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少年病逝,曾在上海就医,生前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这种病毒,超90%成人携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7:48 1

摘要:近日,安徽安庆太湖县一名18岁少年因病离世,其父母发文痛心宣布其死讯,引发网络关注。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近日,安徽安庆太湖县一名18岁少年因病离世,其父母发文痛心宣布其死讯,引发网络关注。

什么是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也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它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亲吻病”)的主要病因,同时也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它最早于1964年由Epstein和Barr两位科学家在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中发现。这种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性,主要侵染人体的B淋巴细胞,也可感染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感染后,病毒会终身潜伏在人体内。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人在初次感染EB病毒时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症状。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典型表现包括:

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退烧药效果可能不佳。

咽峡炎:喉咙剧烈疼痛,扁桃体红肿,喉咙可能出现化脓性的白斑。

淋结肿大:多见于双侧颈部,也可能波及腋窝、腹股沟。

肝脾肿大:约20%的患儿会出现肝脏肿大,类似肝炎症状。

其他症状:包括眼睑浮肿、皮疹、呕吐、乏力、头痛等。

EB病毒感染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混淆。若高热持续不退、咽喉疼痛剧烈、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儿童,需警惕EB病毒感染的可能。

如何传播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这也是它被称为“亲吻病毒”的原因。其传播途径包括:

1.口-口传播:这是最主要的途径。例如亲吻孩子、口对口喂食、共用餐具、水杯等。

2.血液传播: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但较为少见。

3.飞沫传播:虽然不是主要途径,但也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

由于EB病毒感染十分普遍且目前尚无疫苗,预防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

1.不要随意亲吻孩子:避免直接亲吻孩子的嘴巴,大人面部有疱疹时尤其要注意。

2.避免口对口喂食:不要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孩子,不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个人物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活动后。

4.保持环境通风: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避免过度疲劳。

需要警惕的并发症与关联疾病

多数EB病毒感染能自愈或经治疗后康复,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引起并发症,或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并发症:包括脾破裂(脾大者需警惕)、肝炎、脑膜炎、血小板减少等。

关联恶性肿瘤:EB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明确危险因素,例如:

鼻咽癌:EB病毒感染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尤其在中国南方高发。

淋巴瘤:如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胃癌:部分胃癌也与EB病毒有关。

重要提示:EB病毒是发生这些疾病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通常还需要遗传、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

超90%成人携带EB病毒

EB病毒是一种感染率极高、症状常被忽视的病毒。医生介绍,超过 90%的成人体内 EB 病毒抗体呈阳性,也就是说大多数成人已经感染了 EB 病毒,绝大多数处于潜伏感染状态。虽然大多数人感染后并无大碍,但它也可能带来不小的健康风险。关键在于预防:避免亲吻孩子、不共用餐具、勤洗手是守护家人健康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新民晚报综合潇湘晨报、儿童健康促进行动、科普中国

来源:环球网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