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毋庸置疑。从罗京、李瑞英到康辉、董卿,每个人都凭借扎实的实力,成为观众心里“值得信赖”的代表。如今被视为“央视一哥”的康辉,不仅把“稳”和“优”这两个关键词刻在心里,也逐渐走向资深主播的行列。大家都在琢磨,未来会不会有人接替他的岗位,继续担起央视的旗帜呢?最近,央媒正式宣布了一位90后新晋主播,瞬间引发全网热议,大家纷纷感叹:“找到了!这水平,果然是康辉的接班人。”康辉能够站稳央视的“顶梁柱”位置,靠的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好运气,而是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打磨。他的职业起
前言
央视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毋庸置疑。
从罗京、李瑞英到康辉、董卿,每个人都凭借扎实的实力,成为观众心里“值得信赖”的代表。
如今被视为“央视一哥”的康辉,不仅把“稳”和“优”这两个关键词刻在心里,也逐渐走向资深主播的行列。大家都在琢磨,未来会不会有人接替他的岗位,继续担起央视的旗帜呢?
最近,央媒正式宣布了一位90后新晋主播,瞬间引发全网热议,大家纷纷感叹:“找到了!这水平,果然是康辉的接班人。”
康辉的“封神之路”
康辉能够站稳央视的“顶梁柱”位置,靠的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好运气,而是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打磨。他的职业起点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即使高考那段插曲,也成了他日后沉稳性格的基础。
1989年,康辉凭借着出色的天赋,在河北省艺考中夺得第一名,顺利通过北京广播学院(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考试,文化课成绩也远远高出了录取的最低标准。
那会儿,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在河北只招两名播音专业的学生,康辉毫无疑问是最热门的候选人,可没想到,直到通知书迟迟没到,大家才发现,迎来的却是天津商学院的录取通知。
这一下子,家里人都慌了手脚,康辉的父亲靠着在邮电系统工作的经验,很快就察觉到不对劲,顺着电报底稿一查,发现儿子的名字竟然被人悄悄从录取名单里删掉了。
幸好父亲坚持争辩,经过一番“拨乱反正”,康辉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北广录取通知书。这事让康辉意识到,机会来之不易,一旦抓住,就得拼尽全力去争取。
一进入大学,他就变成了班里最用功的那个人,其他人还在玩耍时,他要么对着字典一字一句地标注声调,要么对着镜子练习口型,连呼吸的节奏也反复琢磨,就是为了确保每个发音都准确无误。
1993年,康辉顺利加入央视,起初从《晚间新闻》的配音开始。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他却投入得特别用心,每一句配音都要反复听上几十遍,哪儿语调不准、停顿不符,都一一改正到位。
随着时间推移,康辉逐渐走上了台前,开始主持《新闻直播间》,慢慢地,直到后来担任《新闻联播》的主持,不知不觉中,他变成了央视新闻的中坚力量。
真正把他推上神坛的,是那场22分钟的零失误口播。曾经在一次关键时刻,遇到突发重大新闻,时间紧迫,他手里拿着一份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万字稿子。
要是换成别人,估计早就慌了神,但康辉却深吸一口气,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水平,一直保持着平稳的语速和到位的情绪,毫无错字,也没有一丝卡顿,把整个播报任务完美完成了。
这段幕后情况一泄露,网友们都纷纷感叹:“光看文字就觉得拗口,康辉竟然还能顺畅播完,这专业水平真是厉害了。”
除了“稳”之外,康辉还打破了央视主播一贯给人的“高冷”印象。在《主播说联播》里,他用“荒唐得令人喷饭”这样的幽默又犀利的话语,点评国际新闻,瞬间让他与年轻观众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他也变成了大家嘴里津津乐道的“国民嘴替”,在《主持人大赛》等节目里,有时跟嘉宾“互怼”逗得观众乐翻天,有时又变身“严师”严肃点评专业知识,既教会了大家不少东西,又让人笑着开心,真把大家对央视主持人的固有印象给颠覆了。
生活里的康辉,也让不少人心生钦佩。他和妻子刘雅洁是大学的老同学,从校园里的恋人变成了婚姻的伴侣,携手走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一直被看作圈内令人仰慕的模范夫妻。
他们选择了丁克生活方式,互相支持、彼此包容。康辉每次新闻播报完毕后,都会请妻子帮他总结一下内容,刘雅洁也会毫不藏私地指出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俩人就像是工作中的“搭档”,彼此成为对方在事业上的“好战友”。
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生活的真挚热情,不但让康辉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成为了业内外的楷模。
90后王晨是“公认接班人”?
康辉的出色表现众所周知,而央媒官方宣布的90后主播王晨,也因此被全网誉为“康辉的接班人”。他之所以获得这个称号,主要是因为他身上继承了康辉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同时也凭借自身的实力,让观众看到了央视新一代的希望。
王晨的起步也非常耀眼,在学校里就表现得很出色,不仅学业成绩名列前茅,还多次担任校内大型晚会的主持,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
毕业之后,他顺利加入了央视,和当年的康辉一样,从《新闻直播间》开始踏入了职业生涯。
虽然这个起点看起来挺平凡,但实际上成了他提升自己能力的最佳舞台。每天都得应对各种突发新闻和海量信息,他不仅不怕生,反而越做越得心应手。
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他用15分钟完成了8条新闻的零差错播报,那场景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会儿直播一会儿接连得插播几条大事,时间紧任务重,王晨一边快速抓熟稿子,一边调整状态,整个过程毫不慌张,发音标准,逻辑清楚,把每条新闻的重点都准准地传达给了观众。
更令人佩服的是,他也曾参与神州19号出舱等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遇到如此引人注目的任务,他丝毫没有紧张,保持冷静的态度让网友纷纷称赞“有点像康辉年轻时的风采”。
除了日常的播报以外,王晨还多次主动请缨去前线报道一些国内的大事突发事件。不管是偏远地区的救灾行动,还是大型活动的现场直击,他都毫不犹豫,背着设备直奔一线。
到了现场,他不仅得应对恶劣的环境,还要快速整理信息、准确播报。这种不怕艰苦、不怕疲惫的精神,让人真切感受到央视新生代年轻主持人的素养与担当。
他们都是从央视的基层岗位开始的,没有想着一蹴而就,而是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专业的追求极其执着,完全不把主持人的身份当作什么光环,更多的是把它看作服务观众的职责。
人们对王晨寄予厚望,不只是因为他的专业水平超群,还因为他身上那股新一代的朝气和老一辈的敬业精神结合得天衣无缝。
就像康辉当年打破“高冷”标签那样,王晨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缩短和观众的距离。他的播报风格挺自然、挺清新,不仅继承了央视的严肃认真,还多了一份亲切感。
这种“接地气”的专业风格,和康辉在《主播说联播》里的表现挺相似,都用大家喜欢的方式来传递消息,让新闻变得不那么遥远。
康辉几十年的坚持,彰显了什么叫“央视水平”,而王晨凭借自己的实力,也证明了这种水准会一直流传下去。
他们可能风格各异、年代不同,但那份对工作的认真,对观众的负责,骨子里可是一点都没变的。
这种“薪火相传”的劲头,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光彩,展现才华。
对于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呀?欢迎在评论区里吐个槽或者分享一下!
来源:策略喜舞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