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宪谈郑丽文遭绿营围剿“亲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2 04:33 1

摘要:2025年11月的台北政坛,因一桩“亲中”争议陷入舆论漩涡。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白色恐怖追思会上公开表示“我们就是中国人”,此言一出,民进党阵营如临大敌,连夜召开记者会痛批其“沦为统战帮凶”。面对这场政治围剿,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吴宗宪在广播节目中拍案而起,以一

吴宗宪舌战绿营:当“亲中”标签遇上历史真相

2025年11月的台北政坛,因一桩“亲中”争议陷入舆论漩涡。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白色恐怖追思会上公开表示“我们就是中国人”,此言一出,民进党阵营如临大敌,连夜召开记者会痛批其“沦为统战帮凶”。面对这场政治围剿,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吴宗宪在广播节目中拍案而起,以一场充满烟火气的辩论,将绿营的“台独”逻辑撕得粉碎。

一、身份证上的中国:绿营的“文字游戏”破功了

。“各位把驾照、护照拿出来看看,上面是不是写着‘中华民国’?”吴宗宪手持麦克风,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中华民国’简称中国,就像美利坚共和国简称美国,这在法制上没有任何问题。”他进一步质问:“赖清德是不是按照‘中华民国宪法’选出来的?如果宪法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字,那些非要给我们扣‘亲中’帽子的人,是不是脑袋有问题?”

这番质问直指民进党的逻辑漏洞。自2025年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以来,绿营持续炒作“亲中”议题,却始终回避一个基本事实:台湾地区现行法律体系明确以“中国”为法理主体。吴宗宪当场翻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指着条文中的“中国大陆地区”字样冷笑:“按照民进党的逻辑,是不是连法律条文都要改?执政八年都没修宪,现在倒急着给人贴标签?”

二、孙子兵法里的和平哲学:上兵伐谋的现代演绎

面对绿营“抗中保台”的口号,吴宗宪搬出《孙子兵法》的经典论述:“最蠢的领导人就是把台湾带向贫穷和战争。”他以冷战时期美苏热线为例,指出两岸更需要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当年白宫和克里姆林宫都能通电话,现在台海一旦擦枪走火,难道要靠社交媒体传话?”

这番论述暗合郑丽文的政治理念。作为首位公开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竞选期间多次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不是口号,而是避免战争的保险栓。”吴宗宪补充道:“现在民进党把预算都拿去买武器,结果水电费涨三成,医院连止痛药都缺货。老百姓要的是安居乐业,不是当战争炮灰。”

三、从“舔耳案”到“中国人”:一个政客的蜕变史

吴宗宪的强硬表态,与其个人政治经历密不可分。这位曾以“名嘴”身份活跃于政论节目的立委,2002年因在节目中批评时任“卫生署代署长”涂醒哲涉嫌“舔耳案”,被民进党开除党籍。这段经历让他对绿营的政治操作深恶痛绝:“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对立,把水搅浑后自己捞鱼。”

如今站在国民党文传会主委的位置上,吴宗宪展现出全新的政治智慧。当被问及是否担心绿营报复时,他笑着指向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那是郑丽文亲笔题写的“和为贵”:“国民党现在要做的是横向整合、垂直沟通,从县市首长到基层党员,我们要把失去的民心一张张捡回来。”

四、数据背后的民意转向:2405名党员的“用脚投票”

就在吴宗宪舌战绿营的同时,国民党公布了一组震撼数据:郑丽文当选主席20天内,新增党员2405人,其中1420人为新入党成员,993人为失联老党员回归。这个数字背后,是台湾社会对“和平牌”与“战争牌”的明确选择。

“现在每天都有年轻人来党部咨询入党事宜。”吴宗宪翻开登记簿,指着某页记录说:“这位在科技公司上班的林先生,昨天带着全家来登记,他说‘不想让孩子在防空洞里长大’。还有金门来的退伍老兵,含着眼泪说‘终于等到说真话的政党’。”

这种民意转向与民进党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调查,赖清德施政满意度较上月下滑7个百分点,而“改善两岸关系”连续三个月成为民众最关心的议题。吴宗宪对此评价:“当民进党还在用‘抗中’凝聚基本盘时,国民党已经用‘和平’赢得了中间选民。”

五、蓝白合的暗线:吴宗宪的“火车时刻表”

在力挺郑丽文的同时,吴宗宪也没忘记国民党的战略布局。针对民众党提出的“蓝白合”期限,他巧妙回应:“2026选举在年底,明年3月前本来就应该谈妥合作。”当被追问是否担心民众党抢票时,他笑称:“在野党本来就是善意的,目标一致时自然会走到一起。”

这种务实态度折射出国民党的战略转型。郑丽文上任后,迅速整合连战、马英九、吴敦义等派系人马,四位副主席中既有78岁的“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也有52岁的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吴宗宪解释这种“老干新枝”的组合:“我们要让年轻人看到希望,也要让老党员感到安心。”

六、历史现场的重构:从“野百合”到“中国梦”

在辩论的高潮部分,吴宗宪突然提起郑丽文的出身:“她父亲是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台陆军政战少校,在台南眷村长大。这种血脉里的中国认同,是抹不掉的。”他继而转向台湾大学法律系的往事:“当年郑丽文参加‘野百合学运’,现在她说‘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不是背叛,而是成长。”

这种历史维度的论述,恰恰击中了民进党的软肋。当绿营政客忙着删除教材中的中国史时,吴宗宪却在党部大厅挂起了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的复制品:“中华文化的根在大陆,这是谁也改不了的事实。郑主席只是说出了大多数人不敢说的真话。”

七、未来战场:2026的选票与子弹

随着2026年地方选举临近,这场“亲中”争议实质上是两党路线之争的预演。吴宗宪透露,国民党正在筹备“两岸和平论坛”,计划邀请大陆学者与台湾各界代表对话:“民进党用‘抗中’掩盖治理无能,我们就要用‘和平’展现政治智慧。”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绿营发动“抹红”攻击时,吴宗宪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民调数据:“72%的台湾民众希望维持两岸现状,这个数字比赖清德的满意度高两倍。真正的民意不在政论节目里,而在街头巷尾的茶摊上。”

这场辩论最终以吴宗宪的金句收尾:“当民进党忙着造谣时,国民党在造桥——不是跨海大桥,而是通往两岸人民心里的那座桥。”窗外,台北101大楼的灯光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如同这个岛屿上无数渴望和平的心灵,正在寻找回家的路。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