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河南洛阳鸡冠洞景区两位保洁大爷的“反向宣传”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爆火,78岁的王大爷和72岁的“白眉”赵大爷,用一口地道的河南方言、诙谐接地气的调侃,让这座藏在中原腹地的溶洞景区彻底出圈。视频中“进来别怕黑,洞里比咱家灯泡还亮”“大爷叫你傻子了,高低得去一次
近日,河南洛阳鸡冠洞景区两位保洁大爷的“反向宣传”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爆火,78岁的王大爷和72岁的“白眉”赵大爷,用一口地道的河南方言、诙谐接地气的调侃,让这座藏在中原腹地的溶洞景区彻底出圈。视频中“进来别怕黑,洞里比咱家灯泡还亮”“大爷叫你傻子了,高低得去一次”等魔性台词,累计收获超500万播放量和65万点赞,更让景区周末游客量激增300%,成为年度最具烟火气的旅游宣传典范。
不同于传统景区高大上的宣传片,两位大爷的宣传全是“反套路操作”。赵大爷在视频里自带反差萌,先说串词又立刻“翻供”纠正,一句“来旅游吧,傻子们”的“嚣张”调侃,让网友忍俊不禁,纷纷留言“被大爷硬控住了,必须去打卡”。王大爷则自称“把谎话变成艺术”,对着洞顶粗壮的石笋调侃“这柱子比村长家的烟囱还粗,站下面能避雨还能当信号塔”,将“叠罗汉”石笋比作“村口打牌的老少爷们”,把“水平池”说成“村长家的腌菜缸”,土味十足的比喻瞬间拉近距离。更妙的是,这些玩笑话背后藏着实用信息,“别摸洞壁,那纹路比我家老伴的皱纹还深”暗指洞壁纹理脆弱需保护,“跟着我的灯走,掉下去我捞你”则巧妙提醒游客跟随指引安全游览。
大爷们的走红绝非偶然,而是真诚与熟悉度的双重加持。今年72岁的赵大爷是景区附近居民,做环卫工多年的他对景区每一处景致都了如指掌,拍摄视频时从不用脚本,“想到哪说到哪”,天然的松弛感极具感染力。78岁的王大爷作为鸡冠洞“守洞人”,见证了景区从默默无闻到走红的全过程,他的宣传语既贴合农村生活场景,又精准戳中年轻人的笑点,让“北国第一溶洞”不再是冰冷的景观名称,而是充满烟火气的打卡地。景区工作人员透露,得知自己火了之后,大爷们既意外又开心,而网友们之所以买账,正是因为这份不刻意、不造作的真实——比起精心剪辑的广告,大爷们带着方言口音的“唠嗑式宣传”,更像邻里长辈的真诚推荐。
这场反向宣传的成功,更给景区营销上了生动一课。鸡冠洞早在1993年就已开发,却长期面临南方溶洞景区的竞争压力,游客增长缓慢。而大爷们的短视频意外打破僵局,吸引了60%的30岁以下年轻游客,他们举着手机专程而来,只为亲眼见到“传说中的宣传大爷”,并模仿大爷的台词拍摄打卡视频,形成二次传播热潮。这种“全民宣传”的效应,比投入巨额资金的广告投放更具穿透力。网友们纷纷感慨:“官方广告看了无数,不如大爷一句话管用”“这才是最懂年轻人的营销,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走红之后,景区也顺势而为,既没有过度消费大爷们的热度,也没有刻意包装改造,而是保留他们的原生态宣传风格,让这份独特的烟火气得以延续。大爷们依然坚守在保洁岗位上,闲暇时和游客唠嗑互动,偶尔配合拍摄短视频,这种“不打扰的支持”,让景区在流量面前保持了难得的清醒。而游客们的反馈也印证了“真诚营销”的价值:大家不仅欣赏8亿年形成的溶洞奇观,更被大爷们的可爱与真诚打动,不少人在游记中写道:“溶洞很美,但大爷更有意思,这趟旅行值了”。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河南景区保洁大爷的反向宣传犹如一股清流。它证明了最好的营销不必追求高大上,而是要扎根真实、贴近受众;最动人的推荐,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两位大爷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让一座老景区焕发新生机,也让我们看到:无论是旅游宣传还是品牌营销,唯有放下架子、回归本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充满温度的“反向宣传”,让更多宝藏景区被看见,也让真诚成为行业最珍贵的营销底色。
来源:自信比利2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