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突围战:如何让餐饮品牌火遍全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5:02 1

摘要:2025上半年,全国餐饮门店首次“净减”,闭店161万家,存活率仅30%,行业正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调整”。

关注幸福餐饮人 幸福经营

助力更多餐企成为品类领袖品牌

山海相依,辽河风情

沈水之阳,心之向往

10月27-28日

汉源第五届一本万利产品战略大会

暨[餐饮地方志]之旅第4站

在“两代帝王都”沈阳收官

面对当下餐饮经营难题与困境

01

餐饮的失衡与破局

一、餐饮行业的失衡困局


当前餐饮行业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沈阳亦深陷其中。

首先是供需失衡,去年全国餐饮门店达1682.2万家,供给量全球最高,远超消费需求。

如沈阳每店仅服务约126人,而日本则为1265.8人/店,差距显著。

2025上半年,全国餐饮门店首次“净减”,闭店161万家,存活率仅30%,行业正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调整”。


其次是恶性竞争,市场失衡引发价格战,进而加剧企业运营失衡与高周转压力。

2024-2025年餐饮平均闭店率达22.66%,且头部品牌持续扩张,2025年餐饮连锁化率预计升至24%,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最后是成本压力,同质化程度与行业成本呈正相关,供给过剩叠加同质化竞争,让企业盈利愈发艰难。

二、地方餐饮破局的核心路径

破局的关键在于打造“地方稀缺”,而地方志是挖掘稀缺价值的核心工具。

地方志涵盖天文、地文、水文、人文四大维度,记录着城市独一无二的资源。

东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山珍(如长白山人参、榛蘑)与水产(如黑龙江大马哈鱼、辽宁辽刺参);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造就了优质粮油(如五常大米、盘锦大米);

闯关东”精神塑造的豪爽热情人文特质,让东北餐饮自带“高能情绪”属性,契合“情绪餐饮”的未来趋势。


具体可通过“采、解、编、转”四步挖掘:

先采集地方特色资源,再解读其稀缺性,整合编排成餐饮产品,最后转化为消费体验。

如沈阳依托满清文化与朝鲜族风情,将西塔米酒、沈阳鸡架打造成特色美食符号。


在稀缺战略实践中,新旧品牌均有亮眼表现。

老字号上,沈阳“马家烧麦”始于1796年,坚守满族手工烧麦技艺,依托地方文化稀缺性,成为百年经典;“老边饺子馆”则以独特的煸馅工艺,传承至今仍受青睐。


新一代品牌更善用地方特色实现规模化扩张

吉林“米村拌饭”,融合朝鲜族风味,全国门店超1900家;

沈阳“刘一锅筋头巴脑”聚焦东北炖菜特色,全国门店超800家;

哈尔滨“杨国福麻辣烫”则将东北重口与便捷快餐结合,全球门店超6000家。

此外,地方美食街伴手礼也成为稀缺价值的延伸载体。

沈阳中街、彩塔夜市汇聚地方小吃,成为消费地标;不老林糖、克拉古斯香肠等伴手礼,让沈阳餐饮特色走向全国。


餐饮业的平衡是动态循环的,需以失衡为起点,持续创造新稀缺、新平衡。

沈阳餐饮未来需加强深耕地方志资源,从“地方特色”升级为“全国特色”,让更多承载东北文化与风味的餐饮品牌,既录入地方志,更扎根消费者心中,实现长久发展。

02

餐饮地化:

“尝鲜”到“常吃”的破局之道

地方餐饮想要破局关键在于打造在地化的产品结构,因此,餐饮企业关键要抓住“擅长什么卖什么、顾客要什么卖什么”,兼顾区域口味差异与消费场景需求。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与海陆口味差异显著:

北方重咸、南方清淡,西部山区嗜辣、东部沿海喜甜鲜、中部内陆重腌制。

用餐场景上,一人食更爱香辣、麻辣,家人聚餐看重清淡与鲜香,商务应酬偏爱鲜香与地方口味,这些规律是产品设计的起点

基于此,姜晓玲老师现场深度拆解2大标杆案例,传授如何落地“三定法”。

一、西安海趣:用“特色+地道俘获西北客


西安海趣·苏式小海鲜曾面临:

