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成想,这不足10秒的对话被全程录了下来。网友疯传的录屏里,弹幕直接刷爆:原来品牌自己都知道坑这是明着把消费者当韭菜啊。泡泡玛特直播事故一夜冲上热搜第一,成了品牌的公开处刑台。
潮玩圈最近上演了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大戏,泡泡玛特俩员工一句私下吐槽,直接把自家股价骂崩了。
事情得从11月6日晚说起,泡泡玛特抖音直播间正在推新款DIMOO挂链盲盒,79块一个的定价本来就有人嘀咕。
镜头切场的间隙,工作人员以为麦关了,女员工拿起挂链随口说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贵,旁边男同事接得更快:没事,会有人买单的,女员工补了句过分了。
没成想,这不足10秒的对话被全程录了下来。网友疯传的录屏里,弹幕直接刷爆:原来品牌自己都知道坑这是明着把消费者当韭菜啊。泡泡玛特直播事故一夜冲上热搜第一,成了品牌的公开处刑台。
资本市场的反应比网友还直接。事件发酵后,泡泡玛特股票开盘就跳空低开,收盘时跌幅约6%。要知道它市值近3000亿,这一下就蒸发超180亿。
面对滔天舆论,泡泡玛特回应称正在紧急调查,但不会开除相关员工,可对79元定价虚高的核心争议,却半个字都没提。合着这是问题在员工多嘴,不在定价黑心?谁能想到,现在被骂割韭菜的泡泡玛特,当年是潮玩圈的顶流神话。
从北京三里屯的小杂货铺起步,靠Molly的大眼睛圈粉无数,后来签约多位艺术家转型IP公司,一路逆袭成行业龙头。巅峰时市值飙到4500多亿,被称作塑料茅台。
它的王牌从来不是盲盒的随机性,而是IP的情感共鸣。拉布布搪胶玩偶发售价499元,被粉丝炒到15999元,不是材质金贵,是藏着收藏者的青春记忆;消费者为开隐藏款反复复购,图的也不是赌赢的刺激,是拆盲盒的小确幸。这份信任让它去年营收飙到130亿,同比暴增106%,净利润31亿,激增188%。
可惜,神话碎得比盲盒里的隐藏款还难寻。今年8月,迷你系列盲盒就因体积小、做工糙遭群嘲,定价却比同品质非盲盒高3倍。
平台上的投诉堆成山:肢体错位、头部歪斜的瑕疵品随处可见,有买家换了4次货仍有问题,甚至有人发现正品质量不如仿品。直播事故前,SKULLPANDA系列还把Logo印成POPMAET,低级错误彻底寒了粉丝的心。更致命的是,它亲手砸了潮玩的核心——稀缺性。
东莞合作工厂里,拉布布单日产能高达10万只;8月毛绒类产品月产能超3000万只,较3月增长10倍。反观同行52TOYS,每个系列产能控制在10万套以内,还邀消费者参与IP设计,即便定价不低,也没人骂它割韭菜。
代工厂的爆料更扎心:79元的挂链基础材质是锌合金、树脂,单个生产成本仅8元,算上IP授权、物流等费用,综合成本也难超15元,溢价率高达500%以上。更讽刺的是,仿品成本才4元,正品却频频掉漆。
现在的潮玩圈早不是一家独大,TOPTOY靠盲盒+场景分流用户,寻找独角兽用设计师联名抢高端市场。
泡泡玛特为稳营收,近一年推出的盲盒系列比去年多3倍,IP故事却越来越敷衍,做工肉眼可见地下降。员工那句会有人买单,不过是把消费者敢怒不敢言的吐槽摆上台面。
泡泡玛特的当务之急,不是处理多嘴的员工,而是回答:79元的挂链,凭什么让人心甘情愿买单?迪士尼靠动画延续IP生命力,它却连Molly的新故事都编不圆;LV卖的是工艺传承,它卖的只剩虚高溢价。
消费者为热爱买单,但不为敷衍买单;为情感付费,却不愿当冤种。如今泡泡玛特市值已缩水近四成,投资者用脚投了票。
是沉下心深耕IP、公开成本构成,还是继续靠粉丝好骗的侥幸割韭菜?答案早藏在消费者的选择里。毕竟,能撑住品牌的从来不是有人买单的运气,而是值得买单的底气。
来源:成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