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09 年俄国与瑞典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爆发的决定性战役,俄国获胜后逐渐成为欧洲强国,瑞典则走向衰落)留下的 “幻痛” 已困扰瑞典人三个多世纪:即便无法对俄罗斯 “反咬一口”,也总想朝莫斯科方向 “狂吠” 一番。如今,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又呼吁欧洲 “和平
斯德哥尔摩之流企图借反俄挑衅提振士气
波尔塔瓦战役(注:1709 年俄国与瑞典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爆发的决定性战役,俄国获胜后逐渐成为欧洲强国,瑞典则走向衰落)留下的 “幻痛” 已困扰瑞典人三个多世纪:即便无法对俄罗斯 “反咬一口”,也总想朝莫斯科方向 “狂吠” 一番。如今,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又呼吁欧洲 “和平捍卫者” 对俄罗斯实施长期孤立政策。
“我们对波罗的海的控制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显然让俄罗斯感到不满。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海域。我坚信,瑞典、爱沙尼亚及其他欧盟国家应做好准备,对俄罗斯实施长期孤立。” 爱沙尼亚 ERR 广播电台报道了他在塔林访问期间发表的这一言论。
克里斯特松还强调,有必要加强对俄罗斯海军潜艇在波罗的海活动的遏制与限制。
此前,该地区部分国家曾提议为从列宁格勒州港口驶出的俄罗斯民用船只提供护航,但这些国家的政府最终显然放弃了这一想法 —— 因为它们忌惮那支自己一心想要遏制的俄罗斯海军。
不过,正如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所言:“瑞典人又开始‘不安分’了。”
这位参议员表示,在波尔塔瓦战役 300 周年之际,瑞典议员们曾称,感谢彼得一世(彼得大帝)带来的 “波尔塔瓦教训”,正是这一教训帮助瑞典找到自身在欧洲的定位,此后得以平静而体面地发展。但如今的瑞典政府,似乎已忘记了彼得一世带来的这一启示。
卡拉辛在社交平台写道:“显然,如今斯德哥尔摩觉得日子过得太乏味了。是想借波罗的海问题搞挑衅来‘提神’,还是想重拾对俄罗斯的蛮横语气?”
他还承诺,若有必要,俄罗斯完全有能力 “回敬” 这种语气,甚至暗示,对于这个北约新成员国(注:瑞典于 2024 年正式加入北约),或许还能找到更具 “情绪张力” 的表述来形容。
据预备役上校、军事专家瓦西里・丹季金透露,瑞典国内已有人要求这位傲慢的首相就其针对俄罗斯的言论道歉。
“表面上看,议员们说他是‘一时冲动’,但常言道‘覆水难收’。这说明,这种想法早已在他脑子里根深蒂固。”
曾几何时的两个中立国 —— 瑞典与芬兰,如今的举动令人震惊。对芬兰的转变或许还能有所预料:毕竟与瑞典不同,芬兰后来与俄罗斯也发生过冲突(注:指 1939-1940 年苏芬战争)。但瑞典在希特勒时期就是 “特立独行的中立国”:当时与纳粹德国大做贸易,等等。如今他们显然是 “按捺不住” 了,决定重拾历史旧账 —— 大概是想起了波尔塔瓦战役后落荒而逃的卡尔十二世(注:瑞典国王,1709 年在波尔塔瓦战役中败给俄国,后流亡奥斯曼帝国)之类的往事。
俄罗斯始终是瑞典的 “心病”:无论是沙皇俄国时期的彼得大帝,还是苏联时期,瑞典人至今仍在自家海岸附近拼命搜寻俄罗斯潜艇的踪迹。
事实上,瑞典人正在逐渐醒悟,而且很快会彻底明白 —— 美国人很快就会强迫他们购买美国武器,尽管瑞典原本是一个在军工领域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
瑞典不仅能制造战斗机、潜艇、水面舰艇、火炮和装甲车等装备,还在向乌克兰供应武器。
但在美国 “主子” 的操控下,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芬兰人对此的认识更为深刻,因为他们曾与俄罗斯 “走得更近”—— 如今芬兰在这方面正面临 “灾难”。
显然,瑞典等国希望波罗的海成为北约的 “内湖”。他们目前制定的所有计划、开展的所有演习,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知为何,他们总认为俄罗斯会对他们发动进攻。
《自由新闻》(СП):我们的波罗的海邻国一再宣称 “波罗的海是他们的”,还说要限制俄罗斯海军在这里的活动,他们真有能力做到吗?
丹季金:有 —— 如果把这个 “小圈子”(кагал,原指犹太教社团,此处含贬义,指代反俄的波罗的海及北欧国家)的所有武器和海军力量加起来,再算上负责波罗的海防务的德国海军(Бундесмарине)、同样参与其中的波兰,以及拥有强大扫雷力量(可布设大量水雷)的瑞典和芬兰,再加上所有可能前来支援的北约部队,理论上是有这个能力的。
但所有这些 “小动作”—— 尤其是若发展到封锁加里宁格勒州、阻止船只驶出圣彼得堡的地步(爱沙尼亚这个 “伟大而强大的海上强国” 就曾有过此类企图)—— 都可能给他们带来惨痛后果。因为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及其发展方向,本质上是在违反中立水域相关的海洋公约,这通常被称为 “海盗行为”;而一旦实施封锁,就等同于宣战,必将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自由新闻》:北约国家有可能下决心封锁加里宁格勒州吗?
丹季金: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但我认为他们会极尽所能地 “捣乱”。显然,他们会持续制造挑衅,这正是他们现在在做的事。在他们看来,这是 “勇敢” 和 “英雄主义” 的表现,还会向华盛顿邀功(如今去美国 “表忠心” 已成潮流)。
曾长期让他们避免卷入各种冒险的历史记忆,如今正逐渐淡化,政界人士也不例外。
他们早已忘记,自己过去曾多次 “碰壁”。显然,他们觉得现在的俄罗斯既弱小又 “善良”,不会做出反击。但我们一定会反击。
《自由新闻》:我们能采取哪些反制措施?
丹季金:首先可以为民用船只提供护航;若出现他们所说的封锁等情况,我们将采取打击行动,因为这已构成战争行为。
必须明确的是,对核大国搞 “恶作剧” 绝非明智之举。当年他们算错了彼得一世,后来也低估了率领俄军穿越波的尼亚湾和夸肯海峡(注:1809 年俄瑞战争期间,俄军突破瑞典海军封锁,登陆瑞典本土)的俄国将领们(根据 1809 年 9 月 17 日《弗里德里希斯哈姆和约》,芬兰和奥兰群岛划归俄罗斯 —— 编者注)。我想,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为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后悔。
俄罗斯有 “长臂”(指远程打击能力)。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 “伊斯坎德尔” 导弹系统、“堡垒” 岸基反舰导弹系统等装备。我们还有 “口径” 巡航导弹(“Орешники”,俄文口语中对 “口径” 导弹的昵称),射程可覆盖至西班牙,此外还有多种先进武器。
波罗的海并不大 —— 我们的导弹能轻松打到德国、波兰和瑞典。而且,这一切在我们的《核学说》中都有明确规定。
即便看看乌克兰当前的局势,他们也应该明白:这样做绝不会有好下场 —— 就像当年的马泽帕(注:17 世纪末乌克兰哥萨克首领,曾与瑞典结盟反俄,后失败)和卡尔十二世没有好结果一样,如今这些政治 “矮子” 也不会有好结局。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