招牌菜价低撑不起营业额,产品数据好但顾客体验不足

1. 定方向(精准客群),其客群75.3%是西北人、9.7%是华东人,因而锁定“特色小海鲜+地道江浙菜”定位,兼顾西北胃与华东客的家乡味;

2. 定结构(适配场景),设计“经典凉菜+东海领鲜+江南味道+主食点心+酒水饮料”组合,用吕四渔港直送海鲜保新鲜,配南通黄酒强化“喝酒”场景;

3. 定产品(特色搭配),推出醉虾拼醉蟹(用西北辣子适配口味,黄酒提鲜)、吕四青茄烧带鱼(东海鲜+家常红烧),既解决客单价问题,又让小海鲜从“尝鲜”变“常吃”。

二、泉州亚健定位宴请,地道闽南味

而泉州亚健餐厅则受困于菜品数量多、结构乱、点菜无逻辑、招牌不突出。

核心客群是31-45岁中产男性,以朋友聚会(47.32%)和家庭聚餐(29.6%)为主,注重闽南味。

亚健以“食真、情真、味真”为方向,打造“泉州宴请菜”结构,按“前菜、热菜、主食、汤羹、点心、甜汤、水果”的顺序,食材涵盖山海之鲜。

产品上,招牌酱油鸡用100天河田鸡,还有闽南芋圆蒸肉蟹等特色菜,清晰呈现招牌与价格,解决点菜难题。

可见,餐饮在地化不是简单复制地方菜,而是以“地方志”思维,先摸透区域与场景规律,再用“三定法”,精准定位、优化结构、打造特色产品,最终,品牌实现从“尝鲜”到“常吃”的跨越。

03

餐饮爆品是怎样诞生的?

当前,餐饮“在地味”越来越受青睐,主要得益于:

消费趋势驱动:去年地方小吃线上订单增速67%,小红书“地方美食”话题浏览量破10亿,消费者对地方美食需求激增;


市场红利加持:地方文旅火爆,消费者对地方美食文化兴趣浓厚;


破解行业困境:餐饮市场同质化严重,“千店一味”难吸引顾客,在地味是破局关键

一、在地味爆品的3大关键

1. 食材独特性:自然赋予的差异化优势。长白山人参、榛菇;五常大米;辽宁辽刺参;

2. 文化关联性:承载地方历史文化记忆。始于1829年,“沈阳十大名小吃”之首的老边饺子;沈阳回民风味“活化石”的马家烧麦;

3. 顾客共鸣度:绑定本地人情感。沈阳鸡架闻名全国,东北锅包肉、铁锅炖成必点、必吃美味。

二、如何研发顾客喜爱的“好风味”


1. 保留经典:守住在地味根基

食材:挖掘风土密码与隐性食材,如长白山榛菇、云南木姜子
技法:传承非遗工艺,如老坛发酵、蒸汽石烹
情境:设计场景触发情感,如东北铁锅炖、淄博烧烤

2. 创新发展:让在地味焕新

传统焕新:保留核心风味,调整形式。如北京烤鸭做成沙拉,海外“四川饭店”改良麻婆豆腐;
跨界融合:结合流行元素,如美龄粥加杨枝甘露、贵州酸汤配火锅;


场景延伸:拓展消费时段,如鸭血粉丝汤推出早餐小份装,臭豆腐做成正餐盖码饭;
体验强化:增加仪式感,如内蒙烤全羊仪式、贵州“高山流水”敬酒。

3. 在地味爆品研发方法

产品策划:分析消费者需求、餐饮与供应链趋势,确定方向;
产品研发:从概念到量产,攻克风味、口感难题,实现标准化;
产品上市:全链路保障,调研反馈,优化生命周期。

4. 3大避坑指南


不盲目创新:守住传统灵魂,避免全盘否定在地味本质;
不闭门造车:做好市场调研,小范围验证产品接受度;
不忽视供应链:优先选稳定、可规模化食材,降低供应风险。

04

山河屯铁锅炖:

