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警报连响四年!富国装聋作哑,地球绿肺竟悄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3:35 1

摘要:尽管各国已作出气候承诺,但根据独立科学分析机构“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 Action Tracker)发布的最新报告,各国为巴西COP30气候大会提交的新减排计划,已连续第四年未能有效遏制危险的全球升温趋势。加上化石燃料排放量今年创下历史新高,全球正面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尽管各国已作出气候承诺,但根据独立科学分析机构“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 Action Tracker)发布的最新报告,各国为巴西COP30气候大会提交的新减排计划,已连续第四年未能有效遏制危险的全球升温趋势。加上化石燃料排放量今年创下历史新高,全球正面临升温2.6摄氏度的灾难性前景。

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较工业革命前升高2.6摄氏度,这一预测数值与去年持平。这一幅度远超各国共同签署的《巴黎协定》所设定的阈值,意味着世界将进入一个极端天气频发与生存困境交织的“新纪元”。

另一份同步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气候危机主要推手的化石燃料排放量,今年预计将增长约1%,达到历史峰值。不过,近年来其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过去十年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排放量年均增长0.8%,而此前十年的年均增速为2.0%。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加速普及已接近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年增长量,但尚未实现超越。

“2.6摄氏度的世界意味着全球性的灾难,”澳大利亚智库气候分析公司(Climate Analytics)首席执行官比尔·海尔(Bill Hare)表示。 他警告称,如此高温可能触发重大“临界点”,导致大西洋关键洋流系统崩溃、珊瑚礁彻底消失、冰盖长期消融,以及亚马逊雨林退化为稀树草原。

海尔进一步指出,这也将意味着英国及整个欧洲农业的终结,亚洲和非洲将遭遇干旱与季风失灵,致命的高温与潮湿将成为常态。“这绝非理想境地,我们必须竭力避免这种局面。”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森林砍伐和化石燃料燃烧,全球气温已上升约1.3摄氏度。由此引发的更强风暴、野火和干旱等灾害,已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

依据2016年签署的《巴黎协定》,各国需定期更新减排计划。在本轮于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各国应提交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但目前仅有约100个国家完成提交,且其设定的减排目标力度远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危机。

“气候行动追踪”机构分析指出,若综合考量各国净零排放目标与NDCs,全球升温幅度的预测已从本世纪末的2.1摄氏度上调至2.2摄氏度,这主要归因于美国可能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曾称气候危机是“骗局”,不仅废除了国内气候政策,还鼓动在海内外增加油气开采。 此次美国首次未派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反而令部分与会代表感到“松了一口气”。

尽管现状堪忧,但得益于清洁能源部署速度的激增以及最脏化石燃料——煤炭使用量的下降,目前的预期升温幅度已低于《巴黎协定》签署时预测的2100年升温3.6摄氏度。

然而,“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2025年化石燃料排放量预计仍将增长约1%。更令人担忧的是,地球天然碳汇的功能正在减弱。科学家指出,升温与森林砍伐的叠加效应,已使东南亚及南美大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发生了质变:它们正从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转变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源。

2023年迪拜气候大会虽然达成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全球共识,但该议题在联合国会议中始终存在争议。周二,代表全球约80%人口的“77国集团”宣布支持在COP30达成共识,推动公正转型以摆脱化石燃料。不过,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挪威、英国和欧盟在内的其他国家未予支持。此外,巴西已设立投资基金应对森林砍伐,但英国等多国尚未加入。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向与会代表直言:“放任全球变暖持续简直是疯狂之举。” 他质问还要袖手旁观多久,“若放任这种将天空当作露天污水池的疯狂行为持续,某些灾难将难以适应。”

东英吉利大学教授、全球气候预见计划科学家科琳·勒凯雷(Corinne Le Quéré)则指出了积极的一面:“虽然当前排放量下降速度尚未达到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水平,但可再生能源的非凡增长已使排放增速大幅放缓。”

勒凯雷指出,“气候政策与行动的成效显而易见,全球层面我们已能扭转排放曲线。”她补充道,全球GDP占比四分之一的35个国家(包括欧美、澳大利亚、约旦、韩国等)正呈现经济增长与排放下降并行的趋势。

报告预测,202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425ppm,而工业革命前仅为280ppm。若非自然碳汇功能减弱,这一浓度本可再降低8ppm。“全球碳计划”对2025年的预测基于截至9月的月度数据,其过往19份年度报告均被证实准确无误。

国际倡导组织“石油变革国际”(Oil Change International)的罗曼·尤阿拉伦(Romain Ioualalen)最后表示:“参加COP30会议的各国必须加倍投入可再生能源建设,并着手规划化石燃料生产与使用的加速淘汰进程。”

会场内的谈判桌上,文件堆叠,关于0.1度的技术性争论仍在继续;而会场外,那些曾被视为地球“绿肺”的雨林,正在高温与干旱的逼视下,悄然改变着呼吸的频率。数据模型中的曲线或许还能被政策拉平,但自然界的某些临界点一旦跨过,便再无回头的可能。当天空不再是无限的容器,人类需要回答的,或许不再是“能做什么”,而是“还来得及做什么”。

如果您对气候变化的话题也有自己的观察或思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无敌浩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