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新图强观江海——全国广电融媒高质量发展看江苏调研行”南通站的探访于今日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密集调研中,由全国37家广电媒体组成的联合报道团,深入南通多个代表性发展板块,通过实地走访和对话交流,全景式解读了南通以“跨江融合、向海图强”为战略指引推动高质量发
“向新图强观江海——全国广电融媒高质量发展看江苏调研行”南通站的探访于今日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密集调研中,由全国37家广电媒体组成的联合报道团,深入南通多个代表性发展板块,通过实地走访和对话交流,全景式解读了南通以“跨江融合、向海图强”为战略指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本次调研行活动启动仪式直播
吸引全国各地34个平台转播
全网平台观看量近千万
截至11月12日17时
采访发布的内容全平台阅读量257.6万
其中主话题
#江苏真的没法低调了#
登上微博南通同城热搜榜第一位
同时登上南京同城热搜榜第四位持续在榜
热度不断上升
苏锡通园区
跨国合作筑高地,跨江融合育新机
报道团首站走进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探寻这块跨国合作高地的崛起密码。外资企业代表音户平田畅谈当地优质营商环境,思格新能源详细解释了将最大生产基地落子于此的战略考量,通富微电则向记者展示了高端制造的硬核实景。“三国合作、三地共建”的独特格局,正推动园区逐步形成“3+1”现代产业体系。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记者秦静云表示:“企业内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令人惊叹,结合现代化的办公环境,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南通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与浓厚科技氛围。”
长江大保护
生态进生产退,奏响绿色发展协奏曲
沿江而行,报道团实地感受“长江大保护”的南通实践。滨江片区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华丽蜕变,长江体育公园将旧港池变为全民健身热土,以及苏通乐园带来的文旅新体验,共同印证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成果。
河北新闻广播记者张慢深有感触地说:“南通之行给我带来了双重惊喜。一是参观众多数字化大厂后感受到的经济爆发力;二是在江边听生态摄影爱好者讲述近年来江豚数量稳中有升体会到的生态魅力。这充分证明,南通的快速发展并非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向海图强
深蓝赛道勇争先,激活未来新引擎
面向蔚蓝,报道团深入探寻南通“向海图强”的底气与雄心。中天科技海缆以国际标准助力南通打造“海洋装备之都”;蓝海新材料投资数百亿元,开辟南通“先进材料蓝海”;海力风电启东基地依托深水良港,建设南通“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重要节点;东南大学海洋研究院则以前沿研究,构筑南通“海洋科创策源地”。全域向海、多轮驱动,共同托起南通向海图强的宏伟蓝图。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资深记者池亚光表示:“我此行重点关注南通在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方面的新成就。希望将这里的先进经验带回海南自由贸易港,同时促进南通与海南的产业合作——我们两地各具优势,合作空间广阔。”
江海赋能
南通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作为本次调研行活动的启动地,南通是江苏省唯一坐拥长江与黄海岸线的城市。立足江海交汇的区位优势,南通正持续探索一条可持续、系统性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全力在江苏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进程中贡献“南通智慧”。
这份“江海启示”已结出硕果——2024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位列全国27个万亿城市第二,在长三角核心区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中广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工作委员会会长杜嗣琨感慨道:“作为中央台的记者,我来过江苏很多次,这次到南通感觉这里更现代化了、更耳目一新。大家看了都非常兴奋,我作为老记者也觉得变化很大,可以报道的事情很多。相信大家在采访中会凝神聚力,践行‘四力’精神,讲好江苏发展的故事。
向新图强“作战图”清晰
成绩单“吸睛”
江海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引发了各路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南通再次全网“出圈”
来源:南通蔡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