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护航新疆网络文明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网络文明建设条例》解读之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2:54 1

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网络文明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以法治方式将党中央关于网络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新疆实际紧密结合,构建起“思想引领、实践推进、治理协同”的网络文明建设体系,为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网络文明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以法治方式将党中央关于网络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新疆实际紧密结合,构建起“思想引领、实践推进、治理协同”的网络文明建设体系,为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了坚实制度支撑。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牢网络文明建设“定盘星”。

《条例》开篇即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明建设理论的具体实践,更是针对新疆地域特点作出的精准定位。新疆的网络文明建设,绝非单纯的技术治理或内容规范,而是与意识形态安全、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统一大局紧密相连的系统工程。当前,新疆以开放自信姿态展现新时代新面貌,网络空间中“新疆故事”“民族团结场景”的传播,已成为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重要载体。《条例》将“宣传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反映新疆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成就”纳入鼓励传播的核心内容,让网络空间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认同的“正能量场域”。

这种政治引领并非抽象原则宣示,而是转化为具体行为导向,引导各族群众在网络空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五个认同”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为新疆网络文明建设筑牢政治根基。

坚持刚柔并济,构建网络空间治理“组合拳”。

网络文明建设需“正向引导”与“底线约束”协同发力,既要激发全社会参与积极性,也要筑牢网络空间安全防线。《条例》秉持“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相结合”“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的思路,形成“鼓励性措施为主导、禁止性规定为保障”的治理框架,彰显新时代网络治理“刚柔并济”的智慧。

在“柔”的引导上,《条例》聚焦“文明培育”与“实践赋能”,通过构建多维度支持体系,推动数字化与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对具有社会影响力互联网用户的培育,推动文明用网从“法律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这些措施不靠强制力推行,而是通过政策扶持、实践引领、荣誉激励,激发全社会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让“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成为共识。

在“刚”的约束上,《条例》精准聚焦网络治理重点难点,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明确网络运营者信息审核义务,细化“签约账号管理”“生成内容标识”“个人信息保护”等义务,防范技术发展带来的风险,建立网络舆情预警、辟谣联动机制,要求政务应用发布信息必须权威准确,避免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逻辑,既为网络空间注入“文明温度”,又守住“安全底线”,契合新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治理需求,为全国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刚柔相济、标本兼治”的地方实践样本。

聚焦群众关切,激活网络文明建设“原动力”。

网络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让网络空间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空间”。《条例》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需求”转化为立法内容,让网络文明建设惠及每一位网民。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这一关键议题,《条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提高网络素养,指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保护软件,同时要求学校将网络文明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构建家校协同保护体系,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不良信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网络屏障。针对网络暴力、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突出问题,《条例》鼓励“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依法依规使用网络数据,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并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明确“对举报经查证属实的可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让每一位网民都成为网络文明的监督者、受益者。

此外,《条例》还鼓励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网络文明主题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全民素质,推动网络公益事业发展,让网民在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精神认同。这些规定看似细微,却直击群众在网络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将网络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清朗网络空间”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而主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网络空间文明程度直接关系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条例》的制定,既把握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规律,也回应新疆各族群众共同期盼。随着《条例》落地实施,必将以法治力量推动网络空间正气充盈、文明向上,让网络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阵地”、展示新疆形象的“新窗口”、服务各族群众的“新平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峥)

来源:伊州网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