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国只是唐朝上半场,更狠的是“消化”对手让你穿着紫袍凑不齐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10:01 1

摘要:你把那老地球仪转过来,找到那块叫东亚的地方,会发现一个“唐”字,几乎把周围所有国家都给按扁了,北边一直杵到贝加尔湖,西边摸到了咸海,东边把朝鲜半岛捏在手里,南边都快到越南了,这不是画着玩的

你把那老地球仪转过来,找到那块叫东亚的地方,会发现一个“唐”字,几乎把周围所有国家都给按扁了,北边一直杵到贝加尔湖,西边摸到了咸海,东边把朝鲜半岛捏在手里,南边都快到越南了,这不是画着玩的

这是公元669年拿脚一步步量出来的地盘,那会儿全世界,也就大唐能把命令、税单、法律条文,一口气送到中亚那旮旯去,所以说,唐朝的“强”,不是嘴上说说,那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一路灭国,一路就地开府,直接把人家的国号从地图上给抠了

第一站就是青海,634年,吐谷浑的老大伏允还在帐篷里喝着马奶酒听小曲儿呢,李靖那帮骑兵已经踩着雪翻过了祁连山,这帮人狠啊,不带锅碗瓢盆,每个人怀里揣几斤炒面,再带几斤风干的牛肉,没日没夜地跑,跑到曼头山,二话不说先砍了几千个脑袋

伏允吓得往突伦川跑,结果跑到半路,自己手下人觉得跟着他没活路了,一刀就把他给解决了,血溅了一身皮袄,这位当年还跟隋炀帝称兄道弟的草原枭雄,连跪下唱征服的机会都没有,唐朝转手就把他儿子扶上去,封了个“西平郡王”,一个国就这么变成了一个州,丝绸之路南边那条道,算是彻底亮给了大唐的刀口。

640年,轮到高昌了,那个叫麹文泰的国王,本来想两头下注,一边给长安写信叫大哥,一边跟西突厥眉来眼去,结果侯君集带着一万多人就出玉门关了,那架势不像去打仗,倒像是去搞基建的,每走十里地就修个烽火台,烽火台中间还给你打口井,大部队还没到呢,高昌城里的贵族们自己拿着算盘一算,完了,最近的西突厥救兵还在千里之外

唐军三天就到城下了,麹文泰估计是算明白了,活活给吓死了,他儿子一看爹都没了,还打个什么劲,开城投降,唐朝立马把高昌改成西州,设了个安西都护府,丝绸之路的东大门算是给焊死了,从此以后,西域那帮小国,都得乖乖给长安交保护费。

646年,漠北的薛延陀真珠可汗还美滋滋呢,以为帮着唐朝灭了东突厥,自己就能当老大了,没想到李勣带着三千骑兵,趁着天黑就摸过来了,先放火把草场烧了,再挖开河堤放水淹,二十万薛延陀大军的战马饿得直啃树皮,最后在诺真水决战,唐军玩了个新花样,用步兵打骑兵,前排全是拿着陌刀的壮汉,那刀比人还高,一刀下去,连人带马给你劈成两半

薛延陀人哪见过这场面,当场就溃了,跑的路上自己人踩自己人,尸体堆得跟小山一样,第二年,唐太宗就在灵州接受铁勒各部的投降,设了六府七州,还让人刻了个石碑,“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这是中原皇帝头一回把自己的“朋友圈动态”发到了贝加尔湖。

657年,中亚,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还做着自己手下有四十万大军的美梦,苏定方已经带着一万回纥骑兵当先锋,自己领着步兵在后面玩命地追,曳咥河边上,晚上下着大雪,雪深得能没过膝盖,唐军全都反穿着白色的袍子,马嘴里塞着木棍,人嘴里也含着东西,不出一点声,摸到跟前了才动手

贺鲁跑到了石国,也就是今天的塔什干,结果被当地人直接绑了送给唐军当礼物,西突厥就这么没了,唐朝顺手设了昆陵、濛池两个都护府,中亚那一片十六个国家,全都换上了大唐的旗子,从那以后,咸海东边的商队,手里必须得有唐朝发的“过所”,不然你连口水都买不着。

