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栽在特朗普手里?终于揪出这群“假记者”!BBC双高管连夜辞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1 23:15 1

摘要:总干事蒂姆・戴维和新闻首席执行官黛博拉・特内斯双双辞职,这波操作直接让大西洋两岸都炸开了锅。

近期 BBC 算是彻底火出圈,不过不是因为好新闻,而是因为一桩 “剪辑门”。

总干事蒂姆・戴维和新闻首席执行官黛博拉・特内斯双双辞职,这波操作直接让大西洋两岸都炸开了锅。

事情的导火索是 BBC 的全景纪录片《特朗普:第二次机会?》。

这部片子赶在美国大选前播出,本来想蹭波热度,没想到把自己搭了进去。

片子被曝恶意剪辑了特朗普 2021 年 1 月 6 日的演讲,把两段没关系的内容拼到一起,硬是造出了 “特朗普鼓动支持者冲击国会山” 的假象。

《每日电讯报》把这事儿捅出来后,BBC 直接被推上风口。

更让人意外的是,泄露的内部备忘录显示,制作团队这操作是早有预谋的。

老实讲,做新闻最讲究真实客观,BBC 倒好,为了迎合某种倾向直接编故事,这哪是媒体该干的事儿。

压力之下,两位核心高管只能选择辞职。

任职 20 年的蒂姆・戴维说,报道争议是他辞职的主要原因,作为总干事他得担起最终责任。

黛博拉・特内斯更无奈,直言自己没法再带领团队 “不带偏见地追求真相”,周六就提交了辞呈。

如此看来,辞职算是最直接的担责方式,但这波操作能不能平息怒火,还真不好说。

BBC 主席萨米尔・沙阿称这是 “悲伤的一天”,还说会向议会委员会正式道歉。

本来想 BBC 这么大的百年媒体,应该有最基本的职业底线,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耍小聪明迟早会翻车。

高管辞职只是开始,这事儿很快就跨了洋,特朗普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他在社交平台 TruthSocial 发帖,高调感谢《每日电讯报》揪出 BBC 这群 “腐败记者”。

白宫也没闲着,转发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的帖子,直接吐槽 “BBC 正在走向消亡,因为他们是反特朗普的假新闻”。

说实话,特朗普向来跟媒体不对付,BBC 这次主动撞枪口,不被怼才怪。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之前还起诉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这次 BBC 会不会遭同样待遇,还真不好说。

英国政界这边也没闲着,态度却分成了两派。

保守党领袖凯米・巴德诺克直接呼吁对 BBC 进行 “系统性改革”,要求新领导层重塑机构文化。

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丽莎・南迪则温和些,既感谢了蒂姆・戴维多年的贡献,也强调民主社会需要值得信赖的新闻。

其实这不是 BBC 第一次陷入偏见争议了。之前报道加沙战争、跨性别议题时,就因为立场失衡遭了不少投诉。这次 “剪辑门” 算是把之前的信任赤字彻底暴露,公众的耐心早就被磨没了。

BBC 能成为全球知名媒体,靠的可不是耍手段。它每周覆盖 4 亿全球受众,用数十种语言播报新闻,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家庭缴纳的年度许可费。

更重要的是,英国王室颁发的皇家宪章明确要求它 “提供准确、公正的新闻”,这是它立足的根本。

毫无疑问,拿着公众的钱,就该履行公共服务的义务。

现在 BBC 不仅没做到,还被质疑干预美国大选,这已经违背了自己的运营准则。

公众和政客纷纷质疑,这样的 BBC 还配得上大家的信任吗?

老实讲,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媒体再想靠恶意剪辑、立场倾斜蒙混过关,根本行不通。

BBC 这次翻车,不仅砸了自己的招牌,也给全球媒体提了个醒。

如此看来,BBC 接下来的路不好走。

新领导层遴选已经启动,但光换人参不行,得有实打实的改革。

透明的调查、严格的问责机制、回归客观的报道原则,这些都得做到位。信任这东西很脆弱,丢了容易,想捡回来可就难了。

作为百年媒体,BBC 曾是新闻公正的代名词。

如今站在舆论的十字路口,它能不能抓住机会重建信任,不仅关乎自己的未来,也给整个行业立下了一个标尺。

毕竟对媒体来说,真实才是唯一的通行证,耍小聪明迟早会栽跟头。

来源:巷语记

相关推荐