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这几天真热闹,到处都是外地人。白云机场天天爆满,地铁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朋友说去广州塔得提前两小时排队,结果发现队伍弯出几道弯,半天挪不动。
广州这几天真热闹,到处都是外地人。白云机场天天爆满,地铁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朋友说去广州塔得提前两小时排队,结果发现队伍弯出几道弯,半天挪不动。
住在天河的朋友抱怨酒店涨价,平时两百的房间现在要六百。有个开民宿的姐妹气得发朋友圈:“这算什么?上周空调坏了没人修,半夜听见游客在楼道吵架。”
交通更是遭罪。高铁站搞混的人最多,有人从南站打车到老城区要三个小时。公交司机边开车边骂:“早知道不考驾驶证了!”地铁三号线天天爆满,连站都站不稳。
吃东西也闹心。点都德早茶要排两小时,后来发现旁边小店的叉烧包也很好吃,关键是不用等。几个同学去荔湾喝粥,老板看他们穿着运动鞋就说:“年轻人别在这儿吃饭,浪费钱。”结果那家店的艇仔粥比其他地方多放了三个鹌鹑蛋。
最怪的是老西关那边。以前巷子能开进去的电动车,现在停满外地牌照。有个收破烂的大叔说:“上回捡到个相机,问半天没人敢拿,全是举着自拍杆的。”
晚上珠江边人比白天还多。游船票加价到一百八,有小伙子说坐在江边看灯光秀更好,还能捡到情侣丢的戒指盒。
住得远的朋友分享经验:坐地铁别买日票,早晚高峰根本挤不上去。有次从北京路到体育西路,硬座等了四趟才上车。
美食摊也没想象中便宜。宝华路的牛杂从二十涨到三十,老板还少给半块牛肚。倒是发现黄沙那边有家小店,十块钱能吃饱,但写着“学生凭证件才营业”。
有人专门去打卡陈家祠,结果发现讲解员在背导游词录音。转角遇到个扫地阿婆,讲的故事比导游生动,还指着角落说:“看见砖缝里的铜钱没,那是民国时埋下的。”
最绝的是沙面岛。欧式建筑前摆满照相棚,卖套票还要加滤镜费。有老人蹲在角落修表,说每天有二十个游客问他:“这里能直播吗?”
周末去博物馆的人比工作日还多。排队进馆时听见小孩问:“叔叔,这个玉雕是古代的微信二维码吗?”
晚上十点去夜市,发现摊主们在收摊后开黑打王者,手机闪光灯晃得像星空。有人指着牌匾说:“这字是涂改液写的吧?”结果第二天全换成了新招牌。
总的来说来广州就得规划好路线,避开高峰期,该省的地方省,该玩的地方玩遍。要是觉得贵,宝华路早餐铺的肠粉和豆浆管饱。
来源:老圆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