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学家荣格说:“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活在别人眼中的人生,一次是活在自己心里的人生。”
心理学家荣格说:“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活在别人眼中的人生,一次是活在自己心里的人生。”
人生上半场,我们为了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难免违背初心,对人曲意逢迎。
如今半生已过,渐渐远离喧嚣的名利场,才赫然发现:争名夺利换不来真心想要的生活。
余生若要过得恣意从容,就要懂得:与其追求外在的浮华,不如守住内心的财富。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不是拼命赚钱,而是守住这几样东西。
不插手晚辈的生活,守住边界感
知乎上有个提问:长辈没有边界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网友@小雅 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由于爱人经常出差,小雅既要照顾宝宝,又要上班,忙得脱不开身。
不得已之下,她将婆婆接来家里,帮忙照顾宝宝。
本以为可以减轻负担,没想到婆婆的到来,让她身心俱疲:
早上,婆婆经常在小雅没起床时,二话不说推门而入,直接拉开卧室的窗帘;
周末,小雅与同事沟通工作时,婆婆总会问东问西,打听对方家中的情况。
虽然小雅对这些行为很反感,但念及婆婆的辛苦,便没有直接表明。
谁知,婆婆接下来的操作,让小雅实在忍无可忍。
一天,小雅找不到自己的红色卫衣,便问婆婆有没有看到。
婆婆却说:“我看你总也不穿,就把它寄给老家的亲戚了。”
这一刻,小雅连日来的委屈终于爆发。
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与婆婆大吵一架,赌气回了娘家。
人与人相处,若守不住边界感,不仅让他人感到痛苦,也会让彼此误会加深,产生难以化解的隔阂。
最近看热播剧《生万物》,对女主角绣绣的婆婆印象深刻。
自从绣绣过门,婆婆就给予她足够的尊重。
绣绣出身富贵人家,一直保持用盐刷牙的习惯。
婆婆不但没有指责绣绣浪费,而且跑到灶台前,拿出盐罐让绣绣用;
绣绣流产后,婆婆怕她伤心,绝口不提,更没有催促小两口再生育。
婆婆从不用自己的观念去干涉绣绣,正是基于此,婆媳关系也越来越好。
生活中,总有些长辈以关爱为名,毫无顾忌,参与晚辈的生活;
也有些长辈,能厘清与晚辈的关系,从不过度干预他们的选择。
听过一句话:“最好的爱,不是密不透风,事无巨细,而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边界清晰,是送给子女一生的奢侈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和空间,长辈若是肆意干涉子女生活,只会让彼此间的关系渐行渐远。
凡事保持恰当的界限,才能减少摩擦,生活才会和谐融洽。
真正的关爱,从来不是持续不断地占有,而是不失温暖地点到为止。
做到亲疏有度,远近相宜,才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
不挥霍手中的积蓄,守住钱袋子
最近刷到一则热搜。
北京的李女士在整理父亲物品时,意外发现床下有一沓厚厚的发票,金额达到500万元。
李女士追问父亲发票的由来,父亲才吞吞吐吐,道出实情。
原来,父亲患糖尿病多年,经朋友介绍,开始购买保健产品。
听说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父亲深信不疑,成了最忠实的消费者。
从价值几千元的保健品,到数十万元的磁疗床,一应俱全。
原本宽敞的房间,已经被各种产品挤占,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可父亲倾尽所有,血糖值仍居高不下。
一调查才发现,他买的所谓的保健品,无非是糖水勾兑的饮料;看似昂贵的仪器,也不过是普通的理疗仪。
父亲原打算用半生积蓄买回健康,如今一切都成了泡影,他也因此大病一场。
无独有偶,九派新闻也报道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网友橘子海(化名)放假回家,发现妈妈迷上了网上购物,家中的高仿手表、各种珠串,应有尽有。
而且,这些物品都是来自同一直播间。
原来,妈妈听说,在直播间买东西,能为家人积德纳福,她听信于此,开始接连下单。
橘子海也曾百般劝阻,但无济于事,妈妈硬是将女儿出国的费用,连同自己的养老钱,都花得精光。
直到后来,直播间因欺骗消费者被封,妈妈才傻了眼。
她悔不当初,开始频繁失眠,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老人?
他们听信商家虚假宣传,轻信产品功效,稍有不慎,就掉进骗子精心布置的陷阱。
甚至因此花光积蓄,经济上遭受损失,精神也遭受重创。
因一时冲动盲目消费,那些花出去的真金白银,也是为自己交了一笔最昂贵的学费。
人过五十,真正能为自己托底的,是你银行卡上的数字。
每守住一分钱,就是为晚年增添一份保障。
面对层出不穷的商品,擦亮双眼,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面对天花乱坠的宣传,果断拒绝,防止陷入消费骗局。
如此,才能守住前半生努力的成果,为自己攒下满满的安全感。
不透支自己的身体,守住好体魄
培根曾说过一句话:“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人过五十,当身体渐渐亮起红灯,才瞬间醒悟:金钱再多、权位再高,都抵不过一个健康的身体。
唯有投资健康,方能抵御一切病痛侵袭,提升生活品质。
8月31日,在悉尼举行的马拉松“大满贯”首秀中,中国72岁选手李战哲的名字赫然在列。
在接受采访时,李战哲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大家惊呼:他虽是古稀之年,但状态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采访中大家得知,李战哲已有59年的跑龄。
他每日雷打不动10公里基础训练,除此之外,还进行专项拉练,累计跑步里程超过25万公里。
常年的锻炼,让李战哲体力充沛,身体素质也远超同龄人。
那些挥汗如雨的日子,都成了对身体的犒赏。
这世上,从来没有天生的好体魄,不过是用别人休闲的时间,专注锻炼,为自己身体持续赋能。
被称为“神仙奶奶”的国医大师陈彤云,今年已104岁高龄。
在很多人走路都气喘吁吁的年纪,她还依然奋战在一线,为慕名而来的患者治病。
谈及长寿秘诀时,陈彤云老人直言:
自己每天坚持走路,一年四季从未间断,饮食上也从不贪多,以清淡为主。
日复一日的运动与节制,让陈彤云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也为病人送去福音。
有句话说得好:“决定你现在的,是你昨天的选择;而决定明天的,是你今天的行动。”
与其困于舒适圈中消磨时间,不如动起来为身体充充电,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大有改观。
晨起时走出家门,用慢跑去激活身体,让自己微微出汗,整个人会神清气爽;
晚饭后走进公园,打打拳舒展一下筋骨,困扰你的病痛也会得到缓解。
健康没有捷径,重在经年累月地付出。
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做好长期健康规划,用汗水淬炼出的好体魄,终将像礼物一样回馈于你。
写在最后
一位知名心理学家说过:
“人生的下半场,不是继续追逐外在的江湖名利,而是一次回归,一次自我校对,一次对内在价值的重建。”
半生已过才逐渐明白,与其追名逐利向外求,不如竭尽全力向内守。
站在人生的分水岭,若要让自己活得舒服自在,千万守住这几样东西:
守住边界,不掺和晚辈日常,该放手时则放手;
守住积蓄,少一些冲动消费,细水长流才安稳;
守住健康,多一些身体管理,生活才会有质感。
唯有懂得为后半生储值,才能为幸福生活提供稳妥的保障。
往后余生,做到心中有分寸、手中有余钱、身体无病痛,才会无惧年华老去,活得自在惬意,岁月无忧。
点个在看,与大家共勉。
来源:涂磊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