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朋友,日常出行、看病康复、找工作、生活照料这些事儿,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有的朋友想出门却怕无障碍设施不全,有的担心康复费用太高承担不起,还有的想找份工作却没合适的渠道。
残疾人福音!“十五五”5大政策落地,全是切身利益保障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朋友,日常出行、看病康复、找工作、生活照料这些事儿,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有的朋友想出门却怕无障碍设施不全,有的担心康复费用太高承担不起,还有的想找份工作却没合适的渠道。
随着“十五五”规划正式落地,残疾人保障领域迎来了5项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每一项都精准对接大家的需求,没有空泛的表述,全是能落地、能受益的干货。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5项政策的核心内容、受益人群、申请流程讲透,不管是残疾人朋友本人,还是帮家人咨询的市民,看完都能清楚知道自己能享哪些福利、该怎么申请,建议先收藏,后续需要时能直接用。
一、康复保障升级:门诊康复能报销,辅助器具免费领
对残疾人朋友来说,康复治疗和辅助器具是刚需,但之前不少人吐槽“康复费用高、辅助器具贵,长期下来负担重”。这次“十五五”规划里,第一项政策就瞄准康复保障,从费用报销和器具供给两方面发力,切实减轻大家的经济压力。
1. 门诊康复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80%
之前多数地区的医保,主要报销残疾人住院康复的费用,门诊康复(比如肢体康复训练、语言矫正、视力康复等)大多需要自费,不少朋友因为费用问题,没能坚持规律康复。
这次政策明确,全国范围内将残疾人常用门诊康复项目,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而且报销比例有明确要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的残疾人朋友,门诊康复报销比例不低于80%;职工医保参保的,报销比例不低于90%,同时取消门诊康复的起付线,也就是说,只要在定点康复机构做符合要求的康复训练,不用达到一定费用门槛就能报销。
这里要注意,能报销的门诊康复项目,需要在当地医保部门和残联公布的“残疾人康复项目清单”里,比如肢体残疾的康复训练、听力残疾的听觉言语训练、精神残疾的门诊治疗等,具体可拨打当地残联电话咨询,或到定点医院康复科查询。
2. 常用辅助器具免费申领,覆盖范围扩大
轮椅、助行器、助听器、人工耳蜗、盲杖这些辅助器具,对残疾人朋友的日常生活很重要,但不少器具价格不低,比如一副适配助听器要几千元,让不少家庭犯了难。
这次政策明确,将残疾人常用辅助器具的免费供给范围,从之前的重度残疾人,扩大到所有持证残疾人。具体来说,轮椅、助行器、盲杖、手写板等基础辅助器具,可凭残疾人证直接到当地残联申领;助听器、人工耳蜗、假肢等需要专业适配的器具,先到定点医疗机构做适配评估,评估合格后,由残联统一采购并安排适配,全程不用自己花一分钱。
申领流程也很简单,不用跑多个部门:第一步,携带本人身份证、残疾人证,到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街道(乡镇)残联提交申领申请;第二步,残联审核材料,符合条件的,基础器具可当场领取或安排送货上门,需要适配的器具会通知到指定机构做评估;第三步,适配完成后,签字确认即可使用,后续器具出现损坏,还能申请免费维修或更换。
二、就业支持加码:优先安排岗位,创业能享补贴
就业是残疾人朋友实现自立的重要途径,但之前不少人面临“找工作难、岗位适配性差、创业缺资金”的问题。这次“十五五”规划里的第二项政策,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从岗位供给、创业扶持两方面给出具体措施,帮大家打通就业渠道。
1. 机关企事业单位优先招残疾人,岗位比例明确
之前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残疾人朋友关注较少,这次政策明确了残疾人就业岗位的硬性要求:市级及以上机关单位,每年招聘岗位中,至少有1%的岗位面向残疾人开放,且不得设置与岗位无关的限制条件;企业单位(尤其是职工人数超100人的企业),残疾人就业比例不低于本单位职工总数的1.5%,未达到比例的企业,需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将专项用于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岗位开发。
同时,各地会建立“残疾人就业岗位对接平台”,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的适配岗位,比如行政辅助、数据录入、手工制作等岗位,残疾人朋友可通过当地残联官网、“残疾人就业服务”小程序,查询岗位信息并在线投递简历,平台还会提供免费的岗位匹配服务,帮大家找到合适的工作。
2. 创业享“补贴+减免”,资金压力大幅减轻
对想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朋友,这次政策给出了实打实的扶持:一是创业补贴,首次创业的残疾人,可申请5000-20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具体金额根据创业项目规模确定;二是场地补贴,租用经营场地创业的,每月可享受300-800元的场地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三是税收减免,残疾人创业企业,3年内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税种,同时免除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此外,各地残联还会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残疾人创业贴息贷款”,贷款额度最高50万元,年利率不超过3%,且政府补贴50%的利息,也就是说,残疾人朋友实际承担的年利率仅1.5%左右,大幅降低了创业的资金成本。申请创业扶持的,可携带残疾人证、创业计划书,到当地残联或政务服务中心的残疾人就业窗口办理,审核通过后,补贴资金会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贷款也会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三、无障碍设施完善:城乡全覆盖,出行更省心
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朋友出行的“保障线”,但之前不少农村地区、老旧小区的无障碍设施不全,比如没有坡道、电梯没有盲按钮、公交没有无障碍座位,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不便。这次“十五五”规划的第三项政策,聚焦无障碍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让残疾人朋友出行更顺畅。
1. 老旧小区、农村地区优先改造,2027年实现全覆盖
政策明确,将无障碍设施改造纳入城乡建设重点工程,优先推进老旧小区、农村地区的改造工作:老旧小区改造中,必须增设无障碍坡道、电梯盲按钮、无障碍停车位,单元门口的台阶要改为坡道或安装升降平台;农村地区要完善村内主干道的无障碍设施,比如铺设盲道、设置无障碍标识,同时对农村残疾人家庭的住房进行无障碍改造,比如安装扶手、改造卫生间、降低灶台高度等,改造费用由政府全额承担。
