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国资29亿入主维信诺,高负债困局迎转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6:35 1

摘要:连年亏损、债务高企的显示面板企业维信诺(002387.SZ),在终止一场持续三年的重大资产重组后,迅速迎来“白衣骑士”的驰援。

连年亏损、债务高企的显示面板企业维信诺,终于迎来了国资“白衣骑士”的驰援。

连年亏损、债务高企的显示面板企业维信诺(002387.SZ),在终止一场持续三年的重大资产重组后,迅速迎来“白衣骑士”的驰援。

2025年11月9日,维信诺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若发行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合肥建曙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

这意味着,这家曾位居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份额第三、国内第二的企业,正式投入了地方国资的怀抱。

本次收购方案显示,维信诺拟向合肥建曙定向发行4.19亿股股票,发行价格为7.0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37亿元。

交易完成后,合肥建曙的持股比例将从11.45%提升至31.89%,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合肥建曙此前已持有公司11.45%股份,并与第二大股东昆山经开公司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但公司一直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此次定向增发终于让维信诺结束了无实际控制人的局面,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维信诺与合肥国资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

2025年6月25日,公司还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等相关议案。

公司当时计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参股子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然而,这一持续三年的重大资产重组最终被终止。

2025年11月11日,维信诺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议案》。

这意味着公司放弃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取合肥维信诺控股权的计划,转而采用直接定向增发引入合肥国资作为控股股东的方式。

对于维信诺来说,此次定向增发引入合肥国资可谓一场“及时雨”。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直接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国资的入主不仅解决了公司控股权分散问题,更获得了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为公司未来在显示领域的战略布局奠定基础。

合肥国资早在2018年就曾对维信诺进行过投资。当年9月,维信诺设立合肥维信诺,三个月后引入合屏公司、芯屏基金和兴融公司三家合肥国资股东。

2021年,合肥建曙受让西藏知合持有的11.7%股份,进一步深入参与维信诺的发展。此次全额认购增发股份是合肥国资对维信诺未来发展的进一步加码。

维信诺近年来一直深陷财务困境。

根据公司财务数据,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74.77亿元、59.26亿元和79.29亿元,但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为-20.66亿元、-37.26亿元和-25.05亿元。

进入2025年,公司亏损状况仍未扭转。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60.51亿元,同比上升3.5%;归母净利润为-16.23亿元,尽管同比增长9.67%,亏损持续收窄,但仍未实现盈利。

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也令人担忧。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维信诺的有息负债高达207.11亿元,同比减少了4.57%,但货币资金仅为68.1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4.28%。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流动比率仅为0.55,显示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债务负担,维信诺近年来多次通过各种渠道融资。

2025年8月,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与商业银行、商业保理公司等机构开展总额度不超过17亿元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这一举措旨在加速资金周转,缩短公司应收账款回笼时间,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据证券之星数据显示,维信诺自上市以来累计融资总额为159.04亿元,而累计分红总额仅为5323.84万元,分红融资比极低。

尽管如此,公司依然面临严重的现金流压力。2025年一季度,公司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51元,同比下降了26.20%。

维信诺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于2018年“借壳”黑牛食品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OLED小尺寸、中尺寸显示器件及Micro-LED显示屏。

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4年维信诺智能手机AMOLED面板全球市场份额占比11.2%,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

DSCC数据显示,公司在全球AMOLED智能穿戴面板市场以27%的出货占比排名全球第一。

尽管连年亏损,公司仍持续推进重大项目。

2024年8月,维信诺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一条总投资550亿元的第8.6代柔性OLED生产线,其中股权投资330亿元,债务融资220亿元。

这一重大项目由全资子公司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

来源:原点新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