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加了这一期的学习,现在我能通过短视频宣传自己的‘家庭厨房’,既照顾了家人,又获得了一份稳定收入。”11月11日,在米东区米古里数字经济孵化基地,刚刚完成电子商务培训的王月玲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文静报道)“参加了这一期的学习,现在我能通过短视频宣传自己的‘家庭厨房’,既照顾了家人,又获得了一份稳定收入。”11月11日,在米东区米古里数字经济孵化基地,刚刚完成电子商务培训的王月玲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王月玲通过参加由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乌鲁木齐市大洋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开展的技能培训学习,掌握了短视频宣传和线上接单功能,结合此前学到的面点、炒菜等烹饪技艺,成功在家开设“家庭厨房”,通过微信、抖音接单配送到周边小区,实现了培训促增收。
据了解,该培训项目实行全程政府补贴,学员自愿参与,每期培训15天,每班35人左右。培训内容紧密契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用工需求,重点开设短视频获客、抖音直播、视频剪辑、直播间搭建等电子商务核心课程。
“本期培训主要教授短视频获客和抖音直播课程,学员结业后可胜任主播或店铺运营岗位,学校将提供就业安置服务,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乌鲁木齐市大洋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杨生云表示,不少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账号运营技能,实现了线上获客和销售突破。
学员李项涛是一位创业者,他在接受培训后说:“视频剪辑、推广和直播间搭建等技能,对我店铺的线上引流帮助很大。这种培训与就业直接挂钩的模式,也让我能更好地拓展业务。”
今年以来,米东区积极实施国家“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探索“订单式培训”新路径,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建立“企业点单——政府派单——机构接单”机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涵盖人工智能训练师、钢筋工、架子工、西式面点师等多元化职业技能课程,并与乡镇街道合作为大学毕业生量身打造高校毕业生“圆梦计划”创业培训项目,全方位满足各类群体的就业创业需求。
在今年的春季用工高峰期,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通过走访多家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梳理出架子工、钢筋工、汽车维修工等紧缺岗位需求,开办了7个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精准打通“企业缺技工、工人缺渠道”的就业堵点,让技能培训成为稳就业的“硬支撑”。
目前,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与6家职业培训学校和7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围绕人工智能训练师、电子商务师等岗位开展“订单式培训”15期,累计培训508人次。
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股主任宋成宝说,“订单式培训”模式较好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培训规模、优化课程内容,推出更多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助力更多群众通过技能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请输入图片描
来源:米东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