最离谱的还得是647年的印度,王玄策就带了三十个人去出差,半路让人给抢了,手下全被杀了,这哥们儿没跑回长安哭鼻子告状,而是直接跑到吐蕃和尼泊尔去“摇人”,硬是借了七千骑兵和七千步兵杀了回去,中天竺那个国王阿罗那顺,连他的大象部队都还没集结好,就被王玄策给活捉了,捆得跟个粽子似的,一路押到长安去献俘,唐朝对天竺这事儿,就是杀鸡给猴看,不驻军也不收税,就告诉你别惹我,这一下就把南亚那片给镇住了,后面一百年,再没人敢动唐朝使节一根汗毛。

668年,辽东那个叫高句丽的钉子户,也终于被拔了,李勣和薛仁贵水陆两路一起上,先把你的粮道断了,再把你囤的粮食烧了,把平壤围了半年,城里饿得都开始吃人了,最后渊男产开城投降,高句丽传了二十八代,到这儿就算剧终了,唐朝设了个安东都护府,把三万高句丽的贵族全家搬到江南去,让他们在水田里插秧,好好回忆一下辽东的大雪,朝鲜半岛就剩个新罗在那儿瑟瑟发抖,派来的使者从此管长安叫“天京”,从老远就得下马跪着走到灞桥。

灭国只是上半场,更狠的是怎么“消化”,唐朝每拿下一个地方,立马干三件事,

第一,把你这儿最牛的家族全搬走,让你凑不齐人

第二,修路,十里一个哨所,三十里一个驿站,保证消息畅通

第三,留几百个唐兵,但让你原来的酋长当“刺史”

你自己管自己人,可你的工资、你手下人的名册、调兵的虎符,全在我唐朝人手里,这么一来,草原上的可汗,西域的国王,一个个穿着唐朝发的官服,威风凛凛,可真想造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连一百个骑兵都凑不齐了。

当然,大唐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天宝年间,杨国忠瞎指挥,打了两次南诏,十几万唐军死在了苍山的瘴气和毒箭下,几乎全军覆没,可这事儿恰恰说明了盛唐的家底有多厚,损失了十几万人,放别的朝代可能就亡国了,唐朝呢,第二年还能再招二十万人,粮食、兵器、战马,照样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这就不是打仗了,这是在跟你比谁的血厚,硬是能把你熬到自己先内乱。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是没那么能打了,开始收缩防线,可那种“灭国”的经验已经刻进骨子里了,815年,吐蕃打到长安附近,郭子仪不跟你硬碰硬,他派人去策反吐蕃的小弟南诏,一年时间就让吐蕃后院起火,丢了云南的粮仓,842年,回鹘汗国自己内乱,被别人打垮了,残部想找唐朝借个地方歇歇脚,唐武宗嘴上说“护送”,派了三千骑兵过去,背地里却下命令,看他们饿得差不多了就动手,最后回鹘可汗被自己手下杀了,一个强大的汗国就这么烟消云散,唐朝不再轻易出远门打架了,但它学会了用粮食、用离间计、用贸易,把你拆得七零八落。

所以啊,别一说“大唐盛世”,就只想到长安城里胡人开的酒馆,只想到那些“九天阊阖开宫殿”的诗句,那都是面子,真正的里子,是它能把“灭国”这事儿干成流水线,从收集情报、规划路线,到迁走百姓、设立州县,一条龙服务,保证让你输得明明白白,文化都给你断了根,你翻开那本《旧唐书·地理志》,会看到好多突然冒出来的地名,那些名字背后,都曾经是一个国王的王冠,一座异域的城池,一个延续了几百年的王族,最后,它们都被大唐塞进了自己的版图,再用驿道、铜钱、诗歌和法律,慢慢熬成同一种颜色,一种跟龙旗一样的,刺眼的红色

参考文献

1.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2.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3.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部分,中华书局,1956。

来源:忆空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