用3招,让东北菜走向全国

一、守初心:人生之路,步步值得


山河屯铁锅炖的诞生,源于创始人柯总延续父亲梦想、让东北菜被更多人喜爱的初心。

他13岁辍学谋生,16岁学厨师,18岁当总厨,30岁开启创业路,36岁正式创立山河屯。

多年餐饮一线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东北菜的精髓与消费者需求,为品牌奠定坚实基础,印证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值得”。

二、强创新:破解行业困局,打造差异化优势

创立初期,铁锅炖行业面临环境老旧、品类单一、淡旺季分明的困局。

山河屯通过“四大首创”和产品、营销升级,实现破局:

1. 四大首创破局

首创百斤铸铁锅,让菜肴焖炖更入味,推出鲜鱼锅、牛尾锅等特色品类;

首创下排风系统,解决传统铁锅炖油烟问题,有效缓解淡旺季差异;

首创凉菜摆档,丰富菜品结构,满足顾客多元需求;

升级空间体验,提炼雪乡、巴洛克等东北元素,打造沉浸式用餐环境。


2. 产品优化升级

强化食材品质,选用210-228天散养大鹅、圈山溜达大公鸡,蘸酱菜明档自选;

创新推出鳇鱼排骨、霸王别姬等特色产品

调整酱料口味,将老式黑咸酱料升级为咸鲜微甜款,适配更多人味觉;

丰富面食,推出玉米饽饽、笨煎豆包、锅出溜等东北特色主食


3. 精准营销与在地化调整

借哈尔滨文旅热潮短视频风口,通过网络热梗、达人探店等内容营销,抖音话题破亿;40店联合直播2天销售额破千万,高效承接流量。

针对南方市场,推出“小份锅”满足2-3人需求,结合季节推出“杀猪菜”“开江鱼”,还提供龙虾、甲鱼等私人定制食材,推动品牌向南方扩张。

三、重传承:以文化为魂,构建幸福生态

山河屯将文化视为品牌灵魂,通过企业文化与实际行动,实现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担当:

1. 明确企业文化

2025年确立使命“为顾客寻美味增健康,为伙伴谋福利助幸福”;愿景“让国人爱上东北菜,做幸福而伟大的餐饮品牌”;价值观“人品至诚,企品至爱,产品至美”。

并通过“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的“五个一”行动践行文化。


2. 打造“四者幸福”生态

员工幸福,提供好衣、好饭、好觉,每年组织优秀员工旅行,设立清晰晋升通道;

顾客幸福,研发无防腐剂、增味剂的菜品,用6元五常稻花香米替代3元大米、全线换九三非转基因大豆油,宁愿减少利润也要保障品质;

社会幸福,每年宴请3600名环卫工人,开展爱心送考、免费顺风车、街道清理等公益活动。

从破解行业困局到构建幸福生态,山河屯以“初心”为起点,用“革新”破局,靠“传承”扎根,不仅成为哈尔滨地标美食,更让东北味走出黑土地,为东北餐饮品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05

6大品类+8大品牌:

当下餐饮市场已进入存量周期,赚快钱时代落幕!

品牌化时代开启,商场餐饮遇冷、社区与旅游餐饮崛起,唯有立足地方特色、精准定位,才能在竞争中突围。

一、区域品类突围:立足地方,打造差异化

区域餐饮品牌要成功,关键在于“求异存同”,找到自身特色并做到极致,在沈阳[餐饮地方志]现场,汉一餐饮品牌咨询宿孝為老师通过8大案例验证了这一逻辑。


1. 牧鼎牛:扎根四平,以供应链筑壁垒

作为创业于1989年的鲜牛肉品牌,牧鼎牛聚焦四平大本营,走“全产业链+餐饮零售双模式”路线。

依托吉林“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资源,自建专属牧场,实现“6小时鲜牛肉,一日三配”,从“当日鲜肉不隔夜”升级供应链效率。

同时,融合满族铜火锅与东北扒拉锅烤肉,打造“可烤可涮”特色,以“超市价格、新鲜自选”吸引顾客,连续四年营收增长,成为四平本地鲜牛肉品类代表,目标是做四平的“胖东来”。


