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党秘籍】最新数据体现留学新趋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20:26 1

摘要:近期,全球留学与签证政策波动加剧,“多国/地区联申”迅速成为众多学子和家庭规划中的高频词。但是,“多国/地区联申”是否能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为通过留学成就国际化人才,实现就业二成就人生,下面的内容值得留学党关注。

近期,全球留学与签证政策波动加剧,“多国/地区联申”迅速成为众多学子和家庭规划中的高频词。但是,“多国/地区联申”是否能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为通过留学成就国际化人才,实现就业二成就人生,下面的内容值得留学党关注。

一、各国留学优势及录取偏好

1、美国

美国高等教育以全球顶尖学术声誉著称,拥有大批排名领先的综合大学与文理学院,学科覆盖全面。其前50强高校在国内就业市场认可度突出。

① 申本

申请美本名校,拥有高GPA&高标化的学生,拿大奖的学生基本都录得很好。同时,不能否定个性化活动的作用,分析来看,彰显学科深度的会更吃香,且最好要和活动主线连成一条线。

针对陆高群体,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录取趋势:GPA3.95+、SAT 1550+、托福115+、有10门+AP的学生,往往更能进入顶尖名校。

② 申研

美国高校对本科院校背景的包容度相对更高,选拔时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潜力,评估维度更为多元:

● 硬性成绩是基础,包括本科GPA(Top10及藤校建议GPA3.8+)、托福/雅思(Top10及藤校建议托福108+/雅思7.5)、GRE/GMAT(建议GRE考到325+,GMAT700+)。

● 软性背景是核心竞争力,如相关领域的实习经历、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学科竞赛获奖记录、校园或社会实践中的领导力表现。

● 清晰的职业规划也会成为重要加分项,需在申请材料中体现与目标专业的适配性。

● 整体来说,美研的难度比美本低一点,相比其他几个热门国家,美研是比较容易出现逆袭的,因为美国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实力,如果你的成绩稍微欠缺一点,但软实力够强,与学校的匹配度较高,也有可能被录取。

2、英国

英国学制紧凑,本科一般3年,授课型硕士仅1年,学位获取效率高。毕业生可享PSW签证留英工作,目前本科及硕士毕业生签证有效期为2年,但从2027年起,本科及硕士毕业生签证有效期将缩短至18个月,博士仍为3年。

① 申本

相较于美本,英国高校更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专业为先,在选课时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意向学校的意向专业对学科的要求。需要重视A-level等学科成绩和雅思或者托福水平,因为这些成绩是衡量你学术能力的最重要标志。

但随着英本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英国一些顶尖大学开始从更多维度筛选申请人,除了硬性成绩之外,英国高校招生委员会更希望看到申请人的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② 申研

英国高校的招生逻辑更 “看重出身与均分”,本科院校背景梯度和GPA是首要筛选条件:

● 多数院校会制定明确的 “认可院校名单”(如 “双一流”“双非特定名单” 等),不同 “等级” 院校的申请者,需满足对应档位的GPA要求(例如985/211学生需80+,部分双非学生需85+);

● 在满足背景与均分门槛后,文书(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的质量会成为关键加分项,需突出学术兴趣、专业匹配度与学习规划。

3、加拿大

加拿大教育质量高,制度兼顾英美体系优势,适合从小学到研究生全阶段规划。加拿大社会安全,福利完善,移民政策稳定(3年开放式工签+EE快速通道及各省留学生移民通道),适合长期发展。申请院校如多伦多大学、UBC等均具备较强国际声誉,受到广泛认可。

① 申本

申请加拿大本科,医博类名校(多大、UBC大学、麦吉尔大学等),成绩一定要保持在85+,最好保持90+;综合类名校(滑铁卢大学、SFU大学),一定要保持80+,最好保持85+的分数等。雅思要求一般是6.5分,各部分小分不低于6.0分。

对于硬性实力一般的同学,文书是展示自己独特亮点和优势的重要手段,围绕着自己的特点来进行规划和写作,要突出自己在性格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② 申研

