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规模化测井老井再评价工作开展以来,萨尔图油田2868口老井已累计增油超31.5万吨。”11月7日,记者从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获悉,通过管理优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油田已成功探索出一套以高效一体化工作模式和精准剩余油复查技术为核心的老区规模化测井老井再评价工
“规模化测井老井再评价工作开展以来,萨尔图油田2868口老井已累计增油超31.5万吨。”11月7日,记者从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获悉,通过管理优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油田已成功探索出一套以高效一体化工作模式和精准剩余油复查技术为核心的老区规模化测井老井再评价工作体系,为长垣油田焕发新生机提供了强力支撑。
历经60多年开发建设,大庆长垣油田已进入“双特高”后期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储采失衡突出等问题尤为明显,“如何实现剩余油高效挖潜”已成为稳产增效的核心所在。
“规模化测井老井再评价工作可重新评估老井储层潜力、深入挖掘老井资源,具有投入少、产出高、见效快等优势,是油气田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招’。”据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规模化测井老井再评价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油田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面对涉及单位多、专业广、流程化程度低等实际,油田组建由油田公司企业首席技术专家领衔的技术专班,整合全方位资源,由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统筹协调、科研院所与采油厂多单位结合,形成多专业一体化联合攻关模式。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生产运行,并实施涵盖区块优选、方案优化、组织实施、跟踪调整、效果评价5个阶段的全程闭环管理,构建老井再评价标准化工作流程及可复制的“少井高产”开发措施规范,有效提升工作时效与成效。
聚焦长垣油田老井系列多、资料老、储层参数随驱替程度变化大、剩余油精确定量评价难等技术“瓶颈”,油田以单井精细评价为核心、油藏再认识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多学科、多技术、多资料互补合力,构建全维度精准剩余油评价技术体系。同时,创新形成相关老井参数补齐及一致性校正技术,实现裸眼参数规模化精细解释;深化套后饱和度采集应用,精准量化老井剩余油分布及纵向富集规律;开展动静结合下的剩余油潜力分析,深化区块剩余油富集规律认识,快速筛选和精准定位潜力井层,使零散剩余油得以精准动用。
在大量扎实细致工作的保障下,去年以来,油田对萨尔图油田6个重点区块3个层系的2868口老井资料进行重新筛查和二次解释评价,从中筛选出潜力井843口,并优选461口井进行精准措施,措施后单井平均日增油3.5吨。
“此轮规模化测井老井再评价工作,不仅进一步释放了老区老井的‘活力’,探索形成了符合油田实际的工作体系和实践经验,更彰显了低投入增产这一绿色开发理念的价值。”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老区剩余资源挖掘,高质高效做好测井老井再评价工作,助力油田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编辑 宋庆晨
责编 彭勃
本文来自【大庆油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