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11月,叶妈去了叶锐聪就读的大学城,开启了陪读的幸福生活,她能把东莞的生意和小儿子扔下跑到那里,可见她太想儿子了。
进入11月,叶妈去了叶锐聪就读的大学城,开启了陪读的幸福生活,她能把东莞的生意和小儿子扔下跑到那里,可见她太想儿子了。
几天来,叶锐聪与父母共处的也很愉快,时不时与父母说些玩笑话,叶妈也是搞笑幽默的人,总是找机会与儿子攀关系,以此拉近母子的感情。
18年前,叶锐聪在菜市场门口被人抱走,那天叶妈只是转身称了两斤橘子,再回头,婴儿车空了。
她追着人群跑了半条街,嗓子喊到出血,只捡到儿子掉下的一只毛线鞋。
此后她再没买过橘子,也再没停过找孩子。
东莞的工厂从一家开到三家,账上的数字翻了几倍,可她每年还是把那几天空出来,带着DNA报告跑外地认亲。
她说,钱可以慢慢赚,儿子等不起。
很多人以为团圆就是终点,其实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叶锐聪被找到时已经高三,买家那边给他改了姓,户口页上写着别人家祖宗。
DNA比对结果出来,小伙子盯着鉴定书看了足足十分钟,第一句话是:那我以后管谁叫妈?
这句话把两边的大人都问哭了。
叶妈当场表态:不逼你,你随时回来看他们。
话虽这么说,她转身就把东莞厂房托给亲戚,自己提着行李去了儿子学校旁边的城中村,租了套两居室,月租一千八,不雇保姆,自己买菜做饭,理由是:孩子胃不好,外卖太咸。
陪读第三周,叶锐聪忽然在饭桌上说,下周日想请买家那边的爷爷奶奶过来吃顿饭。
叶妈愣了半秒,筷子没停,只回了句:行,我多买条鱼。
那天她凌晨四点去码头抢了一条五斤重的鲳鱼,回来蹲在楼道里杀,鱼鳞刮得哗哗响,对门邻居以为谁家装修。
饭吃到一半,买家老人掏出一张银行卡往桌上一推,说给孙子上大学用,密码是他生日。
叶锐聪没接,叶妈先站起来,把卡塞回老人口袋:他学费我早存够了,你们留着养老。
说完进厨房端汤,背过身那几秒,她抬手抹了眼角,动作轻到没人看见。
直播里有人刷屏,说叶妈心太硬,好歹养过孩子十八年。
她看见这条评论,直接关掉美颜,对着镜头把领口往下一拉,锁骨下方露出一条旧疤。
当年孩子被拐后,她三天三夜没合眼,开车去外地找,高速上打瞌睡撞上护栏,玻璃插进肉里,缝了十二针。
她说:我这条命是捡回来的,所以更不能再把儿子弄丢。
评论区瞬间安静,再没人劝她大度。
叶锐聪十八岁生日那天,正好是当年被拐的农历日子。
他下课回出租屋,看见门口摆着一束向日葵,花梗上缠着一根红线,线头系着那只十八年前弄丢的毛线鞋,洗得发白,鞋底还绣着最初的乳名。
叶妈蹲在地上点蜡烛,见他来了,慌忙用袖子擦泪,结果把眼线糊成黑圈。
那天她没有开直播,也没有拍视频,只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背影:儿子抱着花,她抱着儿子,配文只有四个字——“今天团圆”。
有人算过账,叶妈一年少赚几十万,却天天五点起床给儿子熬粥。
她说,钱可以再挣,孩子的心一旦凉了,花多少都捂不热。
直播间里经常有人问她怕不怕买家抢人,她摇头:我不怕他们抢,我怕孩子自己走。
所以她把出租房钥匙多配了一把,挂在儿子书包侧面,告诉他不开心随时回来,锅里永远有饭。
这句话她重复了无数次,直到叶锐聪终于把钥匙扣换成自己家大门的遥控锁,那天她偷偷在厨房哭出声,水龙头开到最大,水声盖住抽泣。
最新的消息是,叶锐聪已经主动把户口迁回叶家,申请表自己跑派出所填的,签名时手没抖。
买家那边的爷爷奶奶收到快递,里面是他这些年获得的奖状复印件,还有一张手写卡片:谢谢你们养大我,以后我会去看你们,但我要陪我妈了。
叶妈没拦着孩子尽孝,只给他订了寒暑假的往返机票,她说:人得认根,也得认路,两头都不耽误,才算全乎。
现在晚上十点,叶妈准时下播,因为儿子十点半下晚自习,她得去校门口接。
她随身带两件东西,一件是当年那只毛线鞋,另一件是新的家门钥匙。
她说,鞋是提醒当年怎么丢的孩子,钥匙是提醒自己别再丢第二次。
校门口灯火通明,她站在最显眼的位置,踮脚张望,像十八年前那个菜市场,只是这一次,她再也不会转身。
来源:赴一场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