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5:11 1

摘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流感高发季节,各大医院的门急诊科室又开始忙碌起来。流行性感冒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正随着季节变换悄然蔓延。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流感高发季节,各大医院的门急诊科室又开始忙碌起来。流行性感冒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正随着季节变换悄然蔓延。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便可能在空气中短暂存留。这种情况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畅的区域尤为显著,给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医疗机构内部,一套完善的感染防控体系需要从多个维度同步推进。这其中既包括对患者的管理,也涉及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同时还离不开环境与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身处流感防控第一线的医务人员,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既要保护患者,也要做好自我防护:

·全程规范防护: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触患者前后严格落实手卫生,避免手部接触眼、鼻、口;

·主动监测健康: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及时进行流感筛查,疑似或确诊后需隔离治疗,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2天后才可返岗;

·密切接触处置:与流感患者发生无防护密切接触后,若属于孕妇、老人等重症高危人群,需在48小时内进行暴露后预防,降低感染风险。

医务人员的规范防护,能从源头减少病毒在诊疗过程中的传播,是医院感染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患者及陪同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防控对象”,需严格遵守“早发现、早筛查、早隔离、早治疗”原则:

·主动分流就诊: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主动前往发热门诊或感染性疾病科筛查,不随意进入普通门诊区域;

·落实呼吸道卫生: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接触分泌物后立即洗手,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配合隔离管理:疑似或确诊流感后,按要求单间隔离(疑似患者)或同病型集中收治(确诊患者),限制在病室内活动,外出检查、转科时必须戴口罩;

·遵守解除标准:体温自行恢复正常超24小时,或流感抗原/核酸检测阴性,方可解除隔离,避免提前出院导致病毒传播。

医院环境是流感病毒的“藏匿点”,空气、物体表面、诊疗用品都可能成为传播媒介,需强化全流程消毒管理:

·空气管理:病室需加强自然通风,营业期间机械通风设施持续运转,但冬季通风需兼顾患者保暖,难以实现“高频次+长时间”通风;

·表面消毒:门把手、床栏、输液架等高频接触表面,每日至少消毒4次,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物品管理:诊疗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患者废弃物按医疗废物双层包装,出院后病室需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被服单独包装换洗、环境彻底消杀)。

流感季医院感染防控不是“单点作战”,而是医生、患者、环境的“三方协同”。雷神空气消毒机以专业技术填补环境防控短板,让医院的防护网更严密——无论是发热门诊的候诊区,还是隔离病房的治疗区,它都能默默守护每一口空气的洁净,为医患筑牢“呼吸安全盾”。

来源:雷神等离子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