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紧扣节日主题,以“百年传承,共创未来”为核心,精心策划七大板块、十余项特色活动,为观众呈上一场文化与科学交融、传统与创新碰撞的多元盛宴。
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紧扣节日主题,以“百年传承,共创未来”为核心,精心策划七大板块、十余项特色活动,为观众呈上一场文化与科学交融、传统与创新碰撞的多元盛宴。
一次视听盛宴:
跨界合作,音乐会奏响文化和声
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首次携手天津歌舞剧院,联合推出 “百年传承 乐享未来” 主题音乐会,为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奏响精彩序曲。晴空之下,音乐缓缓流淌,独具特色的北疆建筑与灵动的音乐巧妙融合,焕发全新活力。演员们倾情演绎,热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
一次精神回溯:
展览致敬,传承科学精神
“科学之光——我心中的那颗星”主题展览精心挑选20位老一辈科学家的真实故事,展现他们以非凡智慧和坚韧毅力攻克科研难题,为国家发展筑牢根基的奋斗历程。观众漫步展厅,不仅能了解科研成果背后的艰辛,更能深刻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治学的态度与心怀家国的崇高精神。这场展览既是对先辈的深切缅怀,也激励着当代青少年以自立自强之姿,勇立时代潮头,让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
一次讲解接力:
多元视角,传递博物文化
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开展特色讲解活动,馆长、馆内专家、专业讲解员、志愿者、小小讲解员接力登场,搭建起跨越年龄的文化传承桥梁。馆长化身历史讲述者,以“百年北疆守护文明印记,科学精神薪火代代相传”为主题,带领观众深入领略北疆博物院这座百年科学殿堂的独特魅力;专业讲解员、馆内学者、志愿者们接力开讲,从不同角度展现北疆博物院别样风采;小小讲解员们以少年之声讲述百年北疆,为博物文化的长河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泉,博物馆的未来在这充满希望的传递中,铺展出无限可能的璀璨画卷。
一次探寻之旅:
特色研学,解锁多元科普场景
5月17日北疆博物院奇妙夜“科考远征队之时空裂隙”,提前为博物馆日预热。孩子们手持科学家笔记,努力还原科学家的真实经历,探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精彩故事,让北疆博物院的精彩再次闪耀。博物馆日期间,两场别具一格的户外研学活动,带领观众走进大自然的课堂。在九龙山国家公园,“共享自然——捉虫少年集结!”活动让孩子们手持捕虫工具,穿梭于林间草丛,专业科普讲师化身自然导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昆虫学知识娓娓道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科学思维;在长芦盐场,“背包里的博物馆——小小‘盐’究员”活动让孩子们见证从古法制盐到现代技术的演变,亲身体验晒盐、扒盐的劳作过程,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次思维碰撞:
学术沙龙,共话博物未来
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举办“百年守望”学术沙龙。历史学者、博物馆专家、文化研究者与公众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北疆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使命与转型方向,为博物馆事业的未来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
一次文创启程:
走出馆舍,奔赴京津冀市集
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积极“走出”馆舍,将文创产品推向京津冀地区各大市集。这些文创产品以馆藏标本、植物画等元素为灵感,融合现代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无论是精致的冰箱贴,还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植物画文具,都成为了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载体,让京津冀地区观众近距离感受天津自然文化的独特韵味。
一次博物出游:
邂逅商圈,文旅商联动焕彩
博物馆日当天,策展人亲临天津水游城,为在场观众细致讲解 “自然之力・植物科学画沉浸特展”,让更多观众感受植物科学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科学价值,了解北疆博物院深厚的科研底蕴。该展览作为首届“博物出游”城市文化活动的亮点项目,自4月26日开展以来,便持续吸引着市民游客的目光。展览突破传统博物馆展陈的边界,走进繁华商圈,以更亲民、直观的方式与公众见面,让自然科学知识化作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真正实现 “让文物活起来”,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
此次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以创新求变的姿态,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公众带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与观众共享文博事业发展成果,推动 “博物馆热” 持续升温,让百年博物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