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6日,中国篮协把U系列女篮主帅的位子直接摆到桌面上,谁有本事谁来拿,条件写得像高考分数线,一条一条卡得死死的,连外教都得把FIBA证书拍出来验真伪。
2025年11月6日,中国篮协把U系列女篮主帅的位子直接摆到桌面上,谁有本事谁来拿,条件写得像高考分数线,一条一条卡得死死的,连外教都得把FIBA证书拍出来验真伪。
这条公告最扎眼的是成绩指标:U17世界杯前八、U18亚洲杯前三、U19世界杯前八。
换算成大白话,就是“两年之内必须连跳三级,跳不过去就换人”。
篮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等于告诉所有竞聘者:别指望混个周期,打不好就地下课,没有缓冲。
为什么把线划得这么高?
因为2023年U19世界杯中国第六,那是近十年最好名次,篮协尝到甜头,想把青训直接绑在国家队战车上,一步踩到底。
再往深看,2028洛杉矶奥运周期已经开始,女篮成年队平均年纪28岁,锋线缺人,后卫线缺速度,必须靠05后补位。
U17、U18、U19就是给成年队输血的三道阀门,谁掌控阀门,谁就捏着2028的命脉。
选聘条件里“至少满足两项”看着宽松,其实暗藏刀口。
第一条“全国前八”把基层教练挡在外面,第二条“国字号两年”把俱乐部青训教练卡掉一半,第三条“高级教练+B级证书”连CBA青年队助教都得先回炉。
三道筛子一抖,能留下的只有三种人:大学名帅、国青老熟人、海归外教。
篮协要的就是快速出成绩,没空给新手练级。
李笋南手里握着清华三连冠,校园篮球头号招牌,教育部经费和清华招生政策就是他的后台。
把清华模式搬到国青,等于把高考集训班搬进国际赛场,能不能适应FIBA节奏是未知数,可他自带媒体流量,篮协需要这个门面去对接校园,让中学教练愿意把最好的苗子送进女篮而不是女排。
杨赞去年带国青拿到亚洲杯亚军,半决赛把日本压到最后一分钟,决赛输澳洲9分,是近七年最接近冠军的一次。
他熟悉亚洲对手,也熟悉这批04-06出生的孩子,继续带等于省去半年磨合。
可他短板也明显:世界大赛只打过一次U19,第七,没进前八,篮协把“前八”写进KPI,就是冲这个痛点来的,等于明告诉他:想坐稳,先补世界赛的课。
王桂芝在截止前夜递表,最老辣的一步棋。
2023年U19第六名是她最后一张底牌,也是篮协无法忽视的成绩。
她62岁,退休返聘,竞聘成功干完2027就65,正好交班。
篮协用她,等于用一张保险单:两年之内出成绩,年轻人跟班旁听,2027后她把整套班底交出去,完成“传帮带”。
三个人三种路线,篮协把桌子掀成这样,就是逼候选人在竞聘文件里写清楚:你拿什么资源解决“世界前八”这个硬茬。
李笋南得证明清华训练量能扛住欧美对抗,杨赞得拿出针对欧洲挡拆和澳洲高位的拆解方案,王桂芝得说明62岁的身体能不能撑完三年飞行拉练。
谁把这部分写细,谁就能拿到合同。
再往深扒,公告里还有一条“为国家队梯队培养后备人才”,这句话轻飘飘,却是最狠的考核。
篮协要的不只是奖牌,还要在2026-2027两年里给成年队输送至少两名能立刻打12人名单的新秀。
换句话说,新主帅得一边打世界杯,一边把队里最好的孩子直接推到郑薇面前,跳过WCBA直接接洲际比赛。
这种做法以前只在男篮试过,2016年宫鲁鸣把18岁的赵继伟带进里约,效果两极。
女篮身体成熟度比男篮早,可心理成熟度更难测,一旦推早,孩子打不出来,主帅要背锅。
篮协把这条写进任务书,等于把风险转给教练:成才算你功劳,成渣算你失误。
选帅公告里没写任期年薪,也没写违约金,但写了一句“接受中国篮协阶段考核与动态调整”。
翻译过来就是:半年一评估,打不好随时炒。
教练圈都懂,国字号最怕“阶段性”三个字,因为热身赛输一场就可能被喊去汇报,视频会议能开到凌晨。
篮协敢把刀口亮得这么明,底气来自腰包里的赞助。
2025-2028周期女篮商务开发权提前一年被某央企锁定,金额比上一周期翻一番,条件是“世界大赛前八”。
金主把KPI写进合同,篮协只能把压力一层层往下传,最终落到U系列主帅头上。
现在皮球踢给三位候选人,谁签字,谁就接过这根烧红的铁棍。
球迷看到的新闻是“选聘”,内部看到的却是“军令状”。
2026年U17世界杯在捷克,欧洲球队平均身高一米八八,中国适龄中锋只有一米九二的刘雨桐一人靠谱;2027年U19世界杯在西班牙,欧美混血军团会更多,篮协却只要前八,不要理由。
有人算过,想完成这条线,主帅必须在接下来18个月里完成三件事:第一,把国青平均三分命中率提高8个百分点;第二,找到一名能防欧洲四号位的摇摆大前;第三,给成年队提前输送一名1号位替补,解决李缘、杨力维的轮换空档。
三件事同时办到,才能踩线过关。
篮协把任务拆得这么细,就是不想再吃“青训断档”的亏。
2022年U17世界杯中国排第13,创历史最差,直接导致2023年U19只能打附加赛,多打三场硬仗,体力提前透支。
那届失利后,篮协内部总结只有一句话:训练量与欧洲俱乐部差40%,比赛节奏差半场。
新主帅必须把这块差距一次性抹平,否则2028奥运周期还要重演“老将30分钟拉满”的悲剧。
公告发布24小时,三家俱乐部已经给篮协发函,愿意放主力国青队员提前集训,条件是新主帅必须签三年保障协议,防止孩子被练废。
篮协没回函,只把三家邮件转给竞聘小组,意思很明白:谁有本事协调俱乐部,谁就拿分。
这一招把李笋南推到最前面,清华和俱乐部没有隶属关系,他放人不用看脸色,而杨赞和王桂芝都得挨个给老总打电话,求人放血。
竞聘陈述定在11月20日,篮协只给30分钟,20分钟讲方案,10分钟答辩,时间一到立刻停。
有人透露,评审表上“世界大赛前八”占比40%,“人才输送”占比30%,“训练计划可执行性”占比20%,剩下10%留给“媒体形象与公众沟通”。
最后一项看着鸡肋,却可能决定胜负,因为女篮国家队商业包装刚起步,金主需要主帅能站发布会、能直播带货,也能安抚球迷。
李笋南自带清华学霸光环,普通话标准,镜头感强;杨赞常年泡球馆,说话直,直播容易翻车;王桂芝年龄最大,却最懂媒体,2023年世界杯后她一句“姑娘们的腿都肿成桶”冲上热搜,赚足眼泪。
谁能把10分拿满,谁就多一条命。
11月6日的公告像发令枪,打响了女篮青训最残酷的一轮竞速。
三位候选人已经站在起跑线,终点却不在2027,而在2028的洛杉矶。
篮协要的是一条直通奥运的传送带,不是慢慢悠悠的绿皮车。
谁签字,谁就得把孩子们绑在传送带上,一路冲到奥运村门口。
读者您说,这活儿换你,你敢接吗?
来源:滤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