价格会在2100-2300元/吨区间波动,小麦价格维持在2500-2800元/吨,涨幅会比2025年四季度放缓。

3. 牛羊价:稳中有升,需求支撑强劲

2026年牛羊价会继续保持上涨趋势,但涨幅会趋于平稳。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对牛羊肉的需求会持续增加,而牛羊养殖周期长、产能恢复慢,供需缺口短期内难以填补。预计牛肉价格会稳定在70-80元/公斤,羊肉价格在80-90元/公斤,养殖户可以适度扩大规模,但要注意控制草料成本。

四、警惕!拉尼娜来了,种养殖户要防这些风险

行情再好,也不能忽视风险。2025年拉尼娜气候已经正式形成,这意味着今年冬天会更冷、寒潮更频繁,部分地区还会出现雨雪、干旱等极端天气,对种养殖都会产生影响,咱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1. 养殖户要防的3大风险

一是疫病传播风险。拉尼娜导致的低温高湿环境,特别容易让猪瘟、口蹄疫等疫病传播。规模化猪场每周至少要做2-3次全方位消毒,重点清理粪便、残留饲料,保持棚舍干燥通风;散养户要及时加固棚舍,做好防风保暖,避免猪牛羊因低温出现应激反应。

二是饲料供应风险。极端天气可能会影响交通,导致饲料运输受阻,或者草料短缺。建议养殖户提前储备1-2个月的饲料,尤其是玉米、豆粕等核心饲料,避免因断供导致养殖损失;有条件的可以自己种植青贮玉米,或者储备干草,降低草料成本。

三是棚舍安全风险。寒潮、暴雪可能会压垮老旧棚舍,造成牲畜伤亡。最近要及时检查棚舍的承重能力,加固墙体、屋顶,准备好除雪设备,遇到极端天气提前转移牲畜。

2. 种地户要防的2大风险

一是粮食霉变风险。冷空气频繁来袭,粮仓内温湿度不好控制,容易导致玉米、小麦霉变。建议农户及时晾晒粮食,降低水分含量,定期翻堆、倒堆,使用通风设备调节仓内温湿度;露天储存的粮食要加盖防雨布,做好防潮措施。

二是农作物冻害风险。对于冬小麦种植户来说,低温可能会导致小麦冻伤。要及时给小麦浇越冬水,增施有机肥,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遇到降雪后,及时清理田间积雪,避免冻伤麦苗。

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已经启动了应急指导机制,大家有不懂的可以联系当地农技人员,获取针对性的防控建议,别自己瞎琢磨。

五、实用指南:不同养殖户,2026年该咋干?

行情和风险都分析透了,最后给大家一份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不同情况的养殖户可以对号入座:

1. 生猪养殖户:抓行情、控成本、防疫病

- 规模猪场:可以适度补栏,但别盲目扩张,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合理规划出栏时间,尽量在春节前后高价期出栏;继续推进智能化改造,用AI设备监控猪群健康,使用生物发酵饲料,降低30%的饲料成本,同时提升猪肉品质。

- 散养户:提前储备饲料,联合周边养殖户团购,拿到更低价格;做好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别省防疫的钱,一旦发生疫病,损失会很大;可以和屠宰企业、电商平台合作,签订收购协议,锁定销售价格,避免价格波动风险。

2. 牛羊养殖户:稳规模、降成本、创品牌

- 控制养殖规模,别盲目扩群,重点提升养殖效率,比如选用优良品种,缩短生长周期;

- 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制作青贮饲料,降低草料成本,避免过度依赖外购草料;

- 可以尝试打造本地牛羊肉品牌,通过直播、电商平台直销,避开中间商,提高利润。

3. 种粮户:抓收购、稳储存、拓销路

- 把握当前粮价上涨的机遇,适时出售粮食,别盲目惜售,也别急于抛售,关注国储收购政策和企业收购价格,择机出手;

- 做好粮食储存工作,避免因霉变导致品质下降,影响售价;

- 可以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签订订单农业协议,保障粮食销路,还能拿到更高的收购价。

另外,大家要多关注国家政策,比如购买智能设备的补贴、养殖保险的优惠政策,这些都能帮咱们降低成本、规避风险。遇到政策不清楚的,多问当地农业部门,别错过红利。

六、结语:2026年,机遇大于风险,选对路才能赚大钱

总的来说,2026年农业领域机遇大于风险,猪价、粮价、牛羊价都会保持稳中有涨的趋势,国家的农业改革也会给咱们农民带来更多红利。但这并不意味着躺着就能赚钱,关键在于咱们能不能抓住机遇,做好风险防控。

新质农业生产力的到来,正在改变传统的种养殖模式,靠科技、靠合作、靠品牌才能走得更远。拉尼娜气候虽然带来了挑战,但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现在养了多少猪牛羊?今年的粮食卖了吗?对于2026年的行情,你是看涨还是看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养殖、种植经验,咱们一起交流学习,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野子有话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