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5旅一枪没放就往后跑,红军城北部大门当场被俄军一脚踹开,泽连斯基在基辅拍桌子的声音传到了布鲁塞尔,瑟尔斯基却连电话都不接,时间卡在2023年11月9日18点,俄国防部宣布占领米尔诺格拉德,60%城区到手,乌军3500人被困在河谷里,炮弹只剩一个基数,粮食撑
155旅一枪没放就往后跑,红军城北部大门当场被俄军一脚踹开,泽连斯基在基辅拍桌子的声音传到了布鲁塞尔,瑟尔斯基却连电话都不接,时间卡在2023年11月9日18点,俄国防部宣布占领米尔诺格拉德,60%城区到手,乌军3500人被困在河谷里,炮弹只剩一个基数,粮食撑不到下个星期,这条线一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就裸在炮口前。
155旅为什么跑?旅长口袋里的撤退命令没有总参红章,士兵说凌晨三点接到无线电喊话“自行转移”,翻译过来就是“能跑就跑”,背后原因是部队满编率早掉到四成,重装备在十月份被俄军无人机点名炸掉七成,补给车队连续七天被卡在公路上,炮弹打一发少一发,人坐在战壕里听对面炮声越来越密,心理防线比混凝土先碎,总参事后把旅长停职,不过是找一只替罪羊给西方镜头看,真正的锅在基辅高层拉锯:泽连斯基要死守拍宣传片,瑟尔斯基想撤下来保人力,命令打架,基层只能选保命。
米尔诺格拉德一丢,俄军把M30公路切断,乌军南线仓库里的122炮弹运不上去,北线伤兵运不下来,一条公路等于一根喉管,被掐住后红军城只剩森林小路,卡车白天不敢走,晚上用摩托送,一次扛两箱子弹,杯水车薪,俄军工兵在小河搭浮桥,坦克直接绕到侧后,乌军临时防线只能贴着树林边挖散兵坑,没有混凝土掩体,155旅留下的缺口宽12公里,预备役第241营填进来,人均年龄42岁,十天前还在厂里拧螺丝,现在发一把步枪就顶最前线,火力空缺靠无人机投手雷弥补,场面像拿玩具枪挡推土机。
泽连斯基11月10日连夜开最高统帅部会议,镜头里他脸色铁青,要求瑟尔斯基三天内把缺口堵死,瑟尔斯基在会后简报只回一句“需要预备队”,翻译过来就是“没兵”,总统和总司令的矛盾公开化,内阁里有人放风:总统办公室考虑换将,让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接棒,布达诺夫是泽连斯基老乡,真换上,军方老派将领必然离心,前线指挥链更乱,俄军趁乱加火,11月11日把TOS-1A喷火系统推到城边,一轮温压弹把森林防线烧出真空带,乌军退到第二道土路,距离市中心只剩七公里。
欧盟12月峰会要拍板500亿欧元新援助,匈牙利提前放话否决,理由是国内通胀高,乌克兰想把钱袋子撬开,就得在战场上拿出“不屈形象”,红军城一旦像马里乌波尔那样被直播围歼,欧洲纳税人会反问“为什么还要刷卡”,基辅政治算盘是咬牙流血也要撑到峰会,最好拍几张“乌军屹立废墟”照片登在《法兰克福汇报》头版,让德国老头老太看了不好意思关水龙头,所以3500人被困也不能撤,人命在这里被折成欧元汇率,数字冰冷,决策滚烫。
俄军不急着冲进市中心,他们复制巴赫穆特经验:先让炮兵把楼房一层层剥壳,再用小股步兵夜间摸楼号,天亮前插旗拍照,白天退回去,晚上再来,乌军被这种“打卡式巷战”耗掉大量机动兵力,一个连一夜要跑五个街区,天亮减员三成,伤员拖不下来,医护兵用溜冰鞋改装的小车推,一次拉两人,路上还要躲无人机投弹,士气像漏气轮胎,每天放一点,补不回来。
西方仓库也见底,美国155炮弹月产三万多发,乌克兰一天就要七千发, math 简单,库存越打越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嘴上喊加速交付,现实是德国工厂缺原材料,韩国补充的十万发走海运,到波兰港再换铁路,至少一个月,红军城等不了,乌总参只能把希望押在“暴风阴影”巡航导弹,用来炸俄后方弹药库,可惜英国给的导弹只剩两位数,打一枚少一枚,视频里看着火光冲天,实际影响不了前线炮击密度,政治象征大于军事价值。
11月12日清晨,俄军把红旗插上市政府屋顶,照片一小时内在莫斯科电视台滚动播放,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视频,背景是昏暗地堡,他宣布“红军城仍在抵抗”,但地图不会说谎,城区合围完成,3500人要么突围要么投降,没有第三条路,突围需要坦克开路,乌军手里能动的T-64只剩五辆,油料只够跑三十公里,投降更尴尬,155旅前车之鉴,谁也不想当第二个背锅侠,时间被压缩到以小时计,西方记者已撤离,镜头关掉后,战场只剩零星的枪声和喊叫声。
红军城这把火,把基辅内部裂缝烧到台面,也把欧盟援助推到悬崖边,更把“人命换援助”的算法赤裸裸摆给世界看,泽连斯基想拍英雄片,瑟尔斯基想保老本,欧盟想看悲情戏,俄军只想慢慢收口袋,四方算盘噼啪响,唯一沉默的是战壕里那3500个编号,他们没资格选剧本,只能等导演喊停,停或不停止,镜头外的观众,你们真的只打算换台吗?
来源:顽强花猫n8K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