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拟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246家企业拟上榜,其中,四川成都双流经济开发区10家、成都芯谷2家、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3家企业拟入选。(注:双流此次入选的12家,不含生物城企业)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拟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246家企业拟上榜,其中, 四川成都双流经济开发区10家、成都芯谷2家、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3家企业拟入选。(注:双流此次入选的12家,不含生物城企业)
四川成都双流经济开发区拟入选企业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拟入选企业
此次评选
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潜力
及行业带动作用的权威认可
现在一起来了解本次入选企业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
四川成都双流经济开发区占全区八成
公示后,双流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将增加至72个,经开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将达59个,占全区八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重要载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戴杰 摄
成都久和至诚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是此番拟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10家企业之一。“此次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凭借这一平台,公司将在政策支持、项目申报、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更多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久和至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此次名单之中。作为一直以来致力于同位素及药物创新研制的本土企业,目前,公司建成了中国首台商用30MeV IKON质子加速器,即将实现锗 [68Ge]、锕 [225Ac]等10余种关键核素自主制备与供应,加速器驱动的全产业链布局落地在望。
一直以来,经开区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工作,将其视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重点企业进行系统化、精准化培育,大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工作,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四川成都双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深耕企业政策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助推多家企业获评
近年来,生物城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在企业政策引导、深化梯度培育、优化精准服务等方面深耕细作,着力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堵点、难点,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已助推迈克生物、苑东生物、成都蓉生等企业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诺和晟泰、盈嘉合生等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刘婷 摄
齐碳科技创立于2016年,系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致力于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芯片、试剂的自主研发、制造与应用开发。在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中,齐碳科技通过配套先进设备、优化研发流程、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海创药业是一家专注于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的全球化创新药物企业,公司拥有“PROTAC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平台、氘代药物研发平台、靶向药物发现与验证平台及转化医学技术平台”4大核心技术平台,入选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拥有8项在研产品,1项产品已上市。
成都泰和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保护氨基酸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生物科技企业。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对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和检测设备。公司目前拥有1000多个保护氨基酸和非天然氨基酸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并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
接下来,生物城将围绕企业技术中心这一重要创新载体,瞄准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赛道,持续支持园区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创新研发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是目前我省规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技术创新平台评比。经认定后,相关部门将鼓励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鼓励和支持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构建由龙头企业依托技术中心牵头,会同高校院所、产业链上协作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形成相对稳定、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对技术、人才、资金、研发设备设施等创新要素实现共建共享。
编 辑:山 山
审 核:玲 姐 琳 琳
来 源:双流发布
主办单位: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天府双流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