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刚过一个月,西安唐乐宫的“关公大刀切蛋糕”就火得不得了,武媚娘带着宫女手持蛋糕进去,接着用那把沉甸甸的关公大刀一刀切开,动作一出,老外们都笑得合不拢嘴,纷纷拍照发Ins。有网友留言说“我也想跑中国庆生,太牛了”,而且斯诺克世界冠军奥沙利文、特鲁姆普都专门在10月6号跑过来打卡了。原本想着国庆去凑个热闹,结果到了唐乐宫门口才发现根本挤不上去,负责人田琪一脸歉意地说,那天接待早就满了,只能帮我定第二天的票。以前听说过这里挺火,不过没想到火到这个份儿,毕竟它并不是兵马俑那种几千年的古迹,只是一家1988年开
国庆刚过一个月,西安唐乐宫的“关公大刀切蛋糕”就火得不得了,武媚娘带着宫女手持蛋糕进去,接着用那把沉甸甸的关公大刀一刀切开,动作一出,老外们都笑得合不拢嘴,纷纷拍照发Ins。
有网友留言说“我也想跑中国庆生,太牛了”,而且斯诺克世界冠军奥沙利文、特鲁姆普都专门在10月6号跑过来打卡了。
原本想着国庆去凑个热闹,结果到了唐乐宫门口才发现根本挤不上去,负责人田琪一脸歉意地说,那天接待早就满了,只能帮我定第二天的票。
以前听说过这里挺火,不过没想到火到这个份儿,毕竟它并不是兵马俑那种几千年的古迹,只是一家1988年开业的仿唐餐厅。第二天按时到达,一进大厅就被震撼住了。
到处都是外国游客,各种颜色的导游旗在空中飘扬,旗子底下都围着十几二十人。大厅的装饰挺有盛唐的感觉,红墙金饰,再加上一扇刻有龙纹的宫廷门,看着就很有仪式感。
田琪说,这里每天有两场演出,能坐五百多号人,接待的外国游客早就超过一千了,大多数都是来自欧洲和北美。
千名老外排长队这地方凭啥齐名兵马俑?
在Trip.com上查西安旅游,发现唐乐宫的排名居然排在秦始皇陵和华清宫之后,网站还特别标出“这是你到西安必看的演出之一”。
这多少让我有点意外,毕竟它没有什么厚重的历史积淀,全靠人工打造的体验。坐在旁边的比利时小伙Kevin跟我说,他是在Ins上看到的推荐。导游也极力夸,说来西安不去唐乐宫,算是白来了。
唐乐宫的地点挺合适的,离地铁2号线南稍门站也不远,走几步就到了,就在旁边还有西安博物院,往北走还能看到古城墙。
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实在挺方便的,基本不用转弯就能体验到盛唐的文化底蕴。有次我和Kevin聊起这个,他说他和朋友已经在中国玩了不少城市,像北京、上海、大同都去过,西安是他们的最后一站。而唐乐宫,成了他们最期待的行程之一。
现场的外国游客中,老年人明显占的多些,田琪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旅游时期的差异造成的。年轻人一般会选择在五月到暑假期间出行,而中老年人则更喜欢在年初和年末的时候安排旅行。
不过他说,现在年轻人的比例慢慢在增加,导游们在大厅里都挺自如的,一看就知道带游客来这儿已经不像第一次,流程他们都熟悉得很。
我起初还挺担心毕竟全是外国人,会不会挺尴尬的,没想到坐在我旁边那对荷兰夫妇特别爱聊,还跟我谈起了上海的迪士尼。
整个过程里,感觉他们都挺自在的,没有因为文化差异而变得拘谨,好像这氛围,可能就是唐乐宫吸引这么多外国人的原因之一吧。
演出七点半就开始入场,八点十分正式拉开帷幕,九点十分结束,这一小时三刻的安排挺合理的,不会耽误游客休息,也能让大家充分领略到演出最精彩的部分。当我走进场时,座位几乎都满了,只剩下两旁的空位,火爆的场面,真是一目了然。
大刀切蛋糕+盛唐演艺文化传播玩出新花样
看演出之前得先吃饭,唐乐宫主要是饺子宴和宫廷宴,原本还以为就是普通的家常菜,没想到每一道菜都挺有讲究的。
饺子宴有十几种不同的造型,像“金鱼戏水”和“五谷丰登”,看上去都挺细致考究的。宫廷宴的菜名也挺有趣,“临潼烽火”与“神农本草”,每个名字都藏着一段历史故事。
田琪提到,挑选饺子作为招牌菜,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海外,饺子的知名度很高,仅次于熊猫和长城,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味道的最关键标志之一。
把饺子变出花样来,一方面得迎合海外朋友的口味,另一方面又能让他们领略到中国饮食的讲究。至于宫廷宴,主要是想通过这些菜肴,传递一些简朴的历史故事,让用餐变成一种文化的体验。
《大唐女皇》的表演算是重磅亮相,整个过程基本没有什么台词,主要靠歌舞来展开。演出中融入了唐代的乐舞、排箫和陕西碗碗腔这些传统元素,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讲古。舞台两边的电子屏上还配有英文字幕,就算听不懂,也能看得懂剧情的意思。
Kevin和他的朋友们都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女皇登上王座那一段,他们两个不停地鼓掌。最搞笑的还要数那个“关公大刀切蛋糕”的生日仪式,趣味十足。
田琪提起,这个仪式早在1996年就开始有了,起初只是想搞个有点特色的服务,没想到后来发现外国人特别喜欢这一套。
其实这里面也有点门道,古时候祭祀的时候分食是一种凝聚大家的仪式,用大刀切蛋糕也算是对这个传统的一种新玩意。
这种既好玩又富有文化韵味的操作,比起单纯讲讲历史故事,效果强多了。唐乐宫能火到现在,实际上跟整个大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现在我国的免签政策越变越宽松,海外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像甲亢哥中国行这些事情,也让更多西方朋友对咱们国家产生了好奇心。
唐乐宫正好趁这个机会,把文化元素和体验活动巧妙融合,不仅如此,像唐乐宫一样的文旅餐厅在全国还有不少,都是这样把文化和休闲娱乐结合得挺到位的。
杭州楼外楼还能在西湖画舫上享用莼菜羹,这样的体验挺特别的。苏州的松鹤楼建筑全都保持着清代的样式,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不只是提供美味佳肴,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现在的外国游客不满足于仅仅观赏古迹,他们更希望身临其境地融入到文化当中。我觉得唐乐宫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它找准了方法。
它没有给外国人硬塞那些繁琐的历史知识,而是用饺子、歌舞、大刀切蛋糕这些简单直白的方式,让外国人自然而然就接受了。
有时候,文化的传播不用搞得那么复杂,只要有趣、容易理解,还能让人参与,哪比得上这些呢。现如今的唐乐宫,不单只是一家吃饭的地方,更变成了西安对外展示自己文化的一个窗口。
它接待了百余位国家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今年十月奥沙利文、特鲁姆普也来打卡。看来,只要方法用得得当,人造景点完全可以和千年古迹媲美。
将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文旅项目,用新颖的手法把中国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来源:甜点党GP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