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松口气:总算不是绝症;也有人冷笑:闹了半年,原来只是过敏?
“过敏性紫癜”五个字蹦出来,皮衣哥的视频弹幕瞬间安静。
有人松口气:总算不是绝症;也有人冷笑:闹了半年,原来只是过敏?
一条蓝色住院腕带,把这场跨国闹剧重新拉回起点——病是确诊了,钱、脸、孩子、名声,却全留在ICU门口没出来。
先说钱。
外婆家那间小破房,租金口径说翻就翻:对外400,对内600,中间200蒸发得比拉合尔夏天的水还快。
皮衣哥直播里挠头,“中间人抽成嘛,巴铁老传统。
”
弹幕刷得飞快:
“传统?
怕不是家传。
”
“抽成抽到亲家头上,这算盘珠子崩我脸上了。
”
钱没多少,恶心值直接拉满,粉丝群一夜退了两千,头像集体变黑。
再说脸。
《黎明报》把“赎金”两个字印在社会版头条,黑体加粗。
当地女权组织直接开炮:这叫婚姻?
这是明码标价的进口货。
十万转发,评论区中英乌尔都语混战,最高赞是一句——
“爱情不该有海关税。
”
皮衣哥没回,只把推特简介默默改成:
“我只是一个卖皮衣的,不是卖老婆的。
”
此地无银,三百两有点重。
孩子那边倒传来一点光。
河北幼儿园把安娜选成“小小国际交流员”,照片里小姑娘举着中国国旗,笑得豁牙漏风。
可教育局的公章就悬在头顶:手续不全,先上课后补票。
超群跑街道办跑得鞋跟掉了一只,直播里他喘得像破风箱:
“闺女第一次拿奖状,别因为老爹的烂事被遣送。
”
弹幕罕见地齐刷:
“哥,这次挺你。
”
网络暴力没闲着。
抖音安全中心甩出一张战报:一周封17个号,举报量翻三倍。
超群把律师函盖在镜头前,A4纸晃得哗哗响。
“以前我觉得清者自清,现在才知道,浊者喜欢拉人共浴。
”
一句话,把对面满屏的“骗婚狗”钉在墙上。
有人留言:
“哥,别告了,他们越骂你越红。
”
超群回:
“红是流量,疼是闺女,你替我挨骂行?
”
病房的日光灯24小时常亮,苏美拉的手背布满针眼。
中医针灸的银针和巴式抗生素一起挂在架子上,像两国国旗并排。
医生用乌尔都语夹着英文说:
“long term management。
”
长期管理,翻成大白话:
好不了,也死不了,就得耗着。
皮衣哥夜里发视频,镜头对着医院走廊,灯管嗡嗡响,他小声说:
“兄弟们,耗的不止病,还有咱的脸面。
”
故事走到这儿,最扎心的不是病,不是钱,是发现——
跨国婚姻没有童话,只有两国海关的章,一页红,一页绿,盖在人心最软的地方。
有人问我:
“那还追更吗?
”
追啊,为什么不追。
我就想看看,当银针拔掉、房租对账、律师函落地,
他们能不能在走廊尽头,给孩子拼出一张完整的课桌。
留言区留给你们:
如果你是被抽成的那200块,你会闹,还是默默换锁?
来源:潮起潮落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