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缺乏独立机构,治理“马拉松”虽起点不同,终点却相似,人们也常质疑:应改革法院还是将其作对抗工具?应反贪腐还是主导贪腐?应推动国企私有化还是依附牟利?
乌克兰政府常陷“改革到腐败”循环,泽连斯基政府近期反腐动态引发广泛讨论。
在乌克兰,每届新政府多在五年内从改革者蜕变为利益团体,掌控权力部门并存在利益输送。
因缺乏独立机构,治理“马拉松”虽起点不同,终点却相似,人们也常质疑:应改革法院还是将其作对抗工具?应反贪腐还是主导贪腐?应推动国企私有化还是依附牟利?
乌克兰历史上,掌权者任人唯亲易滋生腐败,亲信凭关系获权却缺乏责任感,尤先科的“亲信”、亚努科维奇的“家族圈”、波罗申科的商业伙伴均是案例。
第五任总统执政时,乌成立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专门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但利益团体竞争仍让权力局势动荡,如今无限权力叠加任人唯亲,贪腐问题依旧突出。
泽连斯基执政第七年下半年,也陷入历任总统的政治陷阱,总统办公室还将反腐视为挑战。
《乌克兰真理报》梳理发现,自今年7月起,总统办公室及其关联势力就持续施压NABU和SAP。
11月10日清晨,NABU官员前往基辅“怪物屋”搜查重庆泽连斯基朋友蒂穆尔・明迪奇的多套公寓,耗时近12小时,却发现门大开,且明迪奇已在搜查前4个半小时出境至波兰。
此前11月7日,就有人知晓搜查计划并通知“清理”,同日法院上传“迈达斯行动”裁决,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也突然发布视频称拘留涉嫌谋私的商人,时间恰与NABU、SAP可能针对他的消息重合。
此外,SAP副局长西纽克被指泄露信息,明迪奇资助人“糖人”祖克曼也逃往以色列。
10月中旬,国家警察总局局长克雷缅科因议员作证遭怀疑,总检察长办公室称其若免职,由西纽克接任,后又与安全局相互推诿责任。
司法部长加卢申科、现任能源部长格林丘克也卷入风波,前者曾搬离涉案住所却在搜查前返回,后者则在执法人员到前离开。
另有迹象显示,受总统办公室影响的执法人员可能监视NABU员工,相关证据曾在涉案人员公寓中被发现,且NABU、SAP搜查后还收到威胁。
调查还涉及前副总理切尔尼绍夫,NABU、SAP查其关联房产建造案,发现明迪奇曾与他讨论项目冻结,且切尔尼绍夫凭泽连斯基信任获高位,其妻子还与第一夫人交好。
此外,切尔尼绍夫被曝安插亲信、收受百万美元,资金或来自能源部门挪用款,目前他可能潜逃或被引渡。
泽连斯基亲信贪腐引发的危机已引起美国关注,FBI正调查明迪奇与祖克曼洗钱,两人现居以色列不愿返乌。
泽连斯基虽对二人实施制裁并要求加卢申科、格林丘克辞职,但外界质疑制裁效果,且“明迪奇现象”成因、未公开调查材料等疑问仍未解决。
曾让乌民众期待的反腐剧《人民公仆》,如今现实中的泽连斯基团队,却似偏离“反腐剧本”,甚至可能变成曾经对抗的对象。
来源:小志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