● 成绩要求:建议各科均分在80%以上。多大、麦大、UBC等加拿大名校平均录取学生成绩高达85分。

● 语言要求:Top5学校需要雅思7.0,申请其他学校雅思6.5即可。

● GMAT/GRE:加拿大不同学校或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能提供GRE/GMAT会更有竞争优势。建议GRE最好达到325,GMAT理想成绩是650。

● 录取偏好:介于美英之间,GPA成绩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虽然申请中还会看重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雅思托福成绩、推荐信、面试成绩、标化成绩等,但如果GPA太低就是硬伤,很少出现低分逆袭的情况。

4、澳大利亚

相比英美,澳洲申请门槛更为宽松,移民政策相对友好(毕业生可获2-3年工签)。澳洲八大(墨大、悉大、澳国立等)国际声誉度高,常作为英美冲刺的优质保底。尽管常被视作次选,但其毕业生在金融、工程等领域的国内就业竞争力依然强劲。

① 申本

澳洲八大除墨尔本大学不接受高考直录的方式入学,其他大学均可以通过高考直录的方式入读。澳洲名校一般要求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

申请澳洲名校英文成绩一般要求雅思6.5,单项6.0,部分专业要求会更高。比如墨尔本大学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7.0(单项不低于7.0)。

② 申研

澳洲高校的申请政策相对灵活,对转专业、低GPA学生的包容性更强:

● 申请门槛友好,澳洲的录取相对比较简单,GPA能直接决定录取到哪里。申请澳洲研究生,也看中本科“出身”,只要学校好,绩点高,有的专业就算没有特别亮眼的相关实习活动经历,都有很高的几率被名校录取。

● 需注意 “宽进严出” 的特点:录取相对容易,但后续学业中对课程成绩、论文质量、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毕业需达到严格的学术标准。

5、新加坡

新加坡以其领先的高等教育水平以及得天独厚的的双语环境,成为中国学生的热门留学目的地之一。此外,新加坡距离中国大陆比英美更近,在语言、文化、习俗上,和中国有较多的共同点,更易融入当地生活。

新加坡录取偏好和美国比较相似,注重通识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除了成绩要求,大学也会考虑课外活动和比赛中取得的非凡成就等。

6、香港

香港汇聚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等世界级学府,依托大湾区地理优势,实现留学与跨境就业无缝衔接。相较英美,香港留学的费用要低得多,叠加友好留港政策,对立足亚洲发展的学生吸引力显著。但需注意:高校资源集中于前6所,且部分名额优先招收本地生源,内地生竞争激烈。

香港录取偏好和英国比较相似,重视专业教育,培养学术性人才。香港也比较看重本科院校背景,港前三尤其偏爱985/211院校学生与有海外交流背景的学生,高均分占有优势。

二、常见多国联申组合

科学搭配申请国家,能有效提升成功率,构建“冲刺+稳妥+保底”的金字塔结构。以下是多国混申常见组合:

1、美国+英国

英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各个大学排行榜中,英美两国的大学也一直处于霸榜的地位。英美混申最明显的好处是可以增加进入世界名校的概率。

但英美两国的大学和专业选择既繁琐又复杂,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学校调查。再加上英美的申请流程和材料侧重点不同,英国比较重视学术成绩,美国更注重申请者的综合实力,所以选择英美联申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美国+加拿大

北美院校的申请模式比较相似,美国院校截止较早,适合一起混申。

美加的优势专业多集中于数学、计算机和商科等,便于这些申请目标的学生们海投。两国都认可托福、GRE/GMAT成绩,无需应对备考多种考试。

3、美国+澳州

澳洲申请难度和竞争激烈程度比英美更低一些,适合做plan B。美澳联申可以缓解标化压力,申请和入学时间都灵活,适合混申,但需要对各梯队的院校申请进行合理安排,有冲刺,有保底才行。

