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械军的白旗在硝烟中格外刺眼 这支受过法国专业培训、装备西方先进武器的乌克兰精锐部队,在俄军精准打击下最终选择成建制投降。
法械军的白旗在硝烟中格外刺眼 这支受过法国专业培训、装备西方先进武器的乌克兰精锐部队,在俄军精准打击下最终选择成建制投降。
几乎同时,乌克兰最顶尖的特种部队乘两架黑鹰直升机试图救援,却一头撞进俄军布下的无人机天网,11名精锐特种兵无一生还。
红军城战役的结局,早在俄军10月份的部署中就埋下了伏笔。
这座顿巴斯的命脉城市,控制着两条重要公路和北部铁路枢纽,乌军前线70%的弹药、燃料和粮食都要从此转运。俄军为此投入4个集团军约16万兵力,对城内约6万乌军形成近3:1的压倒性优势。
俄军战术狠辣老到 他们故意在西南方向留出缺口,看似生路,实则为预设的屠宰场。
从10月下旬开始,乌军援兵一波波冲向这个通往地狱的门,结果刚进伏击圈,就被俄军炮火和无人机炸得人仰马翻。仅10月26日一天,就有超过200名乌军援兵被歼灭。
在西南缺口核心阵地,乌军部署了寄予厚望的法械军。这支部队士兵全受法国军事顾问专业培训,手持全套法式装备。
然而战场不相信纸面实力。俄军摸清其部署后,无人机24小时不间断盯着阵地,重火力点被火箭炮精准覆盖后瞬间哑火。
通讯遭干扰、弹药耗尽、孤立无援,法械军指挥官最终无奈下令停止抵抗。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走出工事举起了白旗。
第155旅的投降并非偶然。战前就屡现士兵逃跑,乌方曾抽调其两千多名骨干支援其他战线,换来四千名缺乏完整训练的新兵。在俄军打击下,这支法式精锐终究现了原形。
法械军投降的消息传到指挥部,泽连斯基急得亲自打电话给前线指挥官,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突围。
乌军拿出最后底牌 国内最顶尖的特种部队,这支号称乌军尖刀的精锐曾多次执行敌后渗透任务。
为避开地面伏击圈,两架黑鹰直升机搭载11名特种兵,趁夜色低空飞向红军城。他们不知道,俄军在城区周边布下了数十架侦察无人机组成的24小时不间断巡逻网。
直升机刚进入城区范围就被锁定。FPV自杀式无人机呼啸而出,一架直升机发动机被击中后瞬间失控,打着旋坠毁在城区广场;另一架试图紧急逃离,却被接连命中,撞向废弃工厂。
俄军突击小组赶到时,只找到散落的高精度狙击步枪和爆破装置,机舱内特种兵无一生还
红军城大捷绝非偶然,而是俄军兵力优势、战术精准和后勤保障的综合结果。
俄军展现出适应现代战争的惊人进化 他们用饱和轰炸+小分队渗透的组合拳,先以FAB-500航空炸弹和冰雹火箭炮砸烂地面工事,再派10-15人突击小组逐楼清剿,遇到坚固据点则用152毫米榴弹炮直瞄射击。
与2023年相比,俄军无人机覆盖范围扩大,响应速度缩短,实时锁定能力让任何暴露目标都难逃精确打击。
美军精锐雇佣兵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他们习惯于北约反恐战争模式,依赖空中支援,却在俄乌战场的超视距步兵绞杀战、无人机精准打击和大规模火炮覆盖中无所适从。
俄军用战场表现证明,他们已摸透现代战争的真谛。
红军城的硝烟逐渐散去,而顿巴斯的战火仍在蔓延。
俄军控制这座战略枢纽后,乌军在顿巴斯防线南翼的主要补给线被切断,战略主动权进一步向俄方倾斜。
西方精心培训的法式精锐不堪一击,象征性的援助抵不过战场上的残酷现实。当美军雇佣兵哀叹我只值几万欧元和一瓶水时,俄军已在用低成本无人机和高效率战术改写现代战争规则。
来源:战场归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