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拔超4500米的阿里地区,凛冽寒风中,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新设的诊室里暖意融融。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援藏专家尹俊博主治医生,成功完成阿里地区首例规范精神科患者接诊,为雪域高原精神卫生服务“破冰”。
在海拔超4500米的阿里地区,凛冽寒风中,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新设的诊室里暖意融融。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援藏专家尹俊博主治医生,成功完成阿里地区首例规范精神科患者接诊,为雪域高原精神卫生服务“破冰”。
患者是16岁藏族女孩卓玛(化名),曾活泼开朗、成绩优异,近半年却情绪持续低落、闭门不出,甚至出现厌学、自伤行为。家人带她辗转求医,均因当地缺乏专业精神科资源无果。得知陕西援藏专家抵达后,一家人抱着希望赶来。
“心”战高原:从零搭建诊疗基础
拥有10余年临床经验的尹俊博,面临的挑战远超想象。除了难熬的高原反应,更棘手的是阿里精神卫生资源“零基础”——无专门诊室、无评估工具,且群众对精神心理问题普遍存在误解与病耻感。接诊前,尹俊博做足准备,通过翻译向卓玛一家耐心科普:“心理疾病就像感冒,需要医治,这不是谁的错。”
耐心叩门:两小时打开封闭心扉
新建诊室里,尹俊博没有急于问诊。他用刚学的藏语问候,递上苹果,放弃办公桌的“权威距离”,与卓玛侧坐平视,营造平等亲近的氛围。最初半小时,卓玛全程沉默,尹俊博便通过翻译聊她喜欢的歌曲、校园趣事,当提及她曾养过的小羊羔时,女孩眼神微动。抓住这一契机,尹俊博持续引导,经过两小时深入沟通和细致检查,初步诊断卓玛为中度抑郁发作,并全面评估其社会功能、家庭支持及风险隐患。
综合施治:开出首张“心愈处方”
结合卓玛的情况,尹俊博制定了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选用副作用小的青少年专用抗抑郁药物,详细告知用药要点及应对措施;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开展初步心理疏导,并约定后续复诊;向家长科普家庭护理知识,指导其营造支持性环境,成为治疗“同盟军”。离开时,卓玛虽仍沉默,却主动抬头望向尹俊博,目光中多了几分信任,其父亲用生硬的汉语反复说着“突及其!谢谢!”
里程碑意义:为高原点亮“心”光
此次接诊不仅帮助了卓玛一家,更标志着阿里地区精神卫生服务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尹俊博表示,这只是起点,后续将助力当地打造“带不走”的精神心理队伍,开展筛查、培训乡村医生,让心理健康服务在高原扎根。陕西援藏专家的担当与仁心,为雪域高原驱散了精神健康领域的迷雾,让心灵困顿者有了求助港湾,点亮了温暖的“心”灯。
医卫康养事业部 彭朔
本文来自【现代保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