2.甘家界柠檬鸭:文化赋能,做广西头牌菜

甘家界深耕南宁市场,以“非遗柠檬鸭”为核心,聚焦壮乡文化

选用生态散养本地鸭,搭配1年以上腌制的咸柠檬,传承广西非遗技艺

从“广西菜”细分到“壮乡宴”,先传承再创造,借民族文化(如三月三歌圩节)强化品牌特色,让“柠檬鸭”成为广西头牌菜,通过文化稀缺性建立差异化优势。


3.淄博烧烤:差异定位,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淄博八大局一条街的三家烧烤店(小晚耍、吴氏起源店、阿淄)各有特色:

小晚耍主打“烧烤+大舞台+演艺”,打造夜淄博氛围;

吴氏起源店强调“三十年老店”属性,突出怀旧与正宗

阿淄以“博山菜大排档”为亮点,丰富产品结构。

它们共同遵循“尊重传统差异定位文化价值”原则,从“卖淄博烧烤”升级为“卖稀缺烧烤文化”,避免同质化,让淄博烧烤从品类火变为品牌火


4.偏脸子烧烤:品牌定心,做哈尔滨城市符号

偏脸子创立于2011年,定位“哈尔滨老烧烤”,提炼“冰城哈尔滨,烧烤偏脸子”的口号,紧扣哈尔滨中东铁路文化与城市烟火气。

坚持“炉要小火要旺”的烤制标准,专注地道老烧烤口味,成为哈尔滨烧烤的地标品牌,用“战略定力”巩固本地顾客心智。

5.叁宝烤肉:借势西安,实现百店增长

叁宝烤肉深耕西安,借“西安=长安”的文化IP,打造“大唐叁宝”超级大店,以永宁门景点为依托提升品牌势能,同时布局100家社区门店。

聚焦“秦川黄牛肋排肉”,年销量超1亿串,强调“肉质紧实、带雪花纹理”,从“西安烧烤”升级为“西北烧烤头牌”,成为西安直营超100家的烧烤第一品牌。

二、社区餐饮标杆:双合园的“邻里”战略

社区餐饮迎来“黄金时代”,双合园以“海鲜水饺”为核心,深耕青岛社区22年,通过七步战略升级实现连续四年增长:

1. 抢先定位:明确“更受青岛人喜爱的海鲜水饺”,通过顾客调研锁定“性价比+专家”需求;
2. 开创品类:从“海鲜水饺”延伸到“小船海鲜、墨鱼饺”,丰富品类矩阵

3. 重构产品:划分“海鲜水饺+海鲜菜”、“白菜水饺+经典菜”,优化产品结构
4. 经营布局:加快沿海门店布局,更新社区老店,带明档进商场

5. 营销推广:以口碑传播为主,借力网红大V,逐步布局媒介渠道;
6. 组织成长:上下同欲,保持“如履薄冰、敬畏市场”的态度;

7. 重视伙伴与顾客:打造“伙伴之家”,提供免费食宿与丰富工作餐;

坚持“饺子馅2小时作废、食材当日鲜”,保障品质;用鲁花花生油、九合有机韭菜,用当日整块鲜猪肉。

开设“邻里便利站”,免费提供雨具、医药箱等用品;借“520邻里节”“水饺大师赛”拉近与社区距离,还加入“荣军联盟”,年接待军警超3万人次,成为青岛社区餐饮的“好邻居”。

二、成为区域品类王的核心关键

1. 创始人基因决定企业基因:需“读懂老板、读懂企业、读懂顾客”,如双合园创始人对大海的敬畏,转化为对食材品质的坚守;

2. 战略聚焦:不“贪大求全”,围绕一个核心品类做深做透,如牧鼎牛鲜牛肉、甘家界柠檬鸭、偏脸子烧烤;


3. 内功支撑:重视供应链(牧鼎牛全产业链)、产品品质(双合园2小时效期)、门店服务(双合园邻里服务)缺一不可,同时需“上下同欲、持续精进”;

4. 贴近顾客:社区餐饮需强化“邻里服务”,旅游餐饮需借势城市IP,不同赛道需匹配不同消费需求。

当下餐饮,区域品牌无需盲目扩张,只需扎根地方、找准差异、做好内功,就能从“品类参与者”成长为“区域品类王”。

06

做好餐饮品牌

核心在于抓住这2个字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想要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除了“知己”更要“知彼”。

