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开热搜的人,最先看到的不是美食也不是雪景,而是一句“谁是我的新郎”。
一条微博让锦州搜索量暴涨150%,肖战到底怎么做到的?
点开热搜的人,最先看到的不是美食也不是雪景,而是一句“谁是我的新郎”。
锦州文旅把这句歌词剪进宣传片,24小时播放量突破两千万,酒店预订直接翻倍。
有人调侃,别的城市还在等游客,锦州已经把肖战写进户口本。
重庆的动作更早。
官方账号连夜整理肖战在洪崖洞、长江索道的旧照,打包成一条打卡路线。
上线一周,抖音话题破了5亿阅读,缆车售票处排队的年轻面孔比往年多出三成。
本地商户最直观的感觉是,周五晚上的火锅底料比平时提前卖空。
锦州跟剧组合作,把拍过的小镇改成限时片场。
游客拿手机对准一处老仓库,就能领一张仿制签名剧照,背后印着小城良方的取景路线。
周边店店主说,以前一天卖十件文创,现在一小时就出清。
有人从沈阳坐高铁来回,只为拍一张同款背影。
盘州没抢到实景,干脆把省内的文旅号拉了个群,轮流拍土味视频,喊话肖战来当女婿。
六家官号连发三天,评论区变成大型相亲现场,点赞最高的一条说先把机票报销就嫁。
黑龙江也插一脚,翻出肖战早年采访里一句喜欢雪,直接甩出冰雪大世界早鸟票链接。
十万人涌进留言区,把官方都挤卡顿。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人在采访里点破关键:明星能带货的根本不是脸,是能省下的广告费。
一条十几秒的短视频,平台推流成本几乎为零,却能换来上亿曝光。
关键在于内容不能再端着,要把城市卖点翻译成弹幕能看懂的梗。
重庆把路线做了分级,暴走党走十八梯,懒人直接索道往返,每条线路都标好肖战同款机位。
锦州干脆把剧组盒饭的菜谱挂出来,五块钱一根的炸串挂上剧照,销量翻了四倍。
盘州没景点,干脆卖空气,把盘州火腿切成真空小包当伴手礼。
有人买完才发现,包装上印着肖战头像,撕掉就是正经土特产。
粉丝也在反向操作。
超话里有人打卡完重庆,写下三千字攻略,点赞破十万。
锦州游客把签名剧照换成自家猫片,官方账号还转发点赞。
最神奇的是黑龙江,一位大叔把滑雪场拍成求婚现场,视频冲上热门,评论区一水儿的恭喜,没人在意主角到底是不是肖战。
热度背后也有冷思考。
去年跟风拍同款的城市不少,真正留下印象的屈指可数。
有城市照抄宣传片,评论区骂声一片,关掉留言才消停。
专家提醒,明星流量像一阵风,风停了还能留住人的,只能是本地实打实的东西。
锦州烧烤、重庆火锅、黑龙江冻梨,这些才是能让游客二次回流的理由。
眼下这波狂欢还能持续多久没人能说准。
可以确定的是,下一个想借东风的城市,至少得准备三条以上不撞脸的创意,外加一桌能打的本地招牌。
毕竟游客可以为了肖战来,也会为了排队两小时只为吃一口真正好吃的烧烤,在社交平台打上五星。
流量是放大镜,照出的到底是宝藏还是空壳,时间会给出答案。
来源:臧臧娱乐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