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骨质疏松是骨折的主要原因,可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需要制动(如打石膏、卧床),会进一步加速骨质疏松进程。骨折后会引发全身骨量快速丢失,导致再发骨折的风险成倍增加,从而形成“骨折→骨丢失→再骨折→骨量再下降”的恶性循环。
受访专家: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颈肩腰腿痛科主任医师 朱 凌
尽管骨质疏松是骨折的主要原因,可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需要制动(如打石膏、卧床),会进一步加速骨质疏松进程。骨折后会引发全身骨量快速丢失,导致再发骨折的风险成倍增加,从而形成“骨折→骨丢失→再骨折→骨量再下降”的恶性循环。
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颈肩腰腿痛科主任医师朱凌介绍,骨骼需要日常活动的应力刺激。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需要制动,应力刺激会大幅减少,身体会误以为骨骼不再需要那么强壮,于是破骨细胞(负责拆骨)的活动会超过成骨细胞(负责建骨),导致全身骨量快速流失。
朱凌表示,骨折后的围手术期及骨折后早期是干预的“黄金窗口期”,患者如能遵医嘱接受规范治疗,能在未来3年内显著降低再骨折风险。
规律运动。推荐进行中等强度多元化运动,包括快走、跳舞等有氧运动,以及使用弹力带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进行平衡训练,但要避免弯腰搬重物、跑跳等剧烈爆发性动作。
营养干预。要保证均衡膳食,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如蛋奶、瘦肉、豆制品)和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同时坚决戒烟限酒,并减少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预防跌倒。穿合脚的防滑鞋,家中安装扶手,保持地面干燥,改善室内照明,必要时科学使用拐杖等辅具。
克服恐惧。通过学习了解疾病知识,克服对跌倒和骨折的恐惧,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