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吃两串=跑步十公里,谁还跑得动?”三里屯凌晨一点,队伍依旧绕商场半圈,小姑娘举着58块的“奶葫芦”自拍,配文“奶香暴击”。三个月后,她挂皮肤科,医生一句“糖化脸”直接把人问懵:原来脸垮不是熬夜,是嘴馋。
“吃两串=跑步十公里,谁还跑得动?”
三里屯凌晨一点,队伍依旧绕商场半圈,小姑娘举着58块的“奶葫芦”自拍,配文“奶香暴击”。三个月后,她挂皮肤科,医生一句“糖化脸”直接把人问懵:原来脸垮不是熬夜,是嘴馋。
一串45克糖,官方建议一天只能吃25克,两口就超标。更离谱的是,奶皮子得-18℃急冻,现场小推车哪来的冷柜?摊主秒回“现熬现裹,新鲜着呢”,可后半夜剩下的奶皮直接连盘端进塑料盒,第二天继续用。有人吃完拉肚子,客服甩锅“个人体质”,再贴一张“内蒙空运”标签,情绪瞬间被安抚。
幕后也精彩。MCN群里统一话术:“拉丝30秒、特写奶皮裂纹、BGM用《乌兰巴托的夜》。”五千块一条,两万就能包top级达人,成本十块不到的小零食,披上“草原手作”马甲,价格直接对标和牛。平台数据更好看:#奶皮子糖葫芦#话题播放38亿,举报按钮都快被点烂,算法依旧推,因为完播率是真高。
监管的靴子总算落地。北京先发牌,无证摊直接扣车;上海跟进,抽检三成防腐剂超标,最高的一串里山梨酸钾比蜜饯还狠。协会放风说要搞“网红食品白名单”,可排队的人不关心,他们只关心下一口拍照够不够亮。毕竟,脸可以靠滤镜,糖葫芦可没有美颜键。
来源:会滑板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