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社会的长远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问题,如何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顺利度过成长关键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海报新闻记者 孙靓 济南报道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社会的长远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问题,如何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顺利度过成长关键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盛夏就围绕青少年权益维护,团省委推出的关键举措进行了介绍。
面对部分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后失学、失业、失管的“迷途困境”,山东团省委创新实施“引航计划”,将关爱目光投向14至16周岁不在学的重点未成年人群体。通过组织团干部、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乡村好青年等优秀青年力量,并广泛吸纳心理咨询师、专业社工等专业人士,组建“一对一”结对关爱小组,围绕思想引导、学业倡导、职业指导、心理疏导、行为劝导、生活帮导等“六导”服务内容,为这些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点亮前行的灯塔。截至目前,全省已摸排3.8万户家庭,确定4210名首批关爱对象,动员8039名“引航员”倾情相伴,帮助382名青少年重返校园,940名适龄青年走上就业见习岗位,用温暖的陪伴帮助他们重新锚定人生航向。
校园欺凌是侵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隐性毒瘤。山东团省委果断亮剑,实施“070勇敢者行动”,构建起防治校园欺凌的坚实屏障。推动全省1.1万所中小学校成立工作专班,9700余所学校挂牌成立专门工作室,全面摸排处置苗头性问题5500余个,为3.2万名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同时,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开展6.6万余场防欺凌主题团队日活动,设立4.8万个“团员志愿服务岗”“红领巾监督岗”,让24.1万名团学骨干成为身边的“守护者”。通过创作“青言青语”系列反欺凌文化产品,开展大规模校园宣传和家长共育活动,积极编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防护网络。这一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已获得团中央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筑牢青少年权益“守护网”,离不开专业化、常态化的服务平台支撑。山东团省委持续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全面升级省级服务台,推动136个县(市、区)建立线下服务站,打造“一站式、综合性、属地化”的服务网络。五年来,这条不见面的“连心桥”累计接听有效来电8万余通,跟踪服务复杂个案1200余例,为陷入困境的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了坚实的心理支撑与法律援助。此外,通过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护教育等特色活动,年均服务青少年超过700万人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青少年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团省委并未止步于个案服务与活动开展,而是积极推动顶层设计,参与《山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修订工作,预计明年正式施行,为青少年权益维护构筑更为坚实的法治根基。
从精准关爱的“引航计划”,到坚决向校园欺凌说“不”的“070行动”,再到全天候在线的12355服务台,山东共青团正以系统化的布局、社会化的动员、专业化的服务,努力将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做深、做实、做到青少年心坎上,让每一颗青春的种子都能在齐鲁大地上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