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觉得,男人嘛,喝点酒是常事。不管是工作应酬,朋友聚会,还是自己一个人闷头小酌,酒精总能找个理由出现在生活里。可真到了身体开始“抗议”的时候,大多数人又习惯性地忽视了它的警告。问题是,有些信号是不能装作没看见的。
很多人觉得,男人嘛,喝点酒是常事。不管是工作应酬,朋友聚会,还是自己一个人闷头小酌,酒精总能找个理由出现在生活里。可真到了身体开始“抗议”的时候,大多数人又习惯性地忽视了它的警告。问题是,有些信号是不能装作没看见的。
如果一个成年男性在喝酒之后,反复出现某些不太正常的反应,那真的要小心了。这不是身体娇气,而是在用尽全力告诉你:它受不了了。医生见得多了,真的,很多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被一杯又一杯酒,一次又一次忽略,一点一点喝出来的。
有人喝了几口酒,脸就红得像煮熟的虾,还以为自己“酒量好”,其实这是个大误会。
亚洲人群中,有一部分男性天生就缺乏一种叫乙醛脱氢酶2的酶。这种酶的作用是把酒精代谢后的产物乙醛转成无毒的乙酸。如果缺乏这种酶,乙醛就会在体内堆积,引起脸红、心跳加快、头晕等症状。长期这样下去,不仅肝脏压力大,患上食道癌、口腔癌等癌症的风险也会显著升高。
如果每次喝酒都脸红,别再自豪地说什么“喝得上头快”,那不是酒精上头,是身体在报警。
有些人喝到一定程度就完全不记得自己干了什么,说了什么。第二天醒来,别人一提起,他一头雾水。这种“断片”,绝不是小事。
酒精对大脑的损伤非常直接,它会干扰神经传导,影响记忆的录入和保存。频繁断片说明大脑功能已经开始紊乱,尤其是海马体——管理记忆和学习的中枢,正在被酒精慢慢侵蚀。这种损伤是累积性的,时间一长,连不喝酒时的记忆力也会变差,甚至增加患上早发性痴呆的风险。
健忘不是喝嗨了,是脑子在“失守”。再不控制,迟早连自己是谁都记不清。
有人说,喝点酒容易睡着。确实,刚喝完酒没多久,大脑就放松下来,很快进入睡眠。但问题是,这种睡眠质量非常差。
酒精会干扰人体天然的睡眠节律,特别是抑制快速眼动期(REM期),这个阶段对恢复精力至关重要。如果长期靠酒“助眠”,睡眠结构会被破坏,第二天醒来反而更疲惫、更焦虑,注意力下降,情绪也容易暴躁。
喝酒不是在帮助你睡觉,而是在偷时间、偷健康。睡得越多未必越有精神,关键是你有没有睡好。
有些人喝完酒后,心跳突突突地加速,有时还会出冷汗、手抖,甚至感到胸闷。很多人以为是“喝多了正常”,但这些可能是酒精中毒的轻型表现。
酒精进入血液后,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增加、血压波动,如果心脏本身就有基础问题,比如隐匿型心律失常、冠心病,这些反应可能会诱发严重后果。医生最怕的就是那种“喝完酒没多久就猝死”的病例,看似突然,其实早有征兆。
心跳不是白跳的,手抖也不是小事。别再用“喝高了”来搪塞身体的抗议。
不少人喝了酒后,变得容易冲动、爱哭、发火,甚至做出平时不敢做的事。有些人酒后变得暴力,有些人则陷入低落情绪久久走不出来。
这是因为酒精在麻痹大脑皮层的同时,也在影响大脑内部的情绪调节系统。长期如此,会导致神经递质紊乱,情绪波动越来越频繁。有研究发现,酗酒者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情绪失控不是性格问题,是脑子被酒精搅乱了。一个原本温和的人,喝完酒像换了个人,绝不是偶然。
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是直接而迅速的。很多人喝完酒就拉肚子,或者胃里像打翻了醋坛子一样胀痛发酸。
这说明胃已经处在炎症状态了,可能是慢性胃炎,也可能是酒精性胃病。如果继续喝下去,胃黏膜会持续损伤,甚至出现胃溃疡、出血,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胰腺炎。
别再说什么“喝点酒开胃”,那是骗自己的。胃不是铁打的,哪经得住你一顿顿往里灌烈酒?
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人喝一瓶还精神百倍,有人一杯下肚就不行了。关键不在于酒量大小,而在于身体能不能承受住酒精带来的负担。
上面提到的这些状况,如果在你身上反复出现,那很可能说明你体内的解毒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心血管系统都在被酒精侵蚀。这不是简单的“不太能喝”,而是“真的不能喝”。
很多病都是这样,一开始只是小毛病,不痛不痒的,可一旦发展成器质性损伤,就不是断酒能缓解的了。别等到身体拖不动了才后悔。
社会对男性喝酒的宽容,甚至鼓励,早就让很多人把喝酒当作社交的“必需品”。可真遇到病了,谁能替你扛?身体坏了,酒桌上的朋友能陪你住院吗?
懂得适可而止,不是懦弱,是聪明。真正有责任感的男人,不是能喝,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尤其是当身体已经亮出红灯的时候,再硬撑就是拿命赌酒。
别再用“我没事”来证明自己。有些事,一旦发生,就是一辈子的事。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辰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 刘明波,李红.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3):172-175.
3. 张伟,赵玲.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4):268-273.
来源:护士的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