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下正值 2026 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征收期,近日,杞县高阳镇人社所联合镇统战部门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并帮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理缴费手续。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赵阳 通讯员 单少华
时下正值 2026 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征收期,近日,杞县高阳镇人社所联合镇统战部门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并帮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理缴费手续。
这支由乡镇干部、党员和统战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连日来活跃在杞县高阳镇的各个村落,将医保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把贴心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走村入户,打通医保服务 “最后一公里”
“参加医保就是给健康上了一道保险,平时投入小钱,生病时就能解决大问题!” 在金村的文化广场上,高阳镇人社所所长张兴旺拿着大喇叭,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参保的重要性。
杞县高阳镇辖 33 个行政村,人口约 7.8 万,其中留守老人较多。许多老年人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有的甚至仍在使用老年机,线上缴费成为他们每年的 “头疼事”。
“我们前期摸排了解到,全镇有相当多的老人其实不是不愿意参保,而是面临缴费不方便的难题。” 高阳镇副镇长刘鹏介绍,“为此,我们联合组建了这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开展帮扶。”
连日来,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穿梭于各村之间。他们白天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设立临时宣传点,晚上利用群众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确保宣传无死角。
多方联动,统战力量加入志愿服务
杞县高阳镇创新工作方法,整合镇人社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统战部门资源,组建了一支 20 余人的专业志愿服务队。
“单靠人社所几个工作人员,很难在征收期内完成全镇的宣传任务。” 高阳镇副镇长刘鹏表示,“统战部门联系广泛,能够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志愿服务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负责 10 余个行政村。他们携带精心编制的宣传材料,包括《致全镇居民的一封信》《医保政策汇编》等,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释参保好处、缴费标准和报销流程。
“我们特别说明了今年医保的新变化,比如费用依然与去年持平,没有上浮;仍然可以用家庭账户进行缴纳;还有其他一些惠民政策,让群众明白参保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志愿者付莉莉说。
贴心服务,破解老人缴费难题
青龙石口村的张玉兰老人受益于这次活动。她的两个孩子常年在外务工,老两口每年都为医保缴费发愁。志愿者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她办理了参保手续。
“我用的还是老年机,不会网上缴费。孩子们忙,不想老麻烦他们。” 张玉兰感慨道,“这些志愿者亲自来家里,几分钟就帮我办好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在陈庄村,志愿者不仅帮助老人缴费,还详细讲解了医保使用方法。“王大伯,您的高血压药在镇卫生院就能报销,记得带上社保卡。” 志愿者耐心地叮嘱道。
为确保资金安全,志愿者使用自己的手机代为缴费后,当场向老人出示缴费成功页面,并截图留作凭证。同时,做好信息登记,建立帮扶台账,确保每一笔费用清晰可查。
创新方式,医保政策入脑入心
高阳镇志愿服务队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医保政策,确保宣传效果。
各村大喇叭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医保政策;村级微信群及时发布参保提醒;宣传栏张贴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海报。
“我们还将实际报销案例作为宣传切入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芦园园介绍,“比如今年曹李王村村民王建军因脑溢血住院,医保报销了 3 万多元,这个真实事例很有说服力。”
对于在外务工人员,志愿者们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逐一联系,提醒他们及时为家人参保,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我在外地打工,正担心父母的医保问题,没想到镇上提供了这么贴心的服务。” 在江苏打工的王先生在电话中感激地说。
成效显著,居民健康保障网越织越密
截至目前,杞县高阳镇志愿服务队已走访 18 个村,入户宣传 1000 余次,发放宣传材料 3000 余份,帮助 200 余名老人完成医保缴费,解答群众咨询 2000 余人次。
“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帮助,群众参保积极性明显提高。” 高阳镇人社所所长张兴旺表示,“特别是看到志愿者如此热心帮助老人,许多原本犹豫的群众也主动参保了。”
杞县高阳镇党委书记于兆利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医保政策家喻户晓。我们将持续关注特殊群体的参保需求,提供更多上门服务,力争实现应保尽保,筑牢全镇居民的健康保障网。”
来源:大河报开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