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候鸟归来!筼筜湖这份观鸟指南请收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9:13 1

摘要:堤脚红树林区常见丝光椋鸟、白胸苦恶鸟等隐蔽性湿地鸟类;而堤顶及树冠层,则活跃着灰喜鹊、棕背伯劳、喜鹊等林鸟,偶有白鹭、夜鹭穿行其间,构成“水禽—涉禽—林鸟”三重生态景观。这些公园环筼筜湖错落分布,构成湖区外围…

筼筜湖的深秋

是观鸟人最期待的季节

湖面上觅食的鸬鹚

林荫下鸣唱的乌鸫

静静伫立桩头的苍鹭

……

都让筼筜湖

成为一处鲜活的“鸟类天堂”

想知道这些可爱的“羽翼精灵”

都藏在哪儿吗?

别急,今天

筼筜君就为您

带来一份实用的《筼筜湖观鸟指南》

地点一

潮汐广场

筼筜湖潮汐广场位于湖区西端纳潮口,是湖体与海域相接的“生态阀门”。每当纳潮开启,海水裹挟着小鱼、小虾涌入湖区,形成丰富的饵料带,吸引多种水鸟聚集觅食。白鹭群整齐列阵,夜鹭在暗处伺机而动,苍鹭则独自伫立桩头,静候时机,构成筼筜湖独有的生态图景。

❤ 代表鸟类:白鹭、夜鹭、苍鹭

白鹭 唐光峰 摄

专业观察提示

最佳观测时段:纳潮期间,此时鱼虾密度高,鸟类觅食最为活跃。您可通过“筼筜湖”】栏目查询每日纳潮时间,合理规划观鸟行程。

观测建议:可利用双筒望远镜或长焦镜头在观景平台或堤岸观察。

地点二

湖心岛

湖心岛位于筼筜湖中央水域,是环湖观鸟的重要节点。岛周深水区水流平缓、鱼虾资源丰富,吸引以潜水捕食为主的鸬鹚等水鸟频繁出没。清晨与傍晚时分,成群鸬鹚掠过湖面,或集结在停鸟桩、树冠间歇息整羽,或结队低空滑翔,构成深秋时节筼筜湖颇具震撼力的景象。白鹭亦常在岛屿岸缘活动,与鸬鹚交织成层次丰富的生态画面。

❤代表鸟类:鸬鹚、白鹭

白鹭、鸬鹚 唐光峰 摄

专业观察提示

最佳观测方位:筼筜书院前观景平台为观测湖心岛鸟群飞行与停歇行为的理想点位。

行为要点:鸬鹚“集体晾翅”多出现在清晨光照初起或雨后放晴时,可观察其羽毛结构与社会行为。

观测建议:建议使用长焦镜头,可携带稳固脚架,避免画面抖动。

地点三

导流堤

导流堤是湖区生态结构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其既有红树林浅滩的湿地环境,又兼具堤面乔灌木的林缘特征,因而吸引了多类鸟群在此共栖。堤脚红树林区常见丝光椋鸟、白胸苦恶鸟等隐蔽性湿地鸟类;而堤顶及树冠层,则活跃着灰喜鹊、棕背伯劳、喜鹊等林鸟,偶有白鹭、夜鹭穿行其间,构成“水禽—涉禽—林鸟”三重生态景观。

❤代表鸟类:丝光椋鸟、灰喜鹊、白鹭、白胸翡翠等

丝光椋鸟 唐光峰 摄

灰喜鹊 唐光峰 摄

白胸翡翠

(左右)

专业观察提示

最佳观测时段:上午8:00–10:00,侧光柔和、鸟类活动频繁,是观察林缘与红树林鸟类的黄金时间。

观测技巧:建议配备偏振镜以减少水面反光,聚焦红树林根部或浅滩区域,可发现活动隐秘的水鸟;长焦镜头可帮助捕捉林鸟快速飞掠瞬间。

观测礼仪:保持静音、避免闪光灯,防止干扰鸟类筑巢或觅食行为。

丝光椋鸟

地点四

南湖公园、海湾公园、

白鹭洲公园、松柏公园、

江头公园等

这些公园环筼筜湖错落分布,构成湖区外围至中心的复合型生态带,同时具备乔木、灌丛、草地与水体等多样生境,是筼筜湖区鸟类最为丰富的地段之一。这里既能观测到白鹭、夜鹭等水鸟活动,也聚集着数量众多的林鸟与鸣禽,是城市中心难得的“生态缓冲区”。

❤代表鸟类:乌鸫、白头鹎、暗绿绣眼鸟、棕背伯劳、黑领椋鸟、灰喜鹊、喜鹊、珠颈斑鸠、白鹭、夜鹭等

(左右)

专业观察提示

最佳观测时段:清晨7点到9点是林鸟最活跃的时间,常能听到清脆鸣唱;上午光线柔和、视野清晰,适合观察林间活动;傍晚时分,鸟儿成群归巢,是一天中最热闹的观鸟时刻。

观测与拍摄建议:使用8×32或8×42望远镜进行林层观测;摄影可选择中焦至长焦段,兼顾枝叶层次与飞行姿态。偏振镜能减少湖面反光。

观鸟专业贴士

入门方法

先听声,再找影;记录时间、天气、鸟种与行为,建立“观鸟日志”。

装备选择

望远镜:8×42为通用倍率

镜头:300mm以上长焦

服装

避免鲜艳色

生态守则

不靠近巢区、不播放诱鸟音、不投喂、不闪光拍摄。

观测技巧

水鸟:借侧光观察羽色反射

林鸟:听鸣声、观察“飞行线条”

潜禽:留意“起浮点”判断潜水路线

趁风不冷、阳光正好

带上望远镜或相机

来筼筜湖看看

这里有白鹭的舞姿、鸬鹚的潜影

还有藏在枝头的惊喜

快来一起发现

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呼吸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