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比0的比分牌刚亮出来,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到瘫痪,因为谁都没料到刘炜珊会被剃成光头,而孙颖莎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把全运会女单16强的门票揣进兜里。
4比0的比分牌刚亮出来,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到瘫痪,因为谁都没料到刘炜珊会被剃成光头,而孙颖莎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把全运会女单16强的门票揣进兜里。
这场球打完,很多人才反应过来:全运会乒乓球的残酷,从第一轮就开始见血。
刘炜珊并非菜鸟,年初WTT支线赛还拿过冠军,可碰上孙颖莎,她的发球轮直接失灵,接发环节更是被卡得死死的。
前两局11比4、11比4,数字冷冰冰,却像两记闷棍,把观众打清醒:顶尖选手和一流选手之间,差的是一口气,也是一层窗户纸。
第三局刘炜珊开始搏命,发球加转、抢攻加质量,比分终于咬住。
9比9的时候,她连丢两分,不是机会不好,而是孙颖莎在关键分上突然提速,一个中路快撕,一个反手变直线,两板球就把悬念掐死。
第四局几乎复制粘贴,刘炜珊10比9先拿到局点,还是被翻。
这种输法最伤士气,明明看到光,却死活够不着。
现场教练透露,孙颖莎赛前准备只有半小时,重点就练了两项:发对方正手小三角,以及对手劈长后的反拉。
计划简单到离谱,执行却精准到毫米。
更可怕的是,第三局她故意放慢节奏,把回合拖成多板相持,等于拿正式比赛当训练,一边赢球一边找手感。
观众以为她在玩,其实她在拆招,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预演一遍。
上半区签表出来,陈熠、陈幸同也双双过关,三人加起来只丢一局。
对面下半区却杀成血海:陈梦、王曼昱、王艺迪、蒯曼扎堆,谁进四强都得掉层皮。
全运会赛制没有种子保护,世界排名在这儿不好使,抽签结果直接决定生死。
球迷替陈梦捏汗,她如果碰王曼昱,相当于提前打奥运决赛,体能储备和伤病管理都要算到骨头里。
男单那边更刺激,王楚钦和樊振东被塞进同一半区,意味着半决赛必有一人止步。
有人喊不公平,可规则就是规则,全运会历来如此。
2009年王皓、马琳同室操戈,2013年张继科、马龙提前火并,今年轮到王楚钦和樊振东。
想拿冠军,就得把所有人赢一遍,躲是躲不掉的。
赛场外,国际乒联3月开出十年禁赛的重磅罚单,对象是某外籍教练,理由是违反反骚扰政策。
消息传到国内,圈内人一点不意外。
国家队内部早把红线划得明明白白:训练场不许单独关门,女队男队分开拉伸,按摩康复必须第三方在场。
看似繁琐,却把隐患降到最低。
运动员的安全比金牌更值钱,谁碰底线,谁就出局。
回到女单,孙颖莎下一轮对手是朱思冰与王晓彤的胜者,无论谁赢,都很难给她制造麻烦。
真正考验从八强开始,可能碰上陈幸同,半决赛潜在对手是陈梦或王曼昱。
她想卫冕,得连过三道关,每一关都是奥运级别。
球迷最关心的是她的正手中远台对拉,去年奥运决赛她在这环节丢分最多,半年过去,有没有补上短板,全运会就是验货现场。
有人算过,孙颖莎全年外战只输两场,内战却输了七场,数字背后藏着玄机:国内对手太熟悉,发球轮优势被稀释,接发环节又容易被针对。
全运会就是放大镜,把漏洞放到最大。
刘炜珊这场球,孙颖莎把发球落点拆成九宫格,每个格子落点误差不超过10厘米,现场看像机器扫描,对手根本猜不到旋转。
这种精细度,才是她敢放慢节奏练球的底气。
看台上,一位省队教练摇头感叹:现在的小孩不是练技术,是练算法,每一板球都带数据。
他带队员回去连夜开会,主题只有一句话:想进国家队,先学会算球。
全运会就像开卷考试,答案写在对手脸上,可你能不能抄对,要看平时积累了多少模型。
晚上十点,场馆熄灯,志愿者捡到场边一张A4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发球线路,红笔蓝笔交错,像一张作战地图。
纸角写着一行小字:别急着赢,先让对手不知道怎么输。
没人知道是谁掉的,但大家都猜到,这张纸才是孙颖莎光速晋级的真正密码。
来源:可靠风筝AF27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