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必只向妈妈发出呼唤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3:51 1

摘要:今年的母亲节开始,我们持续发起了一次特别的行动,将“母婴室”改为“育婴室”。我们联系了 100 多家商场,最终和 5 家商场一起,更换了“母婴室”标识,摘下了“男士止步”的标语,截至目前,仍有商场、公共空间在持续加入。

很想和你分享我今年生活里的一个观察: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世界一直在叫“妈”。

电视剧里,找不到东西了,第一反应是叫妈。被欺负了,第一反应是叫妈。

孩子叫妈,育儿书籍也叫妈:
《妈妈的心灵课》/《好妈妈要懂读心术》/《好妈妈都是厨房超人》/《抚养宝贝:一位美国母亲发现了法国式育儿的智慧》

包包叫妈。装满婴儿用品的育儿包被叫做“妈咪包”。

房间也叫妈。Nursery room / baby care room 被翻译成母婴室,上面的标识只是女性给孩子换尿布。

为什么,在日常的育儿场景里,我们想到的、寻找的、默认应该在场的,总是妈妈呢?

实际上,许多育儿的工作,爸爸也应该做,爸爸也可以做,爸爸也在做。

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些“不对劲”,我们想做些什么。

今年的母亲节开始,我们持续发起了一次特别的行动,将“母婴室”改为“育婴室”。我们联系了 100 多家商场,最终和 5 家商场一起,更换了“母婴室”标识,摘下了“男士止步”的标语,截至目前,仍有商场、公共空间在持续加入。

我们希望从语言这个微小的地方做起,改变“育儿仅是母亲的责任”的固有观念。同时,将母婴室改成育婴室,也意味着一种理念的更新:共同育儿。

经历了这几个月的变化后,我很想分享一个最打动我的地方:北京朝阳大悦城的育婴室。

它是第一家答应我们进行改造的商场,也是目前改造得最为彻底的一家。早在 4 月加入我们的行动前,她们已经在商场的上一轮设施改造中,凭着朴素的直觉将名称改为了“育婴室”,只是仍保留了标识上穿着裙子的女性形象,以及门口贴着的“男士止步”标语。

改造后,我们一同更换了育婴室的标识,将“男士止步”的标语替换成了“共同育儿”,并在育婴室内区隔出了哺乳室的空间,用一道门,保障外部的育婴室供有需要的家长使用,而内部的哺乳室仅供需要私密的哺乳妈妈们使用。

改造完成后的故事,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朝阳大悦城的新育婴室投入使用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妈妈们真实体验,并发出赞美的图片和帖子。这些内容在一轮又一轮的传播中,被越来越多的网友、平台、媒体和机构讨论和点赞,甚至落实到自发的行动中。语言的改变在渐渐发生,越来越多的“母婴室”真的变成了“育婴室”。

所以在今天,我想要带你们回头看看这几个月发生的一切。看看在一家具体的商场里,在一个具体的空间里,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新世相[话题]# #将母婴室改为育婴室行动[话题]# #育婴室[话题]# #共同育儿[话题]#

来源:新世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