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京一个小区里的快递站,双十一那天,老板老孙没有忙着干活,而是坐在门口刷着短视频,货架上空荡荡的,往年堆到路边的包裹,今年只剩零星几个,有人过来取件时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今年双十一的快递量还不到去年的一半,连六一八都比不上,这话听着有点夸张,其实全国的情况都差
快递站空了
在北京一个小区里的快递站,双十一那天,老板老孙没有忙着干活,而是坐在门口刷着短视频,货架上空荡荡的,往年堆到路边的包裹,今年只剩零星几个,有人过来取件时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今年双十一的快递量还不到去年的一半,连六一八都比不上,这话听着有点夸张,其实全国的情况都差不多。
过去双十一是个大日子,大家等着抢便宜货,现在平台把促销做成流水线,618、双十二、年货节、开学季、女神节一个接一个,整年都在打折,人们看多了就不觉得兴奋了,谁还会相信年度最低价的说法呢,天天搞活动反而让人觉得没诚意。
最让人难受的不是没占到便宜,是被各种套路耍了,以前降价都是直接标出来,现在却要算来算去,什么定金膨胀、满减活动、盖楼任务、红包分享,折腾半天也就省个几十块,更气人的是有的商家先提价再打折,比如一款童鞋平时卖138块钱,活动价反而标158,用了优惠券之后还比原来贵,这个事在朋友圈传得很广,不少人看了以后就对平台失去信任了。
现在买东西的人都挺实在的,超过七成的人主要买的是纸巾、洗衣液、孩子衣服这些日常用得着的东西,年轻人不再为了凑单买些不需要的物品,中老年人更干脆,看到图片和实物不一样,又嫌退货麻烦,就直接去楼下超市买,拼多多、社区团购还有附近的商店能火起来,就是因为他们价格清楚,买了就能用,不用想太多。
平台忙着冲销售额,想借着节日制造紧张氛围,催促顾客下单,但大家现在日子过得紧,根本没心情配合这种玩法,购物节原本是件开心事,现在却变成一种负担,人们不是不愿意花钱,只是不想为那些复杂优惠耗费时间,平台越是算计顾客,顾客就越不想理会。
不少人开始换种方式买东西,他们转向社区拼团、本地菜市场直供、工厂店和二手平台,这些渠道渐渐受欢迎,京东自营和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也受益,因为能当天送达,评价实在,不像有些平台上全是刷出来的好评,如今消费者更在意“真实”和“方便”,而不是平台制造的那些意外惊喜。
说实话,这种变化挺正常,平台以前太把自己当回事,总想让用户多花点钱,可用户不傻,日子久了谁都懂得算账,现在大家买东西就图个省心省时不上当,平台要是还搞复杂规则和虚假折扣,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难。
老孙提到他现在不再指望双十一了,反而觉得清闲也挺好,每天看看短视频,跟邻居聊聊天,比以前整天忙着收发快递轻松得多,我也这么想,这种冷清其实不算坏事,说明大家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钱包了。
今年双十一的冷清,实则是消费理性回归与市场变化共振的结果。快递站老板透露的无奈,恰恰折射出行业痛点:消费者告别冲动剁手,更重品质而非低价;平台优惠套路冗余,消磨购物热情;叠加经济压力下的消费收缩,以及直播电商分流流量,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热度降温。这既是市场成熟的必然,也倒逼平台与品牌回归初心,用真诚优惠和优质服务重拾消费者信任,才能让“双十一”真正重焕活力。对此你有新的想法不妨评论区聊一下
来源:开心娱乐一点号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