大会现场李俊老师深度剖析如何将“懂地方懂顾客”转化为“赢市场”的核心能力。

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将“懂地方”转化为“赢市场”,而“懂地方”的核心是懂当地顾客

企业视角与顾客视角常存在偏差,如某品牌调研显示:企业可能关注门店规模、菜品种类,而顾客选择餐厅时,“离家近、方便”(提及频次42%)和“味道好”(13%)才是首要因素。

比如在哈尔滨,烧烤是当地消费者提及度最高的美食(24%),偏脸子烧烤在无提示品牌提及度中位列第一(15%),成为“代言品类即代言城市”的典范。


顾客调研能为品牌提供多维度价值,多个实例可佐证:

在广西,调研发现柠檬鸭是南宁消费者心中广西菜代表(提及频次25%),进而明确其优化方向:用6个月生长期的农家土鸭、1年以上腌制的咸柠檬,搭配酸辣椒等配料,让甘家界柠檬鸭成为当地热门;

酸菜鱼品类调研则摸清顾客产品结构偏好,3-4人就餐时,除酸菜鱼外,常点辣子鸡等热菜、口水鸡等凉菜,以及冰粉等点心,为菜单设计提供依据;

定价上,南宁消费者认为广西菜大厅人均80-100元、包厢100-120元合理,依此定价的品牌成疫情后市场黑马;

当然,还能帮品牌找准竞争对手与新机会,如西安叁宝烤肉借调研发现“本地代表美食”是推荐餐厅重要因素,打造3000平米超级旗舰店链接旅游市场;

茶港则因郑州消费者对茶餐厅认知模糊、偏好“硬菜”,放弃该市场转而深耕武汉、长沙,实现门店稳步增长。


系统的顾客调研需采用“三维一体”方法:

1. 来店顾客目测,统计各门店不同时段客流、客群年龄(如上海某品牌以30-40岁为主)、用餐场景(家庭和朋友聚餐居多)等,掌握现有客群特征;

2. 品牌舆情分析,通过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分析好评与差评,对比自身与竞品优势,如某酸菜鱼品牌知晓自身“鱼肉紧实、上菜快”的优势,也明确需改进方向;

3. 顾客心智快照,挖掘潜在消费者潜意识认知,找到战略机会点。


顾客调研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品牌战略的起点。

唯有先通过调研“把事情做对”,再持续优化“把事情做好”,才能让品牌真正贴合顾客需求,实现上下同欲,用精准的顾客需求驱动品牌站稳脚、长久跑!

07

品类突围

千万要重视这项“软实力”

在餐饮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区域品牌要突围成为品类之王,需深耕本土化团队建设、打造极致就餐体验,并坚守“信”的核心准则。

搭建深植本土的管理团队,是区域餐饮崛起的根基,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四方面:

精准洞察本地市场,双合园的“邻里文化节”,甘家界的“壮乡宴”;

凭借本地关系网与方言服务增强顾客粘性

依托对供应链和政策的熟悉提升运营效率,牧鼎牛自建专属牧场;

成员多来自本地、扎根本土,更了解当地习俗文化,稳定性更高

团队能力需实现从专业到专家的进阶,可从以下精进:

管理专家,要兼具餐饮全流程专业能力、“三段式批评法”等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及“五星管理模型”激发团队的领导魅力;

人文专家,则需落地“五个一工程”,包括建立本地人文档案、开展人文体验日、设计人情味服务、打造本土故事墙、定期进行本土化头脑风暴,让品牌与地方文化深度绑定。

此外,餐饮管理者的角色还需完成3大转化

从“管事”转向“管人”,通过师徒制传承本地经验;

从“执行”转向“统筹”,结合地域特点策划活动(如甘家界“三月三民歌节”);

从“权威”转向“平等”,以赏识机制(如“方言服务之星”)激活团队。

08

专家人财:

餐饮品牌赢战未来的核心密码

当下餐饮市场,“养胃者得市场,养身者聚人心,养心者赢天下”,而专家人财正是餐饮品牌实现“养心”、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


一、为何需要专家人财?

