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的危险状况,已经脱离了特朗普的掌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22:06 1

摘要:1月某夜,参众两院赶在零点钟声前按下“续命键”——临时拨款法案通过,公务员第二天照常打卡,国家公园继续收门票,仿佛危机一夜蒸发。

45天,只够一场美剧播完一季,却决定了美国联邦政府是开门还是关灯。

1月某夜,参众两院赶在零点钟声前按下“续命键”——临时拨款法案通过,公务员第二天照常打卡,国家公园继续收门票,仿佛危机一夜蒸发。

但这份“止痛药”只写到2月初,药效一过,疼的地方还在,而且更肿。

先别松气,真正该看的是账单。

商务部刚公布的Q4 GDP像一盆冷水:2.9%,比市场预期低了0.3个百分点。

听起来只是小数点,换算成美元就是少涨了约700亿,差不多一个底特律的年产值。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曾警告“停摆恐慌会掐住节日消费”,如今数据坐实了他的乌鸦嘴——感恩节到元旦的零售增速创三年新低,商家把圣诞装饰收进仓库时,库存也跟着堆高。

道理很简单:政府雇员一停薪,200万家庭立刻把购物车清空;承包商一冻结订单,工厂就把加班换成放假。

消费信心像多米诺,第一张牌是国会山,最后一张牌是商场收银台。

更微妙的牌桌在选民心里。

Pew最新民调给共和党贴了“-5%”标签——独立选民把政府关门的锅扣在保守派头上。

民主党趁势把“恢复医保福利”塞进谈判菜单,仿佛对中间选民喊话:你怕失业,我保医保;你怕生病,我保药价。

特朗普阵营原本想借“削减开支”给保守派交作业,结果作业本被撕成选票碎片。2024年选举周期刚起跑,这一跤让共和党输在起跑线半米,别小看半米,在摇摆州可能等于几千张邮寄选票。

再把镜头拉远,危机像一面照妖镜,把美国治理的“三原色”全拍糊了。

红色——赤字。

债务总额刚跨过34万亿美元,临时法案没削它一根汗毛,只是把关门倒计时从45天调到0天,再重新计时。

蓝色——福利。7月“大而美法案”砍掉的奥巴马医保补贴,如今成了民主党谈判的“人质”,谁松口谁丢基本盘。

白色——信任。

盖洛普说,相信“华盛顿能做对事”的美国人跌到18%,比疫情封控时期还低。

白旗不是投降,是空白——没人知道下一杆旗插在哪。

所以,45天续命只是给病人拔了呼吸机,让他自己走两步。

真正的病灶是“预算永久化”与“政治周期化”错位:预算要管一年,政治只看下季度。

议员们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是翻民调,而不是翻资产负债表。

短期止痛药吃多了,人会依赖;临时法案用惯了,治理就抽搐。

想根治?

得把“关门”从选项里删掉。

技术派给出过方案——“自动延续拨款”:若国会到期不投票,上一财年预算按季度递减式延续,先砍5%,再砍10%,逼议员坐下来,却不用让政府关灯。

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在用,美国国会一听就摇头:“那我们还怎么拿对方当人质?

”一句话,药在药柜里,手却不想伸。

对普通人而言,数字再抽象,也有三条裤兜里的经验。

第一,别把钱放在“政府第二天肯定开门”的假设上。

应急储蓄至少够90天,涵盖房贷、学费、胰岛素。

第二,关注你所在州的“联邦依赖度”。

南卡37%的GDP靠华盛顿订单,马里兰45%的家庭收入与公务员相关,这些地区对关门更敏感,买房、换工作前先看地图。

第三,投资别赌“关门—反弹”剧本。2013、2018两次停摆,标普500先跌后涨,看起来抄底爽,但Q4消费数据一塌糊涂,零售股要三个季度才爬回原点。

短线是骰子,长线才是牌理。

结尾没有大团圆,只有倒计时页面。

2月初,临时法案到期,国会山又要玩一次“拔电源”游戏。

GDP、医保、选票,三把钥匙在两队人手里,谁也不愿先交。

对看客来说,最实用的认知是:危机不是新闻推送里的“突发”,而是日历上的“循环”。

把45天当成闹钟,而不是句号。

下次铃响前,存好钱、看好工作、投好选票——政府关门不是你的错,但为它付账的,永远是你。

来源:机智的豆花7OkF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