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玉溪丨推开文兴祥的厚重木门,玉溪百年商帮传奇徐徐展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00:10 1

摘要:灰瓦黄墙,飞檐翘角。在玉溪最繁华的街巷,静静伫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四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唯它保持着近百年前的样貌。这里,就是棋阳路62号的文兴祥商号旧址——一扇通往玉溪往昔的时光之门。

灰瓦黄墙,飞檐翘角。在玉溪最繁华的街巷,静静伫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四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唯它保持着近百年前的样貌。这里,就是棋阳路62号的文兴祥商号旧址——一扇通往玉溪往昔的时光之门。

推开深棕色的厚重木门,时光仿佛倒流回1934年。这座由玉溪商人郭新民建造的商号,这座商号既有当地“走马转角”的建筑风格,又融合了西方的文化元素。外墙窗洞和门洞都具有西式特点,其中,西厢明间外墙大门,均采用汉白石雕砌,工艺精湛,保存完好。

阳光透过果绿色的雕花木窗洒在天井里,光影斑驳,院内的桂花树上,一团团雪白的桂花香气在庭院中弥散开来。漫步其中,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扇雕花窗都在诉说着往事。

“通海酱油,禄丰醋,新兴姑娘,河西布”——这句云南民谚见证了当年土布交易的盛况。“民国时期的玉溪、河西两县的土布交易量,占到了云南省土布交易量的60%-70%。”红塔区文管所所长白光祥介绍,郭新民在昆明创立“滇省文兴祥纱布庄”,就是从事棉纱换布商业经营,1934年扩建成“文兴祥”商号,那时的文兴祥商号在云南商界纱布行业经营的土布兑销业务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兴祥的传奇不止于此。1937年到1950年期间,文兴祥商号除专营以纱换布业务外,还跨行业经营,涉足交通运输、地产、餐饮、体育、影视等领域。其中,投资开办了玉溪—昆明线的福安汽车运输行、昆明市第一家溜冰场、第一家有声电影院,在昆明南屏街投建大厦一座,开办南屏公寓……

历经近百年沧桑,文兴祥几经浮沉。如今留存下来的文兴祥商号旧址建筑成了民国时期玉溪百业初兴的历史缩影。2001年7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将其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10月启动的文兴祥商号旧址保护利用项目,更是让这座老院子重获新生。共投资2000万元重新修缮文兴祥商号,修复六角亭和月牙池,外围环境整治一新,安防消防设施配备齐全,昔日商号旧址“变身”成为新兴州城博物馆。

布设“州城记忆 何以玉溪”新兴州城记忆主题展,展览以时间为轴,从古代州城建设到现代商业繁华,再到当代城市发展,脉络清晰而生动,市民和游客可免参观。

在这里,你可以邂逅玉溪历史上第一位进士陈表,了解他勤政爱民的故事;认识资助出版中文版《资本论》的红色儒商郑一斋,感受他的家国情怀;走近“郑码”发明人郑易里,领略玉溪先贤的智慧才华。

如今的文兴祥,既保留着历史的厚重,又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文创商店里,以玉溪元素设计的文创产品备受年轻人青睐;院内的咖啡馆飘着香气,成为游客小憩的理想去处。

“今年5月开馆以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这里参观。”白光祥告诉记者,在小红书上,文兴祥已经成为玉溪地方排名第一的“打卡地”。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丽 殷洁 王剑钊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李艾丽 图片均为李春丽摄

编辑:张耀龙

审核:李兴文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