当下餐饮面临三大变革:

天时上,顾客需求从“饱腹感”升级为“松弛感、治愈力”,需要品牌提供情绪价值

地利上,同质化竞争激烈,需靠人文、食材溯源、人情服务破局;

人和上,Z世代员工需从“普通人才”升级为“专家人财”。

专家人财是专业技术高手、情绪体验设计师、利润创造者、品牌传播者,能将普通服务升华为极致体验,其创造的隐性收益公式为:(客单价×复购率)+(口碑传播×品牌溢价)。

反观普通人才,仅关注基础流程,客诉率高15%,复购流失30%,无法满足顾客需求。

船歌鱼水饺联合创始人王桂云,作为山东面点大王传人,携水饺登上上合峰会国宴、走进联合国,45载匠心传承,将面点技艺做到极致;

日本羽田机场清洁工新津春子,30年专注清洁,开发专业工具、出版17本书,把平凡岗位打造成“世界超凡清洁专家”。

餐饮行业每个岗位都可以成为专家人财,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二、专家人财的核心素养:六大专家精神

培育专家人财,需修炼六大精神
1. 想象力精神:以热爱与好奇驱动创新;
2. 爱与利他精神:爱人如己,传递温暖;
3. 至诚匠心精神:真心投入,专注做事;
4.“不是做完而是做好”:追求高标准,精益求精;
5. 每天进步一点点:自我觉察,持续精进;
6. 用称赞点亮成长:认同伙伴,共促发展。

个人可通过“立志”(明确成为某领域专家的目标与榜样)和“成长”(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实战经验)激活专家精神,如百富源员工立志成为“门店管理专家”,计划学习管理书籍、走访优秀同行。

一个人的愿力大于能力,人生立志,志存高远。


三、企业培育专家人财的五大策略

1. 精准选拔:设计人财基因画像,结合行为观察与数据筛选,选出价值观匹配者;

2. 蜕变训练:开展岗位实操、地方志文化学习、场景化培训,推动员工从“会做”到“极致”,如船歌从“热情、真诚和专业”三板块,多个小项评定大厅服务专家;


3. 工作实战:以岗位评估、能力竞赛、轮岗制度让员工在挑战中成长,百富源举办服务部标杆选拔赛,小厨娘持续发布“幸福厨娘人”标杆故事,唐宫开展多元培训搭建成长阶梯;


4. 知识沉淀:建立内部知识库,收集优秀案例并分享迭代,唐宫累计2819件幸福故事,精选197件制成视频,成为文化资产;

5. 价值激励:用勋章、荣誉称赞、薪酬奖励、晋升机制实现“物心双驱动”,茶港为专家颁发徽章、举办颁奖仪式,百富源评选“最佳感动案例奖”“微笑天使奖”。

未来餐饮,厨师需是“美食教育家”,服务员是“体验设计师”,店长是“幸福体验导演”。

正如茶港两年培育150名岗位专家,从迎宾到蒸点,各岗位专家共同构筑起品牌的极致体验护城河

培育专家人财,既是品牌应对市场竞争的破局之道,也是实现“共创全球幸福餐饮生态”的核心路径让我们并肩向专、向善、向美好!

09

餐饮长久的法宝:

以真为始,以信为根

“信”是沈阳餐饮的根,更是东北味的魂。

信用是生意底色:老字号们坚守核心技艺、真材实料,新品牌们既坚持新鲜食材也重视顾客体验,靠诚信赢市场;

信任是情感纽带:双合园的“伙伴之家”免费保洁和生活物品,让伙伴拎包入住;“邻里节”则通过各类服务与活动拉近距离、温暖人心;

信仰是初心坚守:山河屯创始人延续父辈让更多人喜爱东北菜的梦想,在打造地域差异化的同时,实现更新鲜、更多元、更美味。

如今,沈阳餐饮以“信”拓局,用信用筑餐饮口碑,用信任聚南北客群,以信仰传东北文化,让地方味成东北餐饮名片。

无论地方餐饮、全国,乃至整个行业,毋庸置疑,“信”是餐饮生意的根基更是餐饮长久的底色!

来源:幸福餐饮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