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水花更显体育精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6:52 1

摘要:对全红婵而言,每次跃下跳台,都能冲上热搜。团体赛中,她与队友助力广东队夺冠,却在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中因失误获得第五名。虽然有遗憾,但这位18岁少女在发育关与伤病的双重夹击下,还是毅然站上了10米高台。

11月11日,全运会跳水比赛收官,12日凌晨,全红婵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赛场照片,并配文:没有白走的路,对错都是我的脚印。

对全红婵而言,每次跃下跳台,都能冲上热搜。团体赛中,她与队友助力广东队夺冠,却在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中因失误获得第五名。虽然有遗憾,但这位18岁少女在发育关与伤病的双重夹击下,还是毅然站上了10米高台。

体育精神,从不只是完美入水的惊艳,更有逆境中坚守的不屈。对跳水运动员而言,发育关是一道残酷的成长考题。身高体重的细微变化,都会打破多年积累的肌肉记忆,让熟悉的动作变得陌生。

全红婵不仅要对抗青春期的体形变化,重新打磨技术动作,更要与伤病死磕——胫骨损伤、踝关节旧伤复发,让她的训练变成“敷冰、跳跃、再敷冰”的循环。即便如此,她在团体赛中重现“水花消失术”,双人赛失利后第一时间自责“拖累了搭档”,这份坚韧与善良,远比金牌更动人。

然而,赛场内外的舆论反差令人心寒。双人赛失利的消息霸占热搜榜,一些键盘侠讥讽她60度入水,攻击她身材走样,状态下滑,自暴自弃。曾经,没有溅起水花的全红婵,却让流量激起惊涛骇浪。

过去一年,全红婵深陷舆论旋涡,未来堪忧被反复提及,退役谣言更是甚嚣尘上。舆论变脸的速度令人唏嘘:奥运夺冠时,天才少女、金牌收割机的赞誉铺天盖地;如今经历波折,神话破灭、江郎才尽的苛责便汹涌而来。就连她的家人也遭受波及,网红直播围观、AI卖假货等事件轮番上演,将私人空间变成流量猎场,溅起的“水花”一次比一次大。

这一次,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似乎失灵了。原因无他,只因一些人习惯了她一直赢,习惯了消费运动员的巅峰时刻,却不愿包容他们成长中的阵痛,忘了再厉害的天才也会受伤。

竞技体育的魅力,从来不止于冠军荣耀,更在于突破自我的追求。全红婵带着伤病坚持完赛,用不完美的表现诠释了何为不抛弃、不放弃。而舆论的围堵却忽略了体育精神中最动人的部分,将运动员当成博取话题和流量的工具。

毋庸讳言,一个出身贫寒的天才运动员自带话题流量,更为国家带来荣耀,为同胞带来振奋。围观的我们,又能带给她什么呢?

若冠军的尽头没有永恒的鲜花与掌声,那么就请给非议画上休止符。愿舆论能多一份包容,少一份苛责;愿流量能守住底线,少些骚扰,让10米台下方的水不再变得浑浊,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在更纯粹的环境中成长。(于晴)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