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人必看!5大平台营销新玩法,教你把流量变留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04 05:09 1

摘要:今天,我们就从营销趋势、平台玩法和信任落地3大维度,帮助大家拆解当下5大热门线上平台的玩法,帮你把线下优势搬到线上,实现客流和口碑双增长。

关注幸福餐饮人 幸福经营

助力更多餐企成为品类领袖品牌

现在做线上营销,咋越投钱越没客流?

很多餐饮老板都有这样的困惑。

过去随便喊句“咱家菜本区域第一”就能吸引不少客人,现在却被吐槽“太油腻”、“太虚假”!

明明你家菜量大、食材真、价格也不贵,为啥线上就是干不过那些“精致假”的餐饮品牌。

其实,不是你的优势不在了,而是当下营销风向彻底变了

你还在用几年前甚至十年前的营销玩法,自然玩不过你的对手!

今天,我们就从营销趋势平台玩法信任落地3大维度,帮助大家拆解当下5大热门线上平台的玩法,帮你把线下优势搬到线上,实现客流和口碑双增长。

01

看清趋势:谨防3大“油腻坑”

近年,大家越来越重视体重管理,“解油腻、纤体”成热门词,像手打柠檬茶、羽衣甘蓝饮品流行起来。

与此同时,很多餐饮品牌的营销却还在屡踩“油腻坑”,既影响了流量又拉低了好感度:


1. 夸张自嗨:自诩“本地无人比”、“香掉眉毛”、“吃一口就上瘾”,有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油腻感;

2. 说教感强:教客人“这菜就得这么吃”、“我们就这做法”,很容易引发消费者反感;

3. 精致虚假:实物与营销图不符,脚本化摆拍的探店视频,到店体验落差大,反招差评。

其实,餐饮营销最大的“套路”就是没有套路。

就像胖东来直接晒出成本和利润,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小套路”,反而因真诚打动顾客、诚信赢得生意。

做餐饮本就是服务百姓一日三餐,不是一锤子买卖,靠的就是口碑和回头客。

食材新鲜、价格实惠、服务热情,就是一家餐饮店最好的营销素材,把这些真实地呈现出来,就是你最大的卖点

记住,不要刻意去模仿、去炒作,营销少点“油腻和自嗨”,多点真实与真诚

02

5大平台玩法拆解:

“种草”到“下单”,不花冤枉钱

对于线上营销,不同平台的规则、人群天差地别,瞎投钱只会打水漂。

餐饮线上营销到底怎么做?

以下进入本文核心,从“种草平台”(拉好感、引关注)与“下单平台”(促到店、提转化)维度,只讲最实用、落地的干货。

种草平台: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各有侧重抓精准

1. 小红书

女性决策“风向标”,低成本也能获客

小红书是用户创作内容且以女性为主的社交平台,而女性群体又是家庭聚餐的关键决策者。

低成本玩法:用KOC代替KOL,避免内容同质化

当然,别只盯着粉丝几万的达人(KOC),试试找“素人试吃官”。可以是到店客人,也可以在平台招募,用免费餐、小菜置换笔记。

这些素人拍的内容更生活化,比如“在东北菜馆点俩菜,四个人吃到撑”,比达人的精致文案更有说服力。

温馨提醒:别让员工按统一脚本发笔记,很容易内容重复。给达人/素人留发挥空间,不同视角才能吸引更多类型的客人。

中成本投流:3个原则,精准比多花钱更重要

投流别用“薯条”(只加热内容,不管精准度),选“聚光”功能,能定向到门店3-5公里内,搜过“沈阳中街美食”、“东北菜推荐”的人群,甚至能选年龄、性别、消费场景(亲子、朋友聚会)。

关键要记住这3个原则:

“搜索”不投“信息流”:70%-80%的流量来自搜索,消费者搜“重庆吃啥”时看到你,比刷到随机内容更有效;

“爆文”不投“新内容”:发现某篇笔记有自然流量(如点赞过千),就追加投流,别给没流量的内容浪费钱;

先看转化再看流量:重点盯到店人数,不是点赞数。如南京“XX记盐水鸭”,一篇爆文持续投流,2024年的笔记2025年还能引客到店。

高成本矩阵:按门店规模来,别贪多

大连锁可以做“品牌号+门店号+员工号”:品牌号发官方活动,门店号拍特色场景(比如中街店拍排队、浑南店拍周边景点),员工号拍日常(如服务员打包多给份紫菜汤);

