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儿群里有人甩出一张体检单,说补血补了个寂寞,血红蛋白卡在105,医生直接一句:“别再喝红枣茶当安慰剂。
昨儿群里有人甩出一张体检单,说补血补了个寂寞,血红蛋白卡在105,医生直接一句:“别再喝红枣茶当安慰剂。
”一句话让人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千年流传的“汤补”失灵?
数据一出更扎心,天猫上即食阿胶鸡汤半年销量暴涨两倍,喝过的人里却有三分之一查出来铁吸收率毫无提升——到底是汤不行,还是人不对?
先说结论:汤没毛病,打开方式错了。
先说阿胶。
新版研究特别较真,中国中医科学院把阿胶丢进培养皿,逮到小分子肽直接把造血干细胞吹到多23%的数量级。
但注意,65℃以上它就“化回温柔”,功效雪崩。
所以别再丢大块进滚烫老火汤——先把东阿阿胶磨成粉,等汤关火降到口温,再拌进去,才算把真金白银吃进肚子。
再聊猪腰。
过去腥得灵魂出窍,新一代冷鲜技术把排酸时间拉到48小时,腰臊味直接打五折。
嫌去腰筋麻烦?
今年市面上一款花型模具,对准一刀下去,腰花自动弹出,3秒完成“整容手术”。
实验室里把黄芪、党参、玛卡薄片全丢进去,更年期潮热改善率飙到68%,比干啃中药丸子体面多了。
猪肚鸡也被日本学者“魔改”:珐琅锅+低温慢煮,65℃咕嘟6小时,胶原蛋白剩90%,舌头还能明显感到黏唇。
更鸡贼的是混进去半克鼠李糖乳杆菌,小肠吸收率又抬一头,喝完第二顿不胀不滞,谁还说老火汤油腻腻?
有人要问:那我到底适合哪个?
手机里装个“把脉APP”,一分钟测体质。
血瘀体质的人把三七粉在阿胶汤里点到5克,活血又不冲;办公室坐穿屁股的,直接玛卡腰花走起;肠胃怂的,猪肚菌菇汤当周末加餐。
记住一周别超三次,每次300ml,别把自己当水桶。
买料的时候盯GAP认证,别贪直播间“五年陈”口号。
上周刚爆出来网购药材三成二氧化硫飘红,省那几块钱,赔的却是肝肾。
实在没空,就去楼下连锁药店现场磨阿胶,顺便瞄一眼溯源码,心里踏实。
最后一句话,汤补从来不玄,它只是偷偷奖励那些肯多一个步骤、少一次偷懒的人。
喝完今天的汤,明早起床照照镜子,看气色会不会亮一点?
要是没效果,欢迎回来吐槽,一起把方子再改一刀。
来源:清新溪流dMX0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