4、英联邦混申

● 英国+香港

中国香港的本科申请在一定程度上和英国本科申请非常接近,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额外还会看重活动领导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港研虽然没有像英研一样设置list(清单),但是,申请要求相似,本科院校背景及较好的GPA、合格的雅思成绩、部分院校商科要求GMAT、漂亮的文书材料、导师推荐信等。

因此英港申请是常见的申请搭配组合,尤其是对于主要申请英国的学生。

● 港新+英国

中国香港、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英国的教育体制,授课型的硕士一般都是一年,大学排名也相对接近。

且中国香港、新加坡留学可以弥补英国留学的两大劣势:贵、远。由于港新高校比较少,所以一般会建议带上英国一起申请。英港新的留学申请,有相似之处,又能进行互补,在申请流程上也差别不大,不需要浪费过多的精力,是“混申”的热门之选。

● 澳洲+英国

英澳整体院校排名优异,从2026最新QS世界排名来看,TOP50的院校中,英国占了7个名额,澳洲则占了6个名额。

英国对GPA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卡得比较严,英硕顶尖名校会有自己的准入名单,而澳洲申请宽进严出,录取相对简单,GPA能直接决定录取到哪里,很少卡背景,对均分相对宽容。

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澳洲和英国整体的申请时间轴和申请流程是大致相同的,甚至澳洲申请准备的材料还会更精简一点。采用英澳混申的方式,可以有更多高校选择,同时也不需要额外花费时间来准备essay(论文)等特殊材料。

三、多国混申注意事项

1、提前筛选定位

想要混申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做好前期调研,耐心、细心地筛选信息,同时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即结合自身的GPA成绩;雅思/托福、SAT/ACT、GRE/GMAT等各类标准化考试成绩;学习经历、实习经历、工作经历、科研经历、论文发表情况等;以及兴趣爱好,职业发展规划等,全方位进行评估,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制定好混申方案。

建议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意向侧重某个国家的院校(即主申某个国家),且按照冲刺校、匹配校和保底校进行择校,增加录取概率。

2、合理分配精力

在申请过程中,我们应该着眼于每个阶段的核心目标。在准备阶段,无论选择前往何处,GPA、语言成绩以及相关背景经历都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GPA成绩非常重要,如果成绩达不到要求,其他两项再好意义也不大,因此保证GPA成绩是申本申研的先决条件。

其次,在保证GPA成绩的情况下,尽早准备雅思/托福、SAT/ACT、GRE/GMAT等标化考试,因为我们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而接近申请季时,尽管我们会申请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但仍然需要确定一个最想去的目的地,并以这些院校的要求为核心目标。比如首选是英国,那么建议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GPA上,可以稍后再进行语言和标化成绩的冲刺;相反,如果首选是美国,那么在保证GPA达到可接受水平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准备语言和标化考试并丰富软背景。

3、注意申请流程及时间

在多国多地混申申请过程中,时间安排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院的情况各异,截止日期不一,时间节点难以把握。想要成为申请季的“时间管理大师”确实相当不容易!

英联邦国家的申请时间通常集中在9月至11月期间,比如英国和香港,许多项目采用rolling(滚动) 制度,意味着申请者越早提交申请,就越有可能获得录取机会。

美国大学的申请开放和截止时间会更规律一些,普遍在9月份左右开放申请。加拿大大学的网申开始时间是9-12月。

除了申请截止日期,还有其他时间节点,如成绩单、标化成绩单、W

ES认证、推荐信等,确保它们在不同截止日期前完成处理。

整体来看,每年的9月左右标志着申请季的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的2至3月。所以在开始申请前要了解各个学校的申请流程,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申请材料,并计划好相应的申请节点。

总之,多国联申不仅是“广撒网”,更是精准匹配教育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战略选择,尤其适合目标名校、专业方向未明确或关注职业国际化的学生。在多线申请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方向、职业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国家的教育资源、文化背景、就业前景等因素,多拿几个国家的offer,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留学目的地。

来源:本家大姐跟你说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