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甲状腺双守护;医生提醒:每日一把坚果、三份彩虹蔬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08:01 1

摘要:清晨查房时,50岁的林阿姨低声问我:“医生,我最近脖子这边总觉得胀胀的,洗澡摸到一个硬块,不痛,但心里发毛。”她的右侧甲状腺结节已经长到1.8公分,B超显示边界不规则,血流丰富,属于中高风险的TI-RADS4a类。

清晨查房时,50岁的林阿姨低声问我:“医生,我最近脖子这边总觉得胀胀的,洗澡摸到一个硬块,不痛,但心里发毛。”她的右侧甲状腺结节已经长到1.8公分,B超显示边界不规则,血流丰富,属于中高风险的TI-RADS4a类。

更令人警觉的是,她的乳腺钼靶检查也提示右侧C区有密度不均的小片状影像,BI-RADS4类。两个部位几乎同时“告警”,我心里很清楚,这不是巧合,是代谢与激素失衡的双重警讯。

乳腺与甲状腺,一个是女性荷尔蒙的接受器官,一个是调控代谢的中枢,虽然解剖结构不同,但在疾病谱上却有着惊人共振。

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两个看似“无关”的腺体,常常会在同一位女性身上同步出现病变,甚至恶性肿瘤的风险也在相互牵引。

一项发表于《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中约有17.8%同时合并甲状腺结节,其中恶性结节占比达到6.4%,远高于普通体检人群的比例。

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的单器官筛查模式,提醒我们:对女性健康的守护,不能只盯着一个“点”,而要关注“系统”的平衡。

从内分泌角度看,雌激素受体活性异常是乳腺与甲状腺双发病变的重要共同机制。乳腺癌细胞有雌激素受体表达早已众所周知,而甲状腺尤其是乳头状癌,也常常在组织切片中发现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

高雌激素状态下,细胞增殖信号持续激活,诱发腺体组织不正常增生,久而久之,结节、腺瘤、甚至癌症便悄然登场。

我遇到过一个38岁的年轻女性,工作压力大,作息紊乱,常年外卖应付,每天唯一的“健康饮食”就是一杯奶茶配水果。

她乳腺钼靶提示多发性囊性增生,甲状腺B超发现双侧多发3至5毫米结节。她问我:“医生,我还年轻,怎么就成了多发结节体质?”

我只能摊开她的体检报告,一项项告诉她:高胰岛素、高雌激素、高体脂,三高合力,是最温柔的慢性杀手。

乳腺癌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甲状腺癌也由原来的少见病,跃升为发病率第二的女性常见癌,尤其在30至5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中,发病曲线陡然上扬。

医学界称之为“乳甲共振现象”,这不是巧合,而是现代生活方式与激素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饮食结构的变化,是最被低估的致病因子。每日摄入过多高糖、高油脂、低膳食纤维的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激活IGF-1信号通路,这条通路不仅促进乳腺细胞分裂,也会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异常增生。换句话说,你每多吃一份炸鸡奶茶,就可能在体内点燃一个微小的病灶火苗。

2022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我国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60%,而果蔬类摄入普遍偏低。

膳食纤维是雌激素代谢的“清道夫”,摄入不足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进而加剧乳腺及甲状腺病变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门诊反复强调:每日三份彩虹蔬果,是女性体内激素健康的“调频器”

彩虹蔬果不是噱头。红色番茄中的番茄红素,黄色南瓜的β-胡萝卜素,绿色菠菜的叶绿素与镁离子,每一种颜色背后,都对应着抗氧化、抗炎、调节荷尔蒙的天然活性成分。它们像是体内的“修复工”,在你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默默纠正着被打乱的激素节律。

坚果同样是值得长期坚持的健康守护者。每日一小把坚果,特别是含有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巴旦木、南瓜子,对女性激素代谢有显著调节作用

一项发表于《营养学杂志》的临床研究指出,长期适量摄入坚果的女性,体内雌激素代谢产物更趋于抗癌型代谢通路,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约21%。

可惜的是,很多女性在乳房不痛时不愿体检,在脖子无感时不愿做B超。她们更害怕“知道了就麻烦”,却忽略了疾病真正的麻烦,是“知道得太晚”。

我每年都会遇到几位因体检发现乳腺或甲状腺癌早期病变,而成功治愈的患者,她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幸好早查出来了,医生,我现在觉得这次体检救了我一命。”

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早期预后非常好。乳腺非浸润性癌五年生存率超过95%,甲状腺乳头状癌五年生存率更是接近100%。

但前提是“早发现、早治疗”,而不是靠“感觉”去判断是否健康。女性的腺体疾病,尤其需要摆脱“无症状即无病”的误区。

对于高危女性,我通常建议每年固定时间进行乳腺钼靶或超声检查、甲状腺B超检查。如果家族中有乳腺癌、甲状腺癌病史,或本人体重指数超过25、月经紊乱、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

应将体检频率提高至每6个月一次。身体的沉默,并不代表内部安宁,腺体病变常在无声中悄然进行

治疗方面,早期乳腺癌与甲状腺癌多采用微创手术结合靶向治疗方案,创伤小、恢复快。尤其甲状腺癌,常被称为“最温和的癌症”,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治疗,而是要在精准评估的基础上,做出最合适的干预决策。根治与过度治疗之间,考验的是医生的判断力与患者的理解力

有位乳腺癌术后五年的患者问我:“我现在没事了吧?”我告诉她:“你现在很好,但健康不是一次手术的胜利,而是一场长期的生活战役。”

她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小袋混合坚果,说:“我现在每天都吃这个,医生你说的‘激素的缓冲器’,我记住了。”

我们常说,女性的身体是精密的仪器,乳腺与甲状腺就像是两块易感的传感器。它们最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环境紊乱与生活放纵下的长期忽视。

一把坚果、三份彩虹蔬果,不是养生口号,而是内分泌平衡的日常“药方”,更是乳甲双守护的最稳固底盘。

在临床这些年,我越来越相信一个朴素的医学真理:真正强大的健康,不靠药物堆积,而靠每一个清醒选择构建。

你每天吃进嘴的食物,决定了十年后体检单上的是“结节”还是“稳定”。乳腺与甲状腺不会说话,但它们会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刻,用结节、腺瘤、肿块提醒你:身体的债,终究要还。

别等到疼痛才体检,别等到手术才改变。现代医学可以治疗病,但改变生活的方向,还得靠你自己。

[1]李娜,王晓红.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10):502-506.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年)[R].国家卫健委,2022.
[3]张丽,刘浩.坚果摄入与女性激素代谢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营养学杂志,2021,43(4):356-362.

来源:张医健康科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