小连锁或单店,做好“老板IP号”就行,不用装,就拍你选食材、跟客人聊天的日常,真实就是吸引力


2. 抖音

别卷低价,做“老板IP”更长久

抖音现在低价套餐内卷严重,像一些量大、实惠、利薄的餐饮店别跟风。

可重点做“老板IP”,让消费者因为“认人”而认店


拍抖音IP的3个关键点:

不端架子:别上来就说“我是XX品牌老板”,家乡话聊“咱家用的牛肉是法库的,冻过的咱不用”,更显亲切

要说教:别讲“吃锅包肉就得配米饭”,而是分享“上次有个南方客人说太甜,咱就加了微酸口”,用故事代替说教

重视反馈:别光看播放量,看评论里客人关心啥。

如“菜量能不能做小份”,就拍视频回应“咱家新出一人份锅包肉啦”。

3. 视频号

靠微信私域,快速锁3公里内客流

视频号基于微信,适合做本地客流,最实用的是“定向投流”:

如果你在上海开火锅店,能直接投给“上海火锅”类账号的粉丝,精准触达同行的客群

想覆盖3公里内人群,可派员工加周边小区、大学的微信群,发视频时选“投给群聊”,很快就能让邻居看到。


温馨提醒:别去同行私域群投流,容易引发冲突,咱靠真实内容赢客更长久。


下单平台:大众点评+美团,选对阵地比努力重要

“种草”最终要落到“到店消费”,这两个平台是核心,但别盲目两边抓:

1. 先做“选择题”:一二线城市重点做大众点评,三四线城市重点做美团。

打开“经营宝”看流量,如果美团流量是大众点评的9倍,就别死磕大众点评,选对阵地更高效。

2. 再做“优化题”:按“一图二名三星级四团五笔记六榜单”自查。
这6个点直接影响流量和转化率,对照同行改一改,效果很明显:

入口图:别放LOGO,放最有食欲的菜品(比如锅包肉的酥脆特写),小门店没人认识你的LOGO;

店名:加关键词,比如“张姐锅包肉·中街店”,方便消费者搜索;

星级:大众点评至少4.5分,美团争取5.0分(重点别碰3个雷:不替客人写评价、不查客人是不是给好评、不用利益换好评,否则可能被封店);

团购:别挂卖不动的套餐,多做“小份组合”——比如把大份锅包肉改成小份,搭配凉菜,价格不变,加菜率更高;

笔记:在大众点评发真实到店图,比小红书更容易转化,因为消费者来这就是为了“找店吃”;

榜单:热门榜看“7天真实流量”,多引导客人收藏、打卡,自然流比花钱买的流量更管用。

关键提醒:用“差评码”当场解决客诉。

做个小程序码,客人觉得体验不好,扫码就能吐槽,直接链接店长手机。

店长当场解决(送甜品、免小菜),别让客人把差评发到线上。

线下解决1个客诉,比线上删10条差评管用。

03

信任落地:线上引流

“虚”,线下体验是“实”

很多餐饮老板做线上营销,总想着“怎么搞流量”,却忘了:线上流量再多,线下体验差,只会加速门店倒闭。

因此,在做营销时,我们必须记住3个关键,才能真正把流量变成回头客。

1. 菜单留“营销空间”,别把毛利压太死

设计菜单时,别把毛利压太低,要给线上活动留余地。

如一道菜成本10元,别只卖18元,可定价25元,后续能做“满50减10”等活动,不会亏还能吸引流量。

如果毛利太低,线上折扣做不了,自然没曝光。

2. 靠“加菜率”提营收,不搞“套路”

像东北菜量大,客人吃不完容易浪费,可做“小份菜+加菜组合”。

如89元的4人餐,包含3个小份热菜+1个凉菜,到店后推荐9.9元的小吃、甜品。

客人没压力,你也能提营收,比“套餐吃不饱逼客人加菜”更实在。

3. 用“细节”建信任,让客人“带朋友来”

比如点菜多问句“吃不吃辣/放不放香菜”;客人久等时,送份小甜品/小凉菜等等,客人夸开胃菜/零食好吃时,临走可送一小份。

尽量满足客人的正常需求,注重细节,这些细节比线上广告更能留客。

当客人觉得你真实、真诚,你家的菜也不难吃、服务也好时,自然会再来,甚至介绍给身边的朋友。

做餐饮,真才是最长远的流量密码。

线上营销不是“花里胡哨的套路”,而是把咱真实的优势,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出来。

不用羡慕网红品牌的精致和宣传,做好你的菜、做好你自己,就是当下最稀缺的营销武器。

来源:幸福餐饮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