按照规划,到2027年底,全国所有老旧小区、农村行政村将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残疾人朋友在小区内活动、农村出行,不用再担心“出门难、通行难”的问题。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地会征求残疾人朋友的意见,确保改造后的设施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2. 公共交通、公共场所无障碍升级,服务更贴心
在公共交通方面,各地新增公交车辆中,无障碍公交占比不低于30%,现有公交车辆将逐步加装无障碍设施,比如轮椅固定装置、盲文报站系统;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将设置专门的残疾人服务窗口和候车区域,提供免费的引导、帮扶服务,残疾人朋友可提前通过电话、小程序预约服务,到站后有专人对接。
在公共场所方面,商场、超市、医院、学校等场所,必须设置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卫生间,同时配备盲文标识、语音提示系统;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文化场所,要定期开展无障碍文化服务,比如播放无障碍电影、提供盲文书籍借阅,让残疾人朋友也能便捷享受文化生活。
四、生活救助提标:补贴标准上涨,保障更有力
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朋友,之前的生活补贴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随着生活成本的上涨,部分朋友仍面临生活压力。这次“十五五”规划的第四项政策,提高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让保障更有力。
1.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上调,每年动态调整
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简称“两项补贴”),是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支撑。这次政策明确,将“两项补贴”标准分别上调20%:其中,生活补贴方面,重度残疾人每月补贴标准不低于180元,轻度残疾人不低于80元;护理补贴方面,重度残疾人每月补贴标准不低于200元,比之前分别提高了30元和40元。
同时,“两项补贴”将实行每年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逐年提高补贴标准,确保残疾人朋友的生活水平能跟上社会发展节奏。“两项补贴”的申领方式不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朋友,可通过当地残联官网、政务服务APP在线申请,或到街道(乡镇)残联窗口办理,补贴按月发放到个人账户。
2. 扩大救助范围,边缘困难残疾人也能享救助
之前的生活救助主要针对重度残疾人、低保家庭残疾人,这次政策将救助范围扩大到“边缘困难残疾人”,即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低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残疾人家庭,这类家庭的残疾人朋友,可申请“边缘困难残疾人救助金”,每月救助金额不低于100元,同时可享受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配套福利。
此外,对残疾儿童、残疾学生的教育救助也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每年可享受1000-3000元的教育补贴;残疾学生就读中小学、大学的,免除学费、住宿费,同时发放生活补贴,其中大学生每月补贴不低于500元,确保残疾儿童、学生能顺利接受教育。
五、养老照料兜底:居家、机构都保障,晚年生活更安心
随着老龄化加剧,残疾老年人的养老照料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少残疾老年人面临“无人照料、照料费用高”的困境。这次“十五五”规划的第五项政策,聚焦残疾老年人养老照料,提供居家和机构两种保障方式,让残疾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安心。
1. 居家养老享免费照料服务,每月不少于20小时
对选择居家养老的残疾老年人,政策推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由政府购买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为残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每月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全程免费。服务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比如上门助餐、协助洗澡、康复训练、陪聊等。
申请居家养老照料服务的,可由本人或监护人携带身份证、残疾人证、户口本,到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或残联窗口申请,审核通过后,养老服务机构会安排专人对接,制定个性化的照料方案,定期上门提供服务。
2. 机构养老减免费用,床位优先安排
对需要机构养老的残疾老年人,各地将优先保障床位供给,残疾人福利机构、养老机构要预留不少于30%的床位,专门接收残疾老年人;同时,减免残疾老年人的机构养老费用,其中重度残疾老年人的养老费用减免比例不低于50%,低保家庭残疾老年人的养老费用全额减免。
此外,残疾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可享受专门的康复照料服务,养老机构需配备专业的康复设备和护理人员,为残疾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定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残疾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总结
“十五五”规划落地的这5项残疾人政策,从康复、就业、出行、生活、养老五个方面,全方位保障残疾人朋友的切身利益,没有空泛的承诺,全是能落地、能受益的干货,不管是残疾人群体本人,还是其家人,都能从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些政策的落地,不仅能解决残疾人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立,让残疾人朋友的生活更有尊严、更有底气。如果身边有残疾人朋友,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让大家及时了解政策、享受福利。
如果大家对某一项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流程还有疑问,可拨打全国残疾人服务热线12385咨询,或到当地残联、政务服务中心的残疾人服务窗口现场询问,工作人员会详细解答相关问题,确保大家能顺利享受政策红利。
来源:发不者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