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双向奔赴 携手共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5:30 1

摘要: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处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2022年以来,在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过程中,江苏省镇江市两级法院积极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在15个人民法庭“全覆盖”设立人大代表联络

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处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2022年以来,在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过程中,江苏省镇江市两级法院积极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在15个人民法庭“全覆盖”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发挥主体作用,让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和人民法庭接受监督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同频共振”。

主动接受监督,提升审判质效

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的重要体现。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提案饱含真知灼见、反映民生关切,是推动新时代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4年5月,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来到江苏法院视察工作,就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促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等相关工作提出真知灼见。视察活动期间,代表们对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金山湖人民法庭内的“和润家风馆”印象深刻。

“司法有柔性,更有温度!”“司法审判与道德教化相得益彰,效果显著。”“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将优秀家风家训与指导调解、普法活动等工作深度结合起来,有利于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代表们对金山湖法庭将镇江特色家风等优秀传统文化与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深度融合这一创新举措予以充分肯定。

在“请进来”的同时,镇江法院也因地制宜“走出去”,全方位多角度自觉主动接受监督。

丹徒区法院辛丰法庭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巡回审判。陈怡 摄

“现在开庭!”2024年4月,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辛丰人民法庭将一起姨侄赠予纠纷的庭审搬到了辛丰镇黄墟村殷氏宗祠孝子楼门前。干警们挂上国徽、横幅,搭建成简易法庭,并邀请20余名市、区级代表委员以及村干部、网格员现场旁听庭审。

“整个庭审过程严谨,法官表现得非常专业,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到案发地公开开庭,在传播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还能提升普法质效。”

部分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镇江法院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工作。朱峰 摄

据了解,镇江法院每月都向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入驻代表发送拟公开审理案件清单,邀请代表自主选择旁听案件,并对庭审程序、庭审能力和司法作风等情况开展评议。今年以来,镇江法院共收集代表意见建议45条,均及时向代表反馈了办理情况。

巧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利益

“我家的小轿车没法停进小区,停在外面被剐蹭后又难以维权,这可怎么办?”在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丁卯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内,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某小区业主周某向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谈起了自己的烦心事。

镇江经开区法院丁卯法庭邀请区人大代表参与调解案件。吴菲菲 摄

“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魏巧劝解道,“事情既出,咱们应该想办法解决,以此为由欠缴物业费终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走,咱们一起到小区里看看!”魏巧的语气温和又坚定,有效安抚了周某的情绪。

在物业公司办公室里,负责人向魏巧介绍了小区车位的规划和使用情况,并表示正着手改善原有公共停车位不合理之处,准备增加停车位。经过魏巧的沟通协调,周某当场支付了物业费,物业公司负责人亦表示,同意在周某停车位置附近安装监控,协助业主调查取证。

事情圆满解决后,周某笑逐颜开:“感谢魏代表和法院帮我解决了这个烦心事!”

京口区人大代表向京口区人民法院干警了解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工作情况。徐行 摄

丹阳市的恽某也有一桩心结难消,他饭后散步时,被路边未拴绳的两条狗惊吓后跌倒受伤,为此花费了医疗费4.5万余元。经调查,两只肇事犬的饲养人是同村村民邱某和胡某。讨论赔偿事宜时,三人对责任分配、赔偿金额等持有不同意见,三人情绪激动,始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见商讨无果,恽某将邱、胡二人告上了法院。

收到案件后,丹阳市人民法院吕城人民法庭法官先对案件初步尝试调解,但因三人分歧较大,调解未能成功。于是,法官主动与丹阳市人大代表、江苏顺发电热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国伟取得联系,邀请其一同参与该案的调解工作,并现场监督办案。沙国伟充分发挥自身地熟人熟的优势,对当事人进行劝解,促使三人从“剑拔弩张”化为“心平气和”,并最终就赔偿事宜达成了一致,签订了调解协议。

事后,沙国伟感叹道:“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见初心。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对于部分矛盾纠纷,让当地群众信服且在当地有威望的人从中调解,有助于矛盾纠纷更快更好地化解。”

镇江法院聚焦多元解纷,以“匹配式”调解精准发力。根据人大代表的职业特长和工作方向,镇江法院充分发挥代表熟悉片区乡风民俗的优势,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纠纷化解工作。三年来,镇江市15家人民法庭共邀请241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调解548场次。

镇江法院也注重挖掘人大代表的社会影响力,延伸司法职能,协同代表走进田间地头。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或人民群众反映的社会管理问题,人民法庭在发出相关司法建议的同时,协调代表提出代表监督意见,发挥司法建议和代表监督意见“1+1>2”的功效,实现“堵漏洞、治未病”。

扬中市人大代表在扬中市人民法院新坝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调解纠纷。于维 摄

汇聚民意民声,助力乡村振兴

“之前我们丁庄葡萄还没上市,其他商家就打着丁庄葡萄的名号进行销售,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丁庄葡萄的不规范包装‘满天飞’,有办法规制这一乱象吗?”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村民小组微信群里,部分句容市人大代表与村民对如何保护当地葡萄品牌进行了讨论,并向入驻微信群的法官咨询提问。

原来,驻句容市人民法院后白人民法庭的多名句容市人大代表都了解到,当地农户对农业品牌保护、地理标志申报等有着强烈需求,曾多次到后白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反馈相关情况。代表们对这一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后,将农户们的需求反馈给了句容法院,邀请法官为农户们答疑解惑。

为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和期待、助力乡村振兴,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出台《关于全市法院加强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助推产业强市的报告》《关于加强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从“名、优、土、特”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广大农户的心声,经由人大代表的“传达”,变成了可“复制执行”的实质性乡村振兴行动。近年来,后白稻米、西冯草坪、鸭虾稻共养等一批“名优土特”在司法力量的助力下做大做强。

三年来,镇江市15家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接待群众来访89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71条,390名人大代表参与58场次“服务乡村振兴法庭行”活动,畅通群众沟通渠道,深入听取民情民声,汇聚群众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丰富了人大履职的方式、拓宽了联系群众的渠道、增添了基层治理的动能,得到多方关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希望法院继续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沟通,持续深化创新成果,用为全省全国探路的担当,提炼经验、打响品牌。”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健说。(何雨潇 张强 常文金 